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

A+A-

    “夫人。”金姨娘笑道,“您过来瞧瞧。”



    跟着金姨娘进了里屋,只见那里头的罗布都已经重新加工,上头的绣线针脚细密,仿若脱胎换骨。



    金姨娘拿起一方,送到丹娘里:“夫人,上回那个丫头还真是能干,一点就透,您看看这就是她绣的。”



    丹娘又细细看了一会儿,赞不绝口。



    金姨娘这才跟丹娘一五一十全了。



    原来,这几日那云莺天天都过来。



    别看她年岁,办起事儿来却老练熟络。



    大约是明白自己唯有这么一次会,千万不能错过,她比谁都勤奋麻利,加上确实有些天赋,做出来的东西竟不输给那些已经做了几年的绣娘。



    她还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有些提议还稍显稚嫩,但有些却能令人耳目一新。



    丹娘只觉得眼前一亮:“这样好,你把人都叫进来,我有话跟你们。”



    金姨娘应了一声,忙一打帘子出去了。



    不消一会儿,众人都到了丹娘跟前。



    “你们来我这绣庄也有些时日了,今日起,咱们绣庄便要换换方式,你们都仔细听着。”



    着,丹娘翻出一本册子。



    这是这几天她借着玉姐儿的风格创作出来的。



    每一页都是她自己画的。



    沈寒天点评过八个字:童趣十足,稚嫩天真。



    丹娘才不管他话里的意思,只要有这风格就够了。



    将册子一一翻开,与那些绣娘了,听着她的话,那些个绣娘从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兴奋。



    就连金姨娘都忍不住眼前放光,似乎听到了什么前所未有的新主意。



    足足讲了半个时辰,丹娘才停下来用了一口茶。



    一抬眼,却见藏在众多绣娘里的云莺。



    那姑娘瘦瘦的模样,却比前几日精神了不少,脸蛋洗得干干净净,衣裳也换了一套合身的,正用无比敬仰的热烈目光盯着丹娘。



    丹娘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不着痕迹地挪开视线。



    “那就这么定了,这几日辛苦大家先做出来。”丹娘朗声宣布。



    绣娘们齐刷刷应了,又到金姨娘处领了各自负责的花样子。



    到了云莺时,姑娘对着金姨娘话,眼神却看向了不远处的丹娘。



    金姨娘惊讶:“你还想多要点花样子?你做得过来么?”



    “不妨事的,前几日已经请了大夫给我娘治病,吃了几剂汤药,我娘如今已经好多了。我这一绣工还是我娘教的,她比我更巧,一定能让夫人满意的!”云莺急切地着。



    “让她多拿些吧。”丹娘接过话茬,笑道,“不过你可记住了,领了我的活计可要好好做,若到时候做不出来,可是要坏了自己的名声的。”



    “夫人放心!”云莺忙行了个大礼。



    领了花样子后,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她这才欢欢喜喜地离去。



    云莺一家如今暂住在偏僻的城内一隅,不过是两间破屋子,勉强能够遮风挡雨。



    前些日子,云莺她娘看了大夫,也吃了药。



    原本奄奄一息的妇人,在见着女儿已经寻得了靠谱的活计贴补家用,又看看一旁年幼的儿子,咬咬牙振作了起来。



    她本就是心病。



    失去了能干得用的大女儿,紧接着丧夫,大儿子夫妇俩更是摆明了不愿与一家子同甘共苦,早早分了那点子田地跑了,只留下他们孤儿寡母三人。



    事发的那段时日,当真暗无天日。



    她都不知该如何过下去。



    当云莺带了银钱回来,又带了活计在家里做,她好像又看到了希望。



    得知绣品能换钱,云莺她娘这才精神了不少。



    



    这些日子云莺领的活计做得又快又好,其中就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那绣工无论到了绣庄管事处,还是金姨娘里,都是挑不出毛病的,用自己的劳动换得银钱,云莺越发鼓励自己的母亲。



    今日见云莺归来,那妇人忙问:“如何了?”



    云莺心翼翼从兜里掏出两块碎银子,也不过只有几钱罢了,但妇人却很开心:“已经换到银钱了,真是不错。”



    云莺又摸出了花样子。



    她的动作比方才拿银钱出来时还要谨慎心,生怕弄坏了这些。



    “娘,我把你那一份也领回来了,咱们这几日怕是要辛苦些个。”云莺大人似的安排。



    “这算什么辛苦。”妇人接过花样子翻看了起来,“这倒是与外头卖的不太一样,当真是夫人要的么?”



    “嗯。”云莺办起脸,严肃道,“夫人了,这花样子只有兰心绣庄有,咱们做归做,回头做好了还是要连着花样子一道送回去的,千万别告诉外头的人。”



    妇人也认真地点点头:“你放心,娘晓得。”



    正着,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进来了,怀里还抱着几根蜡烛。



    “娘,姐姐!”男孩忙上前,将蜡烛摆在桌上。



    “这”



    “这是我在曲老板那边买来的,比原先街上卖的,要便宜好些呢!”男孩兴奋道。



    云莺一阵动容,抬揉了揉弟弟的脑袋。



    这些蜡烛其实都是断的残的,但不影响使用。



    弟弟跑了几条街,等了这么久,就为了能从那老板处买得这些蜡烛来,为家里省点银钱。



    “你可等了一整日吧,吃饭没有?”云莺问。



    “没事的,姐,娘亲给我带了饼子的。”



    “好。”她深吸一口气,“芽哥儿乖,回头咱们多攒点银钱,也送你去读书!”



    芽哥儿一听,顿时两眼亮晶晶。



    没过几日,京内开始流行一种奇特的装饰。



    或是香囊样式,或是束发的发带,要么就是系在腰间的玩意,一个个看起来花样新奇有趣,颜色鲜亮夺目。



    一时间,很多人家都贪图新鲜给孩子买了。



    富贵人家的,可以买那些缎面制成的,里头还搁了药包,可以驱邪避虫;一般人家的,就选择那种麻罗所制的,触柔软舒适,一样好玩童趣。



    这些东西上都绣着两个字:兰心。



    很快大家都知道,这些玩意都是出自兰心绣庄。



    又过了半个月左右,又是另一批新鲜有趣的饰物流行于女眷之间,它们比起孩子们带的,更为精致,称得上匠心独运。



    就比如新出的那一副玉镯编绳。



    以几缕丝线编织而就,不同的颜色搭配成不同的花样子,在日头低下一照,流光溢彩,很是漂亮。



    最关键的一点,这玉镯编绳还能防镯子碰碎,当真一举两得。



    物件一出,顿时抢购一空,一时间供不应求。



    丹娘瞧着绣庄上送来的账簿,终于露出了笑容。



    果然,跟别人抢道走,会卷死自己。



    不但不能赚钱,反而会成为人家的眼中钉。



    既然如此,何不另辟蹊径?



    身上戴的穿的,有的是地方可以陈旧革新,她只要略动动脑子就能借着这东风弄出更有趣的装饰。



    圣京城里没有秘密。



    众人很快就知晓兰心绣庄背后的主人是丹娘。



    头一个登门的便是马秀兰。



    她兴冲冲而来,见了丹娘便嚷嚷道:“你有了这么好玩的主意不提前跟我,我现在想买都要等着,你你,也太不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