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呈证据

A+A-

    李呈拍下了惊堂木,高声喝道:“带前宛州安抚使徐经!”



    众人大讶,徐经不是不知去向了么,居然被大皇子殿下给抓回来了?



    而看到凉州军们押来的那人,正是徐经无疑,宛州来的人都开始骂了,甚至有人还扔来了菜叶臭鸡蛋。



    好在凉州军们将人护住,才没有让那些宛州民众无差别攻击。



    文人们面面相觑,看来这位安抚使真是不得民心啊,这是做了多大的恶,才让人民这般对待?



    他们哪里知道,赵叔当政之后,一直在给民众洗脑,大肆夸赞大皇子殿下,而贬损原来的两使,几乎任何制度政策都给推翻了,全部换了个遍。



    而人民的生活也确实得到了改善,先不管是通商带动经济也好,或是凉州发展顺带的也罢,反正就是好起来了。



    既然生活变好了,那肯定是因为以前的官把属于他们的都贪了,再加上赵叔一家添油加醋的各种贬损,人民自然是恨之入骨。



    将徐经押到桌前跪下,李呈再拍惊堂木,喝道:“徐经,你可知罪?”



    “回殿下,本官不知所犯何罪。”徐经还挺硬气。



    李呈冷笑,道:“巧立名目,私吞凉州军饷,豢养私兵,公然谋反,你竟你不知何罪?”



    全场哗然,虽然听宛州叛乱,但大家都只知道是大皇子攻打了宛州,是大皇子叛乱才是。



    只不过人家是皇子,京城也没给出个具体法,这事也就没闹起来。毕竟皇室自家的事情,只要不是公然谋反,也没有人太去关注。



    但如今却听宛州安抚使豢养私兵,这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才是真正的谋反啊。



    “本官并未豢养私兵!”徐经忙否认。



    “哼,你你未豢养私兵,那宛州山里三万军马从何而来?你千万别告诉本皇子那是朝廷的兵,本皇子从未听过,也没有任何编制记载。”



    “那那是”



    徐经咬牙,犹豫再三,似乎豁出去了,高声道:“那就是朝廷的兵,是吴相命本官在宛州练兵!”



    “什么?”



    在场一片哗然,都惊呆了。



    吴刚在京城一遮天,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这事是秘密吗?



    当然不是,西夏人都知道,宁国人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那吴刚养私兵意图谋反,这事普通人知道么?这还真不知道。



    吴刚没有兵权,但却能调得动兵,似乎也没有再养私兵的必要。但若是养了,那代表什么呢,不言而喻啊。



    这种事情公然出来,怎会不惊掉人的下巴,这若是弄不好,可是难以收场的。



    韩义等人都吓到了,李呈这厮打算干什么,是要挑起纷争不成?这不可能,李呈如今羽翼未丰,断不可能与京城为敌。



    所以这应该是徐经自作主张,这个该死的家伙,不明白什么是能什么是不能的吗?



    韩义看了一眼李呈,见李呈没有话,更是认定心中所想。



    想必李呈这个时候估计也慌了,这事就不能挑明,需要一个台阶。



    韩义想了想,开口道:“真是一派胡言,吴相于京城可谓只遮天,若要谋反,何需养私兵乎?徐大人信口雌黄,诬蔑吴相,该当何罪啊?”



    



    在他看来,了这番话,李呈定然会全力支持他,他也可以露个脸,涨个声望。



    而且他的这番话也是有理有据,谁都知道吴相权力大,但吴相也没有要谋反的意思啊,只是捧李宣上位罢了,何必多此一举。



    四周的文人或是有识之士也都纷纷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韩义看向李呈,等着李呈喝骂徐经,而对他大肆夸赞。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李呈却对他的言论视若无睹,反正一脸疑惑的问徐经:“你是吴相豢养私兵,可有凭证?”



    “有信件为证!”



    “呈上来!”



    徐经既然要活命,自然也是全力配合。他转移的财物,以及相关的重要信件,全都秘密运来了凉州。



    为何要等几日之后开审,可不仅仅是为了让宛州人赶过来,还得准备相关的证物。



    韩义眼睛都瞪圆了,你不是吧,他都给台阶了,李呈却不下,真要将此事闹得不可开交?



    证物都要呈上来,这如果不审出个子丑寅卯,恐怕李呈自己也不好交待吧。



    今日聚集了如此之多的天下文士,还有宛州人民亲至,李呈还是这副刨根究底的态度,分明就是要搞事啊。



    后知后觉的他,此时腿都在抖,他有点后悔来凉州了。



    一叠信件呈了上来,李呈看了韩义一眼,看到这老家伙在发抖,心想你果然是个靠不住的。于是乎看向孙夫子,道:“夫子,可念否?”



    孙洪一愣,他还没回过味来,听到李呈不点韩义却点他,也觉得面上有光,道:“自无不可。”



    韩义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不过已经为时已晚,话都出口了,不念怕是不好解释吧。



    孙洪也觉得气氛不对了,不过他也没得选择,只能接过信件,念了起来。



    “今已拨款三十万两至江州,公可于付大将军商议,扩兵力至两万”



    孙洪嘴巴张得老大,震惊了。



    而在场所有人全都惊了,这第一封信头一句,就已经将京城与北方三州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事实摆了出来。



    韩义腿都软了,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这太吓人了。



    “夫子怎么不念了?”李呈催问了一句。



    孙洪直咽口水,冷汗都下来了,坑爹啊,这种信你居然让他来念?



    之前他怎么就没及时拒绝呢,反应太慢了,难怪点他而不点韩义,恐怕韩义早就看出来这是个坑吧。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他也只能继续了。



    而越念,越是可怕,北方三州合伙豢养私兵一事已是不容置疑。不过好在其中并没有吴刚谋反的证据,孙洪也不至于完全念不下去。



    本来嘛,如果信中真有谋反的证据,徐经怎么可能还活着。



    这些信件只关于私兵,以及贪墨朝廷的库银,对吴刚而言算不上什么威胁。毕竟就算是养私兵这事被捅开,也有足够的理由辩解。



    只不过,李呈今日就是要将此事当着天下文人的面定个性,哪会给他辩解的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