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赏无可赏,庸人自扰

A+A-

    武皇看着文武百官,一点都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等,反正时间充足。



    想到李昭在皇后陵墓那边的话,武皇心里暖了几分。



    世家大族终是心腹大患,如今的武国看似强盛,但腐败之处很多。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武国的国祚能走多远真的很难想象。



    从白糖到冰块、冰棍,从打谷、风车到曲辕犁,武皇看到了李昭布局的厉害之处。



    武皇其实也发现了,李昭虽然是为了对付世家,但采取的段却并不强硬,对付世家好像都是次要的,李昭的主要目的还是发展农业。



    虽然天下人都在喊着士农工商,农为国之根本,但真正像李昭这样去做的人很少。



    “怎么?满朝文武,都不出一个章程来吗?”武皇问道,话里带着一丝讥讽的意味。



    文武百官的脸有点挂不住,又将目光看向了左右仆射,左右仆射根本不接受他们的目光。



    他们实在是不想去想这个问题,上次,他们就被老百姓骂了。



    幽王如此大的功劳,竟然只赏赐那么点,气的很。



    京都老百姓向来彪悍,一言不合就开骂的真不少。



    因此,左右仆射不想背锅。



    这次,你们商定!



    当然,最好是不给幽王赏赐。



    但得过去吗?



    “陛下——”最终兵部尚书被推了出来道:“要不,就让幽王卫再增加五百五?至于赏赐,那就是实食邑一万户,另外再赏赐丝绸、盐铁若干,可让幽王在交州建立将作监。”



    实食邑三万户是极高的配置,虽封地是李昭的,李昭也有统治权,但每个王爷的实际掌控人数其实都不多。



    如果这个奖励发下去,那这三万户的百姓就都是李昭的亲信了。



    而且,这三万户百姓往后都只需要给李昭缴纳赋税,不用再给朝廷缴纳。



    李昭自己也会上缴一些,但赋税却很少。



    这是天大的好处。



    武皇环视四周,发现诸公都没有异议,于是道:“那便如此!”



    “朕记得,打谷和风车的三月保护期已经到了,工部准备的如何?”



    工部侍郎立即站了出来道:“一切已经准备就绪,臣等立即督促匠人开工。”



    武皇道:“推广到全国需要多久?”



    工部侍郎脸色有些讪讪,这本该是工部尚书杜杰的事情,但因为在家关禁闭,所以他这个工部侍郎就顶了上去。



    工部侍郎是真的不太想接这个任务,但却不得不接。



    “倘若将图纸,匠人分配各地,最快也需要四个月!”



    大家都知道,这是保守的法。



    比如武国最南端的诸州郡就距离遥远,四个月的时间未必能够赶到。



    死在途中都有可能。



    因为这其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水土不服,山匪,甚至是世家都会动心思。



    因为是推广全国,让老百姓都能用得起,故此,需求量极大。



    能不能在秋收的时候拿到工具,都还是个问题。



    所以,这不是个好差事。



    武皇闻言,脸色一沉,不满道:“加快进度,无论如何,在明年秋收之前一定要推广开来。”



    武皇心里也很清楚,但凡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不太好处理。



    那些提前买了工具的世家大族未必就不会动心思,他们心里未必真的平衡。



    只要他们在路上使点绊子,动动脚,无数没有购买工具的世家大族还有老百姓就得继续等着。



    这个时间可能会无限拉长。



    天高皇帝远这句话真的不是随便的。



    “是!”工部侍郎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朝堂诸公还是希望能够尽快推广,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一个家族中都难免有不齐心的时候,更别全国了。



    “退朝!”



    当武皇离开后,以太子为首的诸位皇子却是依旧站在原地没动。



    他们从进入朝堂的那一刻开始,整个人就是懵逼的状态。



    他们已经被震惊的麻木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所有皇子中,也只有四皇子李琰心情还不错。



    当太子还有六皇子等人都齐齐看来的时候,李琰依旧神色平静。



    “幽王的权势越来越大,你难道就不担心?”



    李琰看着两位皇子,含笑道:“老九在外立功,所创农具是万民之福,臣弟为何要担心?”



    太子蹙眉。



    “庸人才会自扰!”



    太子还是其余皇子的脸色都变了。



    四皇子李琰是在变相的讥讽他们肚鸡肠,心胸狭隘。



    “不管幽王的权柄多大,地位多高,他首先是父皇的孩子,其次才是幽王!”李琰对着众人抱拳道:“如今满朝诸公都在为百年国策而奋进,皇兄身为储君,也当将心思放在这上面才是!”



    “你在教本宫做事?”太子脸色一寒。



    “臣弟不敢!”李琰立即躬身,道:“臣弟还有要事,先告退了!”



    太子气得脸色发青,他没想到李琰竟敢嘲讽他是庸人,心胸狭隘。



    当他想继续拱火六皇子时,没想到六皇子立即带着人离开。



    六皇子突然也想明白了,嫉妒和争论都没有意义。



    因为李昭本来就已经成功了,虽然他成了众兄弟之中最耀眼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都在为武国的大局而奋斗,根本无心朝堂。



    倘若因为李昭的能力而嫉妒他,的确是有些狭隘了。



    太子,落入了下风了!



    



    当全国都在歌颂李昭的名字,为他立长生牌位时,李昭却在耕地。



    如今已是十一月,如果不早点耕地,等到天气寒冷时,这田就冻住了。



    趁着冬季还没来,冬季的农作物也可以快速的种上。



    铛铛铛——



    虽然幽王府已经是人满为患,但李昭依旧安排的有条不紊,四千五百幽王卫已经足以镇住场子。



    “还请通报,就余家来访!”



    自从曲辕犁火爆后,来拜访李昭的人络绎不绝。



    龙阳乡是最大的受益群体,随着人流增加,龙阳乡居民收入也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



    靓虾你蛙几乎是全天候的爆满,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有点扛不住。



    来往的世家最后都会在龙阳乡落脚,隔壁的锦云乡真的是眼馋的快哭了。



    于是,金家村又遭到了毒打和排挤。



    金家村的村长抱头痛哭,大声求饶。



    当初,他黑李昭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悲惨。



    哪怕金家村的人都是贱骨头,也架不住所有人一起记恨和折磨。



    原本这泼天的富贵有他们锦云乡的一份,可就因为金家村的人,他们什么都占不到。



    现如今,锦云乡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笑话了。



    不只是青云县下的各个乡在嘲笑,就连青云县之外的人也都知道了。



    整个青云县境内,唯有锦云乡还没买到这种工具。



    锦云乡的世家真的是恨不得将金家村的人彻底给弄死才好。



    当龙阳乡无法接待其余的人时,隔壁的乡立即接管上,锦云乡的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富贵溜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