第802章谣传,谣传

A+A-

    今日,翁元雁特地一身光鲜。



    那簇新的料子端的是浮云锦,上头大片华丽的刺绣花样与富贵的染色,瞧着就知价值不菲。



    这可是御贡的呢。



    还是琼妃娘娘从宫里赏下来的。



    翁元雁得了赏赐后,忙不迭就叫人送去京内最好的绣庄,由五六个绣娘一齐动,外加最好的老裁缝赶工而成。



    这一套下来,少也要百余两银子。



    上身之后,果真雍容华贵,美丽至极。



    翁元雁又特地上了妆,这会子正容颜娇艳,得意洋洋地等着,却不想在丹娘处吃了个不软不硬的闭门羹。



    人家没待客吧,她好歹进了抚安王府的大门;人家待客了吧,从方才到现在,她连人家夫人的一面都没见着。



    一通阴阳怪气的话完,那跟前的陈妈妈恍若未闻,依旧半拘着身子,面含微笑,不卑不亢,连一句场面话都不。



    翁元雁直接被晾在了原处,不上不下,难受极了。



    她重重搁下茶盏冷哼:“今日我是奉命前来,宫里的琼妃娘娘有话,却不想贵府的大奶奶这般拿乔,连皇妃都不放在眼里。”



    这话一出,陈妈妈面上的笑容僵了僵。



    往前凑了凑,陈妈妈又福了福:“这位贵人,不是咱们夫人拿乔,实在是夫人这几日忙活累着了,这会子身子不爽,唯恐病倒了,再给您过了病气,反倒不好。”



    “您千里迢迢地归来,如今也是京里头最最风光的人物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夫人怎么可能怠慢于您呢?至于不把皇妃放在眼里,这话就更不对了,谁不知晓咱们侯爷夫人是最忠君的,若非如此,咱们府里头也得不了那般多的赏赐呀。”



    陈妈妈一番话得翁元雁哑口无言。



    她眉尖皱起:“好你个伶牙俐齿的老货!你夫人能耐,却不来待客是什么道理?!”



    “夫人原以为能起来的,谁知却撑不住了,总不能叫贵人您在府门外等着吧,那也太不像话了。”



    陈妈妈又姿谦卑地赔笑,半点瞧不出不快。



    仿佛翁元雁什么,她都能见招拆招,毫不在意。



    她偏又年纪大了,心硬皮厚,且对丹娘格外忠心,一见自家夫人躲懒懈怠,就明白了一大半,自然要替自家夫人多多善后料理。



    这会儿,新芽过来了。



    “翁姨娘,我们夫人身子不爽,实在是不能见客,您若有什么要紧事只管让我们几个奴婢转达便是。”



    翁元雁嘴角抿紧:“还真是病了?”



    新芽低着头,只管盯着自己的脚尖,好像没听到对方这一句质问。



    半晌,翁元雁终于意识到自己这一趟怕是见不着丹娘了,只好顺了口气起身道:“原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琼妃娘娘要寻你们夫人进宫话,既然你们夫人病着,那我就此告辞。”



    送客送到了府门外时,刚巧一个负责采买的丫鬟从偏门进来。



    大约是着急狠了,一下子没个轻重,一头撞在了陈妈妈身上,里的篮子摔在地上,里头的针线洒落一地。



    陈妈妈一扫刚刚和气的模样,瞪起眼睛骂道:“好个没轻没重的丫头!你是哪个屋里头的,别以为仗着上头的主子宠你,你就上天了!尾巴翘得再高,也只是个丫头!你打量着以后还能成半个主子,耀武扬威不成?!”



    这一嗓子惊动了前头的翁元雁。



    这话刺耳至极,指桑骂槐,听得她一阵恼火。



    刚要反口质问,却又被身边的人请上了马车,失了先。



    却见那陈妈妈皮笑肉不笑地立在偏门内,很规矩地福了福,算是最后的告别。



    送走了翁姨娘,陈妈妈与新芽赶忙回去回话。



    那个刚刚摔了篮子的丫头被桃绿搀扶了起来,还帮她捡起了篮子里的东西。



    桃绿夸奖道:“反应真快。”



    着,还给这丫头塞了两块饴糖,一摞糕饼,叫这丫头用衣裳兜着。



    那丫头喜笑颜开:“多谢桃绿姐姐,下回要还有这样的好事,只管让陈妈妈骂就是了。”



    



    临近正午,丹娘才起身。



    一面用饭一面听陈妈妈的回话,听到一半,她就忍不住笑了。



    “夫人这是是老奴太不稳重了吧。”陈妈妈还是有点惴惴难安。



    丹娘摇摇头:“你做得很好。”



    像翁元雁这样身份尴尬的妾室才是真正难招呼难应对的。



    她明面上只是沈家二房的一个姨娘。



    可偏偏来头不。



    一般高门大户的正头娘子、管事奶奶,哪个愿意把这样的星当个正客来待的。



    也没有姨娘独自一人登门的道理。



    这是完全没把王氏放在眼里。



    丹娘见与不见都得罪人。



    见了,那是打自家弟妹的脸;不见,那是明摆着给翁姨娘送告状的把柄,又叫那琼妃视她为眼中钉。



    有道是,两害取其轻。



    她已经在圣上跟前过了明面,摆明了与琼妃处不来。



    再了,上回春日宴的事情她不信皇帝半点不知情。



    青天白日的,朗朗乾坤。



    又在那一片宫墙之中,看似威风森严的殿室实际上跟纸糊的没区别,根本藏不住消息。



    既然已经有了决断,又何必中途改了主意,反叫圣上知晓了心生疑窦。



    丹娘这头没见翁姨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王氏的耳朵里,当天下午,王氏来接松哥儿时,就给丹娘带了好些东西。



    “这些都是前段时候我娘家兄长回老家带回来的特产,都是些京内很难买到的干货。”



    王氏笑盈盈,眼角眉梢透着喜悦。



    丹娘望着那一大堆礼盒,不免惊愕:“弟妹也太多礼了。”



    “应当的礼数,若非嫂子照拂,我家松哥儿哪能来这儿启蒙读书。”王氏顿了顿又压低声音,“今儿早上的事情我都听了,那一位回去后发了好大的脾气呢”



    从她压低的声线里不难听出快活的语气。



    丹娘奇了:“她倒是没为难你?”



    王氏勾起嘴角:“我是过惯了清静日子的,自然是能躲就躲,可她若是不依不饶的——”



    罢,她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来,“那我巴不得她闹起来呢,这会子沈瑞正对她烦得很,她若是闹起来,又是要一通争执了。”



    王氏却不知晓自己一语中的。



    就在这妯娌二人笑笑之时,翁姨娘与沈瑞再一次闹翻了。



    翁元雁哭湿了一条帕子,委屈至极。



    沈瑞面沉如锅底,负立在窗棂之下,也不看她。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能听见她故意放大的抽泣声,一股压抑的烦躁的气息笼罩二人。



    “我不过是想去跟长房那头一声,却不想碰了个这么大的钉子,叫我在下人面前都颜面扫尽!”



    “大嫂子那般人品,怎么就为难起我来了?我又不是为了自个儿,是为了你,为了咱们府里!”



    翁元雁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前两日去过宫里了,娘娘已经流露了几分意思,陛下不日就要有晋封的旨意下来”



    这话一出,原本想发作的沈瑞瞬间冷静了。



    他忙快步走到她身边,急问:“什么旨意?可是要晋封娘娘为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