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谁的主意

A+A-

    怎么是伙子?

    祝晓敏奇怪了:“钱秃子自己没被谁打的?”

    黄娟摇头:“他他走的好好的,后边飞来块石头,就把他砸晕了。”

    看来,这钱秃子也不想别人知道他做的恶心事。

    祝晓敏眨眼睛:“那他晕在哪儿了,总知道吧?问一问谁到过那里不就完了?”

    黄娟又摇头:“他是在村口,那里谁会不去?上哪查去?”着,抓把瓜子给她,“尝尝,我家院子里自己种的。”

    祝晓敏听到钱秃子的消息,知道前天的事不会传出去,心里更松快一点,道了谢,吃着瓜子,听黄娟聊八卦。

    一会儿谢承志进来,看看祝晓敏问:“现在有没有工作?没有的话,跟我回去吧,我们有任务。”

    “哦,好!”祝晓敏立刻答应一声,和黄娟打声招呼,跳起来跟着他走了。

    一直到出了大队部的院子,这才问:“什么任务?”

    谢承志摇头:“昨天志安不是要上山吗?我干脆把这活儿揽了下来,还能给我们记个工分,可我要回去,你一会儿自己走不安全,我就让你帮忙。”

    原来是考虑到她的安全。

    祝晓敏心里温暖,由衷的:“还是你们好。”

    谢承志笑:“知青点就是我们的家嘛。”

    是啊,上一世,有好几年,这些知青就如同她的家人。

    祝晓敏认同的点头,也不再煽情的话,问:“葡萄树有没有提?”

    谢承志摇头:“反正就是我们院子里种,回头和常队长直接好一点。”

    “嗯!”祝晓敏应一声,“你做事最靠谱。”

    两人笑笑,已经回去知青点,谢承志把事情一回,男知青们立刻热烈响应。

    苗诗文笑:“今天我们多烫些饼子,你们带上,万一山上饿了随时可以吃。”

    “窝头吧,饼子太干了。”祝晓敏提议。

    苗诗文笑:“反正你总比我周到。”

    商量好,两人去粮仓取玉米面,准备午饭和明天男知青要带的干粮。

    第二天,宋志安、邢庆生两人组织了一组和三组的人,跟着谢承志和祝晓敏去大部队,在计分员那里记了任务直接上了山。

    第三天,换成二组和四组,二组的组长吴绪林不在,就都由四组的组长项志宽带着。

    等张巧梅、聂一飞、杨爱军和吴绪林从宣传队回来,这里的勘测任务已经有了大概,剩下的就是计算面积之类的琐事。

    聂一飞听要种果树,眼睛瞬间睁大,立刻问:“这是谁的主意?怎么想起来种果树?”

    谢承志当然不会是祝晓敏的主意,接口:“是社里决定的,今年我们林场的任务是植树造林两万亩,其中百分之八十还是杨、松之类的树木,剩下百分之二十我们自己决定,这是队里讨论的结果,只是把前期堪测的任务交给我们。”

    聂一飞听是队里的决定,也就不再话。

    出去的时候,杨爱军回头看一眼祝晓敏,欲言又止。到了晚上,终究还是没忍住,挑没人的时候向祝晓敏低声:“以后不要什么事都和张巧梅了。”

    “怎么了?”祝晓敏问。

    杨爱军沉默一下,却没出来,又重复一句:“你别就行了,尤其是你的私事。”完直接走了,留下祝晓敏一个人莫名其妙。

    转眼又是一个月,山上的雪都已经化了,大队部也开始动员劳动。

    现在山上还没有完全解冻,大家要做的就是修理、修补农具和其他的工具,大队部院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隔这一个月,钱秃子脑袋上的伤口已经好了,只是秃了的头上留下一块疤,见到祝晓敏,眼神恨恨的,可是肆无忌惮打量她的目光,表示他还是没有断了那个念头。

    祝晓敏也只能视而不见,每次过来,眼皮都不抬一下。

    而在知青点,苗诗文也准备了几个大背篓,准备过几天上山带上。

    没有别的,春天一到,杨树上结满了杨花,恒阴县的人管它叫杨毛。

    在杨毛自然掉落的时候,他们可以在劳动的间隙把杨毛捡来,那东西味道虽然有些苦,但是可以凉拌,还可以炒菜,也可以做成馅料,或者混在杂粮面里烙成饼,也是非常美味。

    那就是大自然的恩赐。

    每年这个时候,苗诗文都要叹气,惋惜这些东西除了晾干没有别的办法储存,而晾干之后会造成表面一层细碎颗粒的脱落,而最好的味道就是那些。

    这一次,听到她又念叨,祝晓敏也有些惋惜。

    往后的十几二十年,冰箱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在那个时候,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在上一世,在她拥有很多现代化电器之后,却已经没有这满山的杨毛可捡了。

    清明刚过,万物复苏,春耕工作也轰轰烈烈的展开,少有的农田种好,跟着来的就是开山造林。

    每天,大家都是一起出门,到大队部领任务,之后一起上山,开始一天的劳动。

    为了节约时间和体力,中午大家是不下山的,而是由社里的大嫂们在大队部做好饭,直接送饭上山,大家就在地头山间吃了,稍稍休息,再接着干活儿。

    最初,因为刚刚开始,大队部事杂,祝晓敏留下来给记分员帮忙分派任务,等到事情理顺,就也一起跟着上了山。

    杨毛落下来的时候,大家背上山的是空背篓,晚上下山,大多都背着满满一背篓的杨毛,那个时候,知青点的晚饭就常常是各种方式做熟的杨毛香。

    而这个时候,知青点的院子里,造好的鸡窝里也养上了找人换来的鸡仔儿,院子里种上了蔬菜,角落里还种了两棵葡萄树,架子搭过半个院子,遮出一片清凉。

    随着开山工作的展开,育好的树苗一棵棵的移了过去,第一批枣树的树苗也跟着种了下去,除去守林人屋附近的一片,剩下一行行一排排,都夹在别的树木之间,却又心的占据了向阳前排的位置。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