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对联大赛

A+A-

    酒楼里的客人们议论纷纷,方才李呈与那中年文士的一番争论,让他们印象深刻。



    以前只是道听途吃瓜罢了,没有更深入的去想大皇子是不是太监这个问题。如今听到这年轻人一番话,让他们觉得似乎大皇子真是被京城给迫害的。



    如果是这样,真是可怜啊,如此优秀的嫡皇长子,正统顺位继承人,竟因吴刚狗贼的迫害,不得不离开京城,将太子之位拱让给那位庶子。



    这是宁国悲哀,天下悲哀。



    湖州百姓其实还是更倾向于李呈的,毕竟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将镇西军打得落花流水,如此段自然让人崇敬。



    而且凉州发展迅猛,包括端王去了凉州回来之后对那里是赞不绝口,商人也同样如此,湖州做凉州生意的可是不少。



    凉州发展,湖州也受益,再加上凉州军战力如此强大,大皇子殿下甚至还能驱使阴兵,强者总是能得人拥戴的。



    “嗯,这湖州人还是挺明事理的。”



    周云衫竖耳倾听,听到很多人都觉得李呈的对,也是倍感欣慰,总算不枉她出了一次头。



    “哦对了,忘了打听妙笔堂在哪了。”



    “客官想去妙笔堂?”



    此时,二将菜端上了桌,道:“妙笔堂可是咱们湖州城最有名的所在,前方过了路口,往左拐个弯就能看到了。”



    “居然这么近?太好了。”周云衫很兴奋,似乎真的已经将妙笔堂当作自己的产业了。



    “客官可是去参加妙笔堂的对联大赛?”



    “嗯?对联大赛?”周云衫一愣。



    那二呵呵笑道:“方才见几位客官才华了得,想必定是去妙笔堂参赛的吧。此次对联大赛可是了不得,若是胜了,便能成为孙夫子的亲传弟子。”



    “孙夫子?孙洪?”周云衫眨着美丽的大眼睛,这奖励并不怎么吸引人啊。



    那老头在凉州不过是韩义身边的透明罢了,他的亲传弟子,很厉害么?



    “客官怎能直呼孙夫子大名?这可不能让别人听见,不然怪你不敬夫子。”



    那二惊了,四下环顾,然后声道:“妙笔堂便是以孙夫子之名所办,此次对联大赛,也是孙夫子之意,胜者不但能成为他老人家的弟子,还能去宁国文学院讲经授课呢。”



    “哦。”周云衫的反应十分敷衍。



    二都无奈了,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他如此激动的向这几位客官介绍妙笔堂和孙夫子,你们这是什么反应,难不成是认为他在吹牛,还是觉得去宁国文学院讲经授课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们怕是不知道行情吧!



    二不服了,又道:“几位客官,你们莫非不知这宁国文学院?”



    “知道啊,本姑娘还去过呢。”周云衫道。



    何止去过,还和韩义吵了一架,因为韩义不喜欢她,这让她对那老头很不爽。



    二倒是没想到这姑娘竟去过文学院,倒是遇到真正懂行的了,毕竟他自己都没有去过呢,还搁这和人家介绍。



    



    不过那又如何,这姑娘就算去了,估计心里也没数。



    当下忙道:“宁国文学院可是以韩亚圣的名义开办,咱们湖州的孙夫子有幸担任副院,若是得夫子引荐,在文学院讲经授课,那是何等的荣耀,是无数文人学子的梦想啊。”



    李呈忍不住开口道:“那这妙笔堂是孙夫子的产业?”



    “那倒不是,乃是我湖州城首富张五张老板的产业,只是以孙夫子的名义开办。”



    “原来如此。”李呈点头,送过去一些碎银,道:“有劳了。”



    “哎哟,客官客气,您慢用。”二喜滋滋的去了。



    如果是孙洪的产业,倒是不好夺过来,毕竟孙洪在湖州名声很大,而妙笔堂是他的,夺了会遭人诟病,觉得他不尊重湖州的文人。



    但如果只是名义,那还好,毕竟这地方是商人的产业,只是易个主罢了,妙笔堂依然会开,孙夫子如果愿意也可以将他的文章放到里面去卖。



    至于孙夫子是否愿意,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没办法,既然答应了周云衫要拿下这个妙笔堂给她开书屋,那就必须办到,否则还算什么男人?



    “唔,这湖州的菜式味道还是不错的。”李呈对菜肴称赞有加。



    不过周云衫并不以为然,因为这与天下第一楼的味道差远了。



    李呈尝的是个新鲜,而周云衫虽然也想尝鲜,但味道还是摆在首位的,如果味道差得远,便是再怎么新鲜新奇的食物,也并不会引起她的兴趣。



    她对于生活并不会像李呈那么细致,这也是时代不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吧,那对待事物的问题看法上自然也不会一样。



    “走,咱们去瞧瞧那什么对联大赛。”吃饱喝足,该办正事了。



    “去砸场子,不过你可别输了。”



    周云衫对李呈还是有信心的,因为她第一次见李呈,这家伙就和别人在比对联,似乎对联这种事根本难不倒他。



    而李呈则是没有她这么乐观,毕竟他本身并没有多少功底,诗词是背的,对联自然也是背的,都是拾人牙慧罢了。



    如果真要比试临场,他可不够看的。



    所以还得先去看看是怎么个比法,轻易不能出头,否则容易露馅。



    如那二所言,妙笔堂确实离得挺近。



    转过路口,行不多时,便能见到那巨大的金字招牌,妙笔堂三个大字无比显眼。



    显然,这是孙洪亲笔题的字,还署了名。



    妙笔堂确实是个书屋,但同时也是一座茶楼,共两层,底下一层屋后有几排书架,中间横着一柜台,而前厅则是各种茶桌。



    二楼似乎是一间间的包房,整体布局显得十分雅致,名人字画,古董珍玩,配合着古色古香的楼层漆面,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果然和二的一样,此时前厅正举办对联大赛,看起来倒也没什么规矩,就是对对子的挑战,有人出联,所有人皆可作答,能答得最多者应该便为优胜。



    白了就是一个聚会,倒也不算是什么正式比赛。



    这正合李呈的意,正式比赛他还不好弄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