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建学堂

A+A-

    赵宝凤立马坐直了身子,“陈老爷,您!”



    “你娘家人有没有想过,让赵宁走科举这条路?”



    赵宝凤连忙摇了摇头,“陈老爷,庄户人家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哪有闲钱供他读书啊!



    当初,让赵宁读书,也是想着多识几个字,能在铺子里当个伙计就不错了。”



    “大嫂子,如果不用考虑银子的事,赵家可愿意让赵宁走科举这条路?”



    赵宝凤想了想,“要是中有银子的话,谁家不想自己的孩子走科举这条路。



    就和北修似的就是中个武举人,那也是光耀门楣的事。”



    陈宇心里有了数,“赵宁这子确实不错,聪明,还能吃苦,我很是看好他。”



    赵宝凤乐得已合不上嘴,赶紧起身给陈宇和陈夫人倒茶,“您们喝茶。”



    赵二宝和赵宁得知陈宇来了家中,还是赵宁读书的事,赵二宝赶紧拉住叶北修,“北修,陈老爷怎么?”



    “二舅,陈老爷在家等着呢,咱们还是下去吧!”



    赵二宝尴尬地看了看自己浑身是泥的衣服,他挠了挠头,别别扭扭地道,“人家陈老爷好歹是京城来的富户,又是赵宁的先生,我这个样子去见他,是不是不妥啊!”



    赵宁已把自己收拾利落,他弯下身子,帮着赵二宝把身上的泥拍打干净,“爹,无妨的,先生来家,自有他的道理。



    咱们还是听北修哥的话,下去听一听先生怎么。”



    叶北修看着赵宁的样子,很是满意,“二舅,你就听宁表弟的吧,咱们赶紧下去,别让先生等太久了。”



    “对,对。”



    赵二宝和赵宁跟着叶北修进了屋,互相见了礼后,陈宇就开口了话,“赵老弟,你家你能了算吗?”



    赵二宝哆嗦着嘴唇,“陈老爷,能,我能。”



    “那就好,我呢,刚才也和大嫂子了,我来家中就是为了赵宁读书的事。



    赵宁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我想着,让他全天跟着我读书。



    你看成吗?”



    “这”



    赵二宝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自家儿子竟然得到先生的认可,可随后他想到读书的花费后,又有些不知所措了。



    陈宇似乎看穿了赵二宝的心思,“赵老弟,银子的事你不用愁,你们也知我陈家做什么的,不差赵宁读书的那点银子。



    我就是惜才,不想瞎了这么一棵好苗子。”



    赵二宝拉着赵宁,“快,快给陈老爷跪下磕头。”



    父子俩一起跪了下来,陈宇赶紧把他们拉起来,“咱们可不兴这些。”



    随即他很是严肃地看向赵宁,“赵宁,既然决定跟了我,就要好好学。”



    “先生放心,我定好好读书。



    只是”



    “话不要吞吞吐吐,有什么话就。”



    赵宁应了一声是,“先生,我想的是,我读书不能让先生花银子的。”



    赵二宝听了儿子的话,也跟着点头,“对,赵宁得对。”



    赵宝凤轻轻拉了拉赵二宝的衣袖,“二宝,你先别话,听一听赵宁怎么。”



    陈宇也摆了摆示意赵宁接着。



    赵宁又朝着陈宇恭敬地行了礼,“赵宁能得先生厚爱,是赵宁的荣幸。



    



    我是这么想的,我能不能给先生打欠条,等我以后挣了银子后,再把先生给我花的银子还给先生。”



    赵二宝赶紧阻止赵宁,“宁儿,我和你娘能供得起你,你安心读书就成。”



    陈宇听了赵宁的话,很是赞赏,“好,我应了你,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没有高中,你怎么还我银子呢?”



    “赵宁有有脚,且赵宁又比旁人多读了几年书,我想着即使没有考中功名,我也有能力把欠先生读书的银子还上的。”



    “好,成交。”



    赵二宝颤动着嘴唇还要再话时,已没了会。



    “明日,你就安心去学堂读书吧!



    今日回家去带些你平常用的物品,明日起就住在我家。



    白日跟着大家一起在学堂读书,晚上在家里,跟着我单独读书。



    你年岁不了,我想着让你多下些功夫,早日下场应试。”



    “是。”



    “多谢陈老爷,您可真是我们赵家的大恩人啊!”



    “咱们既然遇见,就是有缘。



    到底还是赵宁争气,赵老弟,你有福啊,有这么好的一个儿子。”



    陈宇拍了拍赵二宝的肩膀,就起身准备离去。



    陈夫人自是也跟着陈宇离开了。



    叶北修和张觉夏也没有要留下的意思,和赵宝凤了几句话后,也离开了。



    张觉夏和叶北修出了自家大伯的家门后,见陈宇和陈夫人还没离去。



    陈夫人对着他们道,“你干爹特意等的你们,是有话要。”



    两人赶紧走到陈宇跟前,陈宇看了他们一眼后,“听你们身边的人,都在抢着盖房子?”



    “嗯。”



    “让他们先等着,我想在叶家村盖处真正的学堂。”



    “好!”



    张觉夏爽快地应了,“干爹,盖学堂也算我们家一份。



    还有,我还想和里正爷爷商量商量,把学堂建的大一些,不但收咱们村子里的人,山里山外,山上山下的村子里,只要想来读书的孩子,咱们都收。



    如果家里特别有困难的,咱们可以资助。



    干爹,你咱们设个奖学金如何?”



    陈宇听了张觉夏的话,很是有兴趣,“来听听。”



    “其实很简单,咱们拿出一部分银子,用来资助读书好,家里又拿不出银子的这些孩子读书。”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这事儿就这么办了。



    我也不抢你们的功劳,咱们两家一人一半,你们看如何?”



    “一切都听干爹的。”



    “只是,干爹,如果学堂里的孩子多了起来,你一个人能应付过来。



    当初,村子里的人可是只是想着,让孩子们多识几个字而已的。”



    “找先生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干爹我在外行走多年,找几个教书的先生,还是能找到的。”



    张觉夏还是想提醒陈宇,“干爹,您是不是忘了,这不是在京城,您想过没有,有几个先生会愿意在咱们这深山里待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