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超级大单来了

A+A-

    李昭看着流露出真情来关切自己的村民们,忍不住笑道:“我所言句句为真,请大家尽管放心!”



    “今日要的暂时就是这些,大家都去休息吧。”



    他们很多人都还在亢奋之中。



    这件事不出意外就传开了,传疯了。



    海龙郡中那些个权贵们也震惊了。



    还有好多人都在懊悔着之前没有和李昭合作,没想到又听到了这么劲爆的消息。



    “幽王是真的疯了吗?”



    “竟然要将土地还给那些贱民?”



    “是他不正常,还是我们不正常。”



    “咱们现在不是关心这些的时候,你们知不知道,唐俊峰还有薛景文他们都已经和幽王达成了合作。”



    “什么?”



    “这狗东西不是一起抵制李昭的吗?”



    “我入他娘!”



    无数世家子弟纷纷暴怒,扬言要砍死唐俊峰他们这些阴险的家伙。



    就在他们恼火时,交州又刮起了新的风暴。



    “听了吗?他们居然都已经拿到了工具,今天去看了,老快了。”



    “听明年粮食至少翻两倍甚至是三倍。”



    “那岂不是,大家都有工具了?”



    “对呀,谁会傻傻的等到朝廷颁发啊?那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你们知道么?现在宜州那边也有新式工具了,老利索了,关键是购买了幽王新式工具的人,可以优先购买其他工具。”



    “现在买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不及,听都涨价了,一台打谷得五万贯。”



    “这么贵?”



    “这不算贵的,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得六万贯了。”



    “那我得赶紧去!”



    



    “那就是幽王创造的打谷吗?真的好快啊!”



    “还有风车呢,听现在磨米也出来了,只是买不到。”



    “听还有耕田特快的工具,好像还没有出来。”



    



    消息如同飓风一般的扩散。



    幽王李昭的新式工具在交州和周围的州郡卷起了一股股风暴,还有当地的世家大族当众展示得到的工具,引得万人围观。



    原本不应该爆火的新式工具彻底爆火了。



    这就使得原本还打算等着李昭工具过了保护期的那些人彻底的坐不住了,没有亲眼看到或者是没有对比时,其实很多人都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当真的看到之后,危感就油然而生了。



    再加上这些流言蜚语的传播,于是乎,无数队伍快马加鞭赶往交州幽王所在地。



    等免费?



    再等黄花菜都凉了。



    



    “什么?”杜新云吓得中的碗筷都掉在了地上:“数千支队伍都来交州了?”



    “是!”



    杜新云一想到数千个大家族都要给李昭下订单,心里堵得慌,一口气提不上来,喷出一口鲜血,晕厥过去。



    海龙郡,阮家。



    



    阮家家主阮朝义听着汇报,重重叹了一口气,看向了对面的两位家主:“贾兄,蓝兄,情况如预想的那般”



    坐在对面的贾胜义苦笑了一下道:“谁都不曾料到,这幽王竟然还有如此一。”



    蓝家家主反倒是不惊奇,看向了幽王府的方向道:“幽王终究还是成了气候。”



    三人神情复杂,幽王来到这边也才两个多月的时间,海龙郡杜家已经名存实亡。



    就在方才消息传回来的那一瞬,他们就知道,杜家的计划彻底破灭了。



    幽王的受众根本不会局限在一州之地,而是面相整个武国。



    武国立国百二十年,权贵世家、新兴贵族不知凡几,这些人都将成为幽王的客户。



    就凭杜家的段,能阻挡吗?



    当然,杜家的确也算成功了。



    毕竟三个月后,李昭的工具免费,但是,这中间的三个月大家真的啥都不做吗?



    当你不买,别人买了呢?



    听到杜新云被气吐血,他们也不奇怪,在这之前,他们觉得李昭不是杜新云的对,但是现在,他们只觉得杜新云可笑。



    他们唯一庆幸的是,一直和李昭保持着合作的关系。



    哪怕在之前那种微妙时候,他们也都未曾放弃李昭,明知道和李昭合作是与虎谋皮,但是香啊!



    现在,他们三大家族已经遥遥领先,走在所有大家族的前面。



    李昭的工人十分给力,打造农具的速度简直是飞起。



    用不了几日,他们定制的农具就会出厂,这可比还在求爷爷告奶奶的那群世家大族强多了。



    “这段时间什么都不要做了,先秋收。”阮朝义建议道。



    李昭都已经完成了秋收,大家还没开始,再不动,粮食就真的要烂在田间了。



    “那咱们”蓝家家主蓝志鹏询问道:“也都按照李昭的走?”



    屋内三人陷入了沉默。



    是跟着李昭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另做抉择?



    “你们有没有发现,那李昭收割的稻谷有些不同?”阮朝义问道。



    贾胜义立即点点头道:“所有田间的稻穗都还剩下一大截,这显然是不太正常。”



    如果是以前,他们肯定会大肆嘲笑李昭不懂农事。



    稻穗的根茎留那么长,耕田可是个天大的麻烦,这很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可在看到了李昭一系列的举措后,三人已经有些杯弓蛇影了。



    如果不了解李昭,会觉得李昭是个不听劝的人,但那些老农不可能不会告诉他农田的知识。



    可李昭还是选择这种奇怪的收割方式,那就只能明一个问题,李昭是故意的。



    那么他留下这么长的稻穗是想做什么?



    无外乎两种可能:



    第一,李昭是真不知道,但他就是强硬这么交代的。



    如果是这种,他们都跟着照做了,后期的清理、耕田难度都得翻倍,耽误的时间也会非常多。



    此外,他们还有一点劣势,那就是新式工具没有。



    虽然外界普遍都不相信李昭还能在耕田农具上玩出新花样,但万一真的有呢?



    李昭若是不提前拿出来售卖,那大家只能干瞪眼。



    到时,吃力不讨好的必然是他们。



    第二种情况就是好的,那就是李昭故意安排,一定有某种打算。



    跟着他的步伐走至少不会吃亏,因为李昭绝对不会让这多的良田白白荒废。



    因此,他们需要做出选择,赌一把。



    三人静默了很久,然后同时在桌上写下了一个“跟”字。



    看到彼此的想法,三人笑了。



    反正都跟着李昭走到这一步了,那就再看看他又能折腾出什么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