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装备问题

A+A-

    没有人会知道肖卫国心底有多少把握能改进军备,可肖卫国却知道自己一定能行。



    他心里有太多的替代方案,不过有些东西并不在这个年代出现,有些东西即使出现了,以我军现在的穷困也用不起,反而更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肖卫国面对众军官没有丝毫的紧张,只听他继续道:



    “背囊已经基本确定需要改进,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咱们身上的这身军服,这身军服名叫式军服,全套由的确良做成,颜色鲜艳,易洗易干,对我军形象有不的提升,我在后方觉得这套衣服还不错,就是不知道您们在前线发现过关于这套军装的什么缺点没?”



    这时坐在后方的一个军官道:“这种衣服有很大的缺点,这种衣服面料遇高温非常容易变形,见火就迅速收缩粘结在皮肤上,会容易造成严重的烧伤,根本不适合上战场。



    后勤部门现在已经紧急动用战备物资将参战部队的军服换成了棉布的,两个领章背面则战前写上部队代号、姓名和血型,血型是为了负伤抢救用,姓名是阵亡后用的。”



    肖卫国点头道:“这种情况可能只有你们一线人员才能发现,既然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就好,对了,起衣服,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来。”



    面对军官们疑惑的眼神,肖卫国继续道:



    “故事的主人公叫瓦西里,是二战期间苏联的狙击枪高之一,听他们那种专业狙击专挑德军军官打,就是因为德军军官衣服跟士兵的不一样,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瓦西里一个月内杀了三百名德军,其中许多都是军官,后来引来了德军柏林狙击学校教官科宁斯,最后他又把科宁斯斩于马下。



    这个故事只是我突然想到的,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军官,只想给大家提个醒,我军部队官兵服装都差不多,应该不会遇到这种情况才对。”



    会议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压抑起来,其中一个军官突然开口道:



    “我们的领章和帽徽虽鲜艳醒目,在战场上很容易成为越军瞄准的目标,因而付出了不少代价。



    而且军服虽然是官兵一致,但干部往往佩戴枪、挂望远镜、拿指挥旗,这就比较容易和士兵区分开,于是许多军官成为了越军狙击的主要目标,开战前期发生了很多伤亡。”



    肖卫国皱眉道:“既然已经知道明确问题,那这几个问题就很容易改进吧。”



    “对,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挂望远镜了,关键是我们没有专业狙击枪,不知道怎么反制。”



    “现在应该有了,咱们缴获的苏制vd已经去仿制了,听已经开始批量试装。”



    后世军迷肖卫国脱口而出道:“9式?”



    有军官问道:“你知道这款枪?”



    肖卫国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最后一狠心咬牙道:



    “苏制狙击枪本身就不如欧美同类武器,这种枪即使仿制出来也不堪大用。”



    “你这孩子这话的,我们的56式不也是仿制苏式武器吗。”



    “那好用吗?足够用吗?能压制越军的k吗?”



    有军官依旧试图挽救一下中武器的颜面:



    



    “我们部队规模试用过9式,有的老枪用的也不错。”



    “张桃芳用没有狙击镜的莫幸纳甘和美制加兰德32天杀了24个美国大兵,打的美军心惊胆颤,可这是个人能力,并不足以为一款武器证名,因为它不具有普适性。”



    被肖卫国的有些灰头土脸,军官们终于认清现实,承认自己中的武器确实是有诸多不足。



    “式您们有人试过吗?那款枪还在测试阶段,现在还没有定型,明年定型了肯定会叫式,那才是一款真正的好枪,以后有了它其他武器你们可以趁早忘了。”



    有一个断了腿的军官道:“那款枪我用过,确实是非常好的一款枪,不过枪托不行,特别容易坏,我们部队有一个排使用过那款枪,几乎没有一把枪的握把能保持完好,几乎个个都用布缠着。”



    肖卫国可前世去射击场玩过最终本的杠,闻言立刻道:“这个容易解决,换硬木或者钢制枪托就行。”



    有人戏谑道:“好大的口气,你容易解决就能解决啊。”



    肖卫国大声回击道:“就这么屁大点问题我要是十分钟还解决不了,你们可以把我的头砍下来当球踢。”



    “哼!”



    见军官哼了一声不再话,肖卫国继续道:



    “我听咱们的战士在战场上扔了不少东西?”



    听到肖卫国的问题有军官道:



    “部队常常要长距离穿插进攻,单兵平均4、50斤的负荷实在过于沉重,于是部队常要多次轻装,轻一次扔一次,身上很多不急用的装具就都扔掉了,甚至还扔掉了不少子弹和罐头、干粮。



    打到后来,战士们都有了经验,身上往往只携带枪支、榴弹、雨衣、挎包和子弹带,带着武器弹药可以理解,毕竟打仗是第一位的,挎包不扔主要是里面要放备用弹药,战士们最怕突然遇到敌人时子弹不够用。



    雨衣的功用则是意想不到的大。越北的2、3月间早晚温差大,雾霭蒙蒙,晴雨不定,经常是早上露水一身,中午热得浑身冒汗,夜里又冻得打颤。这时部队配发的雨衣就成了宝贝,一衣可以多用,平时可以铺在地上躺下来休息,下雨时用于遮风挡雨,夜间又能裹在身上御寒。



    缺点也有,雨衣不透气,越北地区潮气重,裹在身上时间长了军装就湿得能拧出水来。”



    肖卫国听完叹息道:“这几个问题不好解决,负重多是因为我们的械化不够,即使我研制出来新式背囊也只能解决将士们的作战舒适性问题,如果大家不愿意带那么多东西,新背囊能发挥的作用不会很大。”



    “你做出来我们试试看不就行了吗,只要背着舒服,不累赘,谁愿意扔东西啊?”



    另一个军官接话道:“就是啊,你不当兵不知道,没人愿意扔东西,就比如绑腿,因为经常要行军穿插,很多战士都打着绑腿。



    打绑腿的好处很多,除了能够有效缓解血液下积引起腿酸胀影响行军外,还可以防止山虫钻进裤管,防止被荆棘树枝刺挂,负伤时可以做绷带用,遇到山崖陡坡需要攀爬降落时还可以将几根绑腿连接成绳索用。”



    “对,你今天来的正好,你们研发部门就是应该从实际出发才能研究出好东西来,一个劲的闭门造车只会让将士们受苦,我们穿用的是肥大的大裤衩,长途行军时会不断摩擦大腿内侧以致皮肉破损而疼痛难忍。



    很多战士轻装前进,把裤衩也“轻装”了,只穿长裤不穿内裤打到了高平、谅山,这个问题你们应该也给我们解决了。”



    肖卫国心惊,这款裤衩是多恨人啊,让将士们宁愿扔了也不愿意穿,这可真可谓是残酷战争中的“实用主义”,可造裤衩他真的不会啊,那个听着简单,但军用内衣对面料特别挑,要绵软,舒适,透气,速干,不吸汗,肖卫国都不知道现在国内有没有这种面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