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学堂优劣

A+A-

    “真是一群蠢货!”

    孙夫子上课上到一半,就实在忍不住了,跑出院子透气。

    他什么时候教得如此费劲过?这帮傻孩子什么都不懂,就连他的话都听不明白,这怎么教?

    真是服了。

    本来启蒙学堂他只需要挂个名就行,也不一定要他亲自授课,但是第一天嘛,总得要点仪式感,所以决定上一堂课,让孩子们涨涨见识。

    顺便也给要授课的先生打个样。

    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孩子蠢得跟猪一样,他快气吐血了。

    “不愧是北方偏远之地,皆不是读书的料,真是气煞老夫也。”

    孙夫子当然不可能认为是自己教学的问题,肯定是这帮孩子天赋太差,朽木不可雕。

    “夫子的是,这地方能有什么好苗子,就算是那太监将学院交由夫子管理,怕是也没啥意义。”

    “就是,我看那太监就是故意的,学院交给夫子,他是求之不得呢。”

    还别,孙夫子也有这种怀疑,李呈会不会是故意打这个赌,然后输了好顺水推舟?

    不过想来他也不吃亏,虽然凉州这地方确实太偏了些,但至少那是学院,他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这年头,想办一所学院难如登天。

    虽朝廷并没有禁止建办学院,但是却必须通过官府。而官府皆不愿行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分掉自己的影响力与权力不,也没钱办啊。

    若是学堂,自然没什么问题,私人学堂都有无数,但学院着实不好弄。

    所以整个宁国的学院屈指可数,李呈建办这所谓天下第一学院,若是能交由他,对他而言也不失为一个会。

    “罢了,若我启蒙学堂都是如此,那边怕是更加焦头烂额。”孙夫子轻吁口气道。

    这只是一场比试,要不然怎么可能先学论语,不符合教学循序渐进的规矩。所以只要赢了就行,至于学子们学的如何,倒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之后的课便由你们来授吧,老夫去那附属学堂瞧瞧。”

    孙夫子倒是有些好奇,那两个女娃会怎么授课,过去看看笑话也好。

    当下带着几个学士屁颠屁颠的跑去了城外。

    “非常好,一起念,便是‘习’字,学习的习。”

    杨婉儿指着黑板上的“习”字,还标注了拼音,脸上的笑容看起来十分愉快。

    这些孩子果然聪明啊,教两遍就会念了,真是大大出乎她的预料之外。

    此时已对李呈之前指导她时过的话深信不疑,这个家伙,竟想到如此授课方法,哪怕是她这个先生也是受益匪浅。

    柳青青也是看得目光连闪,如果她刚读书那会有杨婉儿这样的先生,那她又将会到达何种程度。

    想当初,那简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若不是因为珍惜读书的会,和顾及家人的眼光,她早就不干了。

    能进这学堂的孩子,真幸福。

    “这都教的什么玩意?”

    院门外,孙夫子和几个学士看得目瞪口呆。

    “简直胡闹,不愧是女先生,这与带娃有何区别?”

    “呵,她分明不懂授课为何物,还京城才女呢,不过如此。”

    “区区一女子,又能有何才华?如此授课,简直误人子弟。”

    学士们纷纷摇头,这就是乱弹琴,实在看不下去。

    孙夫子却是笑了:“也罢,他们既想胡闹,便由得他们闹去,一周之后且看那子有何辞。”

    “还能有何辞,自然是乖乖跪在夫子面前,请夫子主持学院之事呗。”

    “哈哈哈。”

    之前还觉得启蒙学堂的孩子们难教,但现在看到附属学堂这般模样,彻底放心了。

    这都不知道在做什么,又岂能教得好孩子,胜负已然没有悬念。

    此时周围尚有不少送孩子来学堂的平民,听到孙夫子与学士们这么,也是愁容满面。

    唉,如果不是因为启蒙学堂不要他们的孩子,又怎会将孩子送来此处?只能大皇子殿下为凉州确实殚精竭虑,但教学授课一事,还是不太行啊。

    转眼之间,一天的授课就结束了。

    虽然孩子们并没有学到几个字,但李呈对这进度很满意,因为拼音已经认得有模有样了,这为之后的学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兴致十分高涨,甚至都不愿意下课,想留在学堂继续学。

    有这般热情,学起来也定然会十分快速。

    “爹,我明日不想去学堂了!”

    另一边,启蒙学院的孩子们终于熬到了下课,每人或多或少都遭到了一些惩罚,甚至有的都被戒尺打肿了。

    所以一回家,就表达了抗议。

    “混账,如此天赐良,你岂能不去?”父亲大怒。“那可是孙夫子,这般大儒学者,何时见其办过学堂?你子再敢胡八道,老子揍你!”

    “哇,我不想去嘛”孩子哭得惊天动地。

    整天都在教规矩,哪有家里自在?就算不回家,住在这凉州城的客栈里也行,总比学堂强。

    现在还疼着呢,长这么大,除了父亲,还没挨过谁的打,这完全不能忍啊。

    这还是贵族的孩子,而商人的孩子就更惨了。

    “爹,他们打我”

    “哎哟宝贝,谁打你?告诉爹,爹替你做主!”

    “就是那个高个子,还有个胖子,他们的爹是当官的,我是贱种,就一起欺负我。”

    “呃,没伤着吧?为了读书,忍忍就过去了。”

    “呜哇”孩子大哭。

    商人的孩子和贵族的孩子在一块读书,能好得了吗?不受欺负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在先生面前告状,也不顶用,哪位先生会为了商人之子而去责备贵族之子?别开玩笑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于是第二天,凉州城的军民都能见到这样一副场景。

    有些孩子哀声叹气的往城内启蒙学院而去,而更多的平民孩子却是一个个兴高采烈,活蹦乱跳的往城外跑,后面的父母追都追不上。

    不过却并没有人认为启蒙学院有何不妥,毕竟严师出高徒嘛,孩子们不喜,那正代表先生教学严苛,此乃好事。

    反观附属学堂的孩子,哪是去上学?根本就是去玩。

    这样的学堂,能教出什么善类?两座学堂孰优孰劣,似乎已经一目了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