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好大一门学问,施承懵了

A+A-

    施承:“”



    其余世家:“”



    看到贾胜义贱兮兮的样子,大家突然很想打他。



    明明这是大家的痛楚,你还作死的戳。



    真的是贱。



    虽然心里很生气,可表面上却要保持微笑。



    “施兄,你不妨猜猜,我们今年夏粮收获了多少斤?”贾胜义贱兮兮的看着他。



    施承恨不得一脚踹过去,你还来?



    但他悠然一惊,反应了过来,猜测道:“三万斤?”



    “不止!”



    “五万斤?”施承再度猜测。



    “八万斤!”贾胜义得意道。



    施承等人大惊失色,“为何这么多?”



    “此乃我们这里的秘密!”贾胜义又卖了一个关子道:“施兄,你不妨想一想,倘若没有年初我们捐献的那一笔钱粮,你觉得这水利工程能不能快速展开?”



    施承这次终于没有抬杠,认真的思考起来,半晌才回答道:“可以,只不过,相对来,幽王殿下要吃力很多。”



    “没错!”贾胜义投来赞许的目光,能代表世家大族出来办事的人,怎么可能没有眼光:“少了我们,幽王殿下照样玩得转,我们捐献出去的这点钱粮,真的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吗?”



    施承摇了摇头。



    “可是话又回来,如果没有我们的捐献,你觉得幽王殿下会将那些水利设施给我们用吗?当时,支持他的人并不多,因此,享有他水利工程福利的地方也并不是很多,施兄承不承认,一信息是很重要的?”



    “承认!”



    “如果没有幽王殿下的水库还有信息告知,你觉得就算我们有办法抢到水源,我们能不能收获八万斤粮食?”



    施承等人都沉默了。



    “我只是付出了如今收获中十几分之一的粮食,却赚了足足十几倍的粮食,敢问施兄,我这笔买卖划算吗?”贾胜义再度追问。



    施承等人还是沉默。



    已经过了蝗灾侵蚀这个阶段的他们,再去回推整个过程,便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但凡只要幽王在其中任何一节隐瞒不,损失惨重的一定是他们这些人。



    信息差相当值钱,甚至是能救命。



    “再第二点,众所周知,旱灾爆发,蝗灾也爆发了,如果没有我们之前的投资,在蝗灾来临前,你觉得幽王会让我们先抢收粮食吗?”



    施承摇头。



    “第三点,鸡鸭鹅在春季之初就被幽王殿下大力推广,起初,他只是让自己的庄户去养殖,并未给我们任何提示,在这种情况下你敢跟着他试一试吗?”



    贾胜义的笑让施承面露苦涩。



    “你若是敢,你信不信幽王一定让你血本无归?”



    施承承认。



    “所以,前期的投资就很重要,因为有了这一笔投资,我们养殖的鸡鸭鹅基本上没有花什么粮食,因为它们靠着捉虫就已经吃饱了,这也是为何我们这里农作物高产的原因之一,因为虫害少,作物产量自然高!”



    “也正是因为有了鸡鸭鹅,所以我们整个交州境内的人几乎都赚了足足以往十倍百倍的钱财,不蛮施兄,就单单卖蛋的收益都是在这个数。”



    贾胜义伸出一个巴掌,笑容无比邪魅。



    施承等人目瞪口呆,继而呼吸急促。



    



    “只是卖蛋?”



    “只是卖蛋!”



    “那如果算上鸡鸭鹅呢?”施承等人急忙问道。



    “哈哈哈”贾胜义笑而不答,傻子才会告知自己真的赚了多少钱。



    “我能告诉施兄的是,当初我不过是捐了两千多两,可如今的回报早就已经超过了二十倍还多,敢问施兄,换做是你,你现在还愿不愿意继不继续捐?”



    施承等人都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听着贾胜义算一笔账,他们都开始浑身燥热起来了。



    这哪里是捐钱啊,这是捡钱啊。



    换做是自己,怕是会捐的更多吧?



    什么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施兄,你我都是聪明人,应当知道隐藏在暗中的利益远不只是这一点。”贾胜义语重心长的道:“我们的交州已经大变样了,早就不似从先了,你们既然来了,不妨就仔细走走,瞧瞧,看看当我们都舍得花钱后,我们到底是穷了还是更富了?”



    贾胜义等人大笑着离开,施承等人深深作揖到底。



    别看贾胜义都是闲聊,可这里面的门道极深,隐藏的也是多种至关重要的信息。



    对方也就看在自己是施家人的份上才会这么多,否则,光靠他们自己去打听,根本不会知道如此多的内幕。



    跟随着施承一起来的人,这次都没有在胡八道了。



    他们决定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



    “交州到底是哪里不同?大家都捐钱只是因为可以赚钱吗?不,不对,在赚钱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这些可以赚钱,那么他们凭什么相信幽王?”



    “老百姓都把钱粮捐了,他们又怎么赚钱?幽王的那么多钱财又从哪里来?招工的工人月钱如何?”



    施承第一次发现,自己有好多都搞不清楚。



    他认真观察。



    前来捐献钱粮的人不少,可是报名做工的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几乎看不到一个士绅或者是世家的人。



    他们问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当地约定俗成的规定。



    老百姓少捐钱粮,他们出力做工的时候可以吃,可以拿月钱,而士绅或者是世家不用出人,因为他们不需要也不想出力,只需要出钱粮,最后,大家都会心里平衡。



    捐出来的钱粮都是用以建设的,每一分每一厘的钱财去处都会标注出来,清晰明了。



    施承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这么多士绅和世家捐献的钱财一般人不敢贪,贪了就是惹了众怒,死都不知道怎么死,能够贪且有胆子贪的就只有郡守或者幽王。



    郡守要是贪了,他会被人活剐了,因此,算来算去能够贪的只有幽王。



    可人家幽王修建水利工程可是出了超级大头,真要贪,这点钱都不够他塞牙缝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反倒是让这里的环境处于了一个“绝对”公平的环境。



    钱财每一笔都用到了实处,办事的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至于当地是怎么赚钱的,施承还是搞不懂。



    他不只是询问了做工的工人,还询问了供应砂石的、石头的、泥浆、木材、矿产等等之地的人员,施承惊奇的发现,大家都赚钱了。



    那么这个钱财到底是怎么来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