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崔大妞的光辉事迹

A+A-

    喜婶接过瓜子就畅聊了起来。

    “你知道你家二婶为什么把唯一的闺女嫁的那么远不,因为名声臭了”

    喜婶起八卦来那是前因后果,的是事无巨细的。

    原来是当初崔大妞是订过亲的,定在隔壁村,为啥她是搅屎棍呢,她还没有嫁过去就找人公婆的亲戚借钱,借了一圈,然后那些钱都被她拿来买脂粉头花了,打扮的倒是人模人样。

    然后等人家过来要钱的时候,崔大妞咬死就是不还,她马上就是那家的儿媳妇了,让他们替她还。

    然后人家定然是不肯啊,花钱这么大大脚的女人,村里的人哪里消受的起,就急忙了退婚。

    这边崔大妞不肯退婚,又去勾搭那家闺女定亲了的女婿,因着那女婿是个镇上做生意的,自然也是瞧不上崔大妞。

    崔大妞就跑过去胡咧咧他欺负了自己,给人家店都折腾的倒闭了。

    后面镇上的那个男人直接卖了房子换了个地儿生活,那家和她定过亲的闺女因为婚事被她搅黄了,脑子就有些不大正常了,有一次夜里跑出来掉河里死了。和她定过亲的男人直接不敢再娶妻了,前两年才娶了个寡妇。

    和崔大妞定过亲的人被她害的好惨,她一声搅屎棍实在是不为过的。

    “她虽然搅和的别人家里不得安生,她自己的名声也臭了,不知道你家二婶给了媒人什么好处,给嫁去了三十里地外的地方。倒是很少回来,瞧起来日子过得还行,就是害苦咯那家人呢!”

    喜婶吐出瓜子皮,一边也无奈摇头。

    宋宛都瞪大了杏眸,几乎忘了嗑瓜子。

    原来崔大妞是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厉害的癫婆,亏得嫁的远啊,要不然隔三岔五的回娘家,崔二郎和瞿丽丽不也得被她给搅黄咯。

    “那我以后离她远些。”宋宛道。

    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人,特别是像崔大妞这样的搅屎棍。

    崔大妞简直是是崔二婶的加恶加臭!

    “哎,这就对了。”喜婶道,“我过来也就是提醒你的,最好不要和她沾边,免得吖,赶不走。”

    宋宛点点头,就把崔大妞来自己这里充大姑姐的事儿给了,喜婶听的也是津津有味的。

    “就知道你是个会看人的,我不提醒你也能避开着她走。”喜婶笑吟吟地道。

    自从宋宛帮着她一起割了稻谷,证明她们的决定是正确的之后,喜婶看宋宛就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时不时的,她就想来找宋宛玩。

    “叩叩!”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是二郎,宝因为二婶关起灶房们只给三个外孙吃鸡蛋羹,家伙哭的伤心,我就让他来我家吃了一顿饭,二郎过意不去要帮我家挑水做活嘞。”宋宛和喜婶了一番就去开门。

    结果门外站得不是崔二郎。

    是村长还有三叔公,以及村长家里几个子侄。

    “村长,怎么来了?”

    宋宛看到村长心里难免有些紧张,每次见到村长都是发生了大事,村长才会出来的。

    村长似乎也看出了宋宛的担忧,赶紧道,“不要担心,村里没出什么事儿,就是这天不下雨,村里人心惶惶的。我这个当村长的也应该做点什么,想着请个大仙来求雨,这钱就要各家出一些。”

    “原来如此。”宋宛点头道。

    这时原本坐着的喜婶听到村长的声音也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

    “出啥事嘞?”

    “请大仙,家家户户都得出钱。”

    “是啊,再不下雨村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咱们干等着老天爷也不是个事儿,就都筹点钱吧。”

    喜婶也听着觉得有道理,她问道,“那得出多少啊?”

    “大仙要五两银子才肯出山,但是村长费尽唇舌了很久,讲到了二两银子。咱们村一共是一百二十三户人家,反正一家要十七文钱,都是算好了的。”跟在村长后面的一个年轻人道。

    喜婶点点头。

    十七文钱他们这些老百姓挤一挤还是拿出来的。

    “这钱我给,你们不会收重了的吧?”喜婶刚从怀里摸钱袋子,又不放心的了一遍。

    年轻人指了指三叔公,三叔公上还拿着纸笔。

    这意思就是会记录上,断然不会有一家收两次钱的事儿,喜婶心领神会,满意的交了钱。

    宋宛也交了十七文钱。

    虽然她不信什么大仙,但是没必要带头跳出来反对,好歹村里人有个寄托有个盼头日子也好熬一点。

    从宋宛这里收了钱,他们又去了崔二婶家敲门。

    这边倒是村长一人折了回来。

    “大郎媳妇,你往后要是得了什么消息可是要第一时间告诉村里啊。上回你空穗的事儿,我让人多挑水,好歹是空穗没那么多。像喜家割的早的,收成还能保住一半,这事儿理应谢谢你。”

    村长眸色深深的道。

    宋宛没想到还会被村长亲自致谢,但是就是这个多浇水的指令,其实村里人还有怨怼呢。

    村长是个好村长,但是奈何村民不配合啊。

    宋宛道:“村长,我先前是在县城里做营生才听人了一嘴,现在都在家看孩子,自然是没有消息的,就盼着老天爷能下雨。”

    村长嘴皮子嘬了嘬,觉得崔大郎媳妇的是那么回事。

    至少他们村里比起隔壁村要好多了。

    若是下了雨自己村里还能抢救一把,像是隔壁村的稻谷都是空穗,直接抢救的希望都没了。

    “凭什么要我们给钱,我们家也没几亩地。我们才几口人呢,人家十来个人也就给十七文钱,我们才五个人也要给那么多钱。”隔壁传来崔二婶骂骂咧咧的声音。

    村长也不跟宋宛多了,凑钱遇到不配合的村民还是要废一番口舌的。

    “你家二婶抠搜的,这凑十七文钱,怕不是要她的命啊!”喜婶在一旁着,又磕起了瓜子。

    宋宛点点头,崔二婶的性子怕是人尽皆知了。

    那边村长苦口婆心的劝了解释了,崔二婶还是叉着腰道,“啥,大郎媳妇给了,那正好啊。我们崔家本来就是一家,我们这加起来不过也就十个人,你就算作一家吧,我就不给了。”

    这连站的远远的宋宛听了眼珠子都险些落在地上。

    早在崔遣父亲那一代就分家了,崔二婶可真是为了不掏银子绞尽脑汁啊!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