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理当赏赐

A+A-

    赵飞龙反应的的确是有点慢,他虽然是知道自己的女儿快生了这件事。



    但没想到竟然如此突然。



    还是和祥瑞土豆一起来的!



    这明什么?



    明自家闺女也是祥瑞之人啊!



    赵飞龙当即道:“陛下,此乃大吉之兆啊!”



    “???”



    满朝文武突然就被赵飞龙弄的有点不太适应。



    武皇也有点懵,不解的看着这位舅子兼亲家。



    “陛下,敢问幽王妃所生的可是一对龙凤胎?”



    “对呀!”



    赵飞龙当即一本正色道:“此乃龙凤呈祥之兆,大吉中的大吉啊!”



    “额”



    大家都有些无语,姓赵的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生个龙凤胎便是龙凤呈祥了?



    武皇看着赵飞龙那认真的样子,一时间也有点恍惚,但转念一想,那是自己的皇孙和皇孙女,如此也没毛病。



    “陛下,幽王乃是我大武的吉人啊!”赵飞龙又继续夸赞道:“这才刚生出了龙凤胎,紧接着,土豆这种祥瑞便出世了,这难道还不能明此番乃是大吉之兆吗?”



    “额”



    满朝文武都被赵飞龙的这种逻辑给问懵了。



    关键是,大家也都不好反驳。



    毕竟幽王的孩子也是陛下的孙子孙女,有这层关系在,大家就不能否认。



    何况,幽王此人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因为他而受益。



    现在他的孩子出世了,还是和土豆祥瑞一起出世的,这么算起来,的确是大吉。



    更关键的是,土豆这玩意儿现在是无可争议的祥瑞。



    如果否认幽王的孩子,那就是在否认土豆。



    这是大家都不敢干的事情!



    想到这里,众人齐齐在心里呸了一口赵飞龙,这个王爷是真的有点不要脸。



    武皇被赵飞龙的这通盘逻辑给盘的眼睛一亮:“赵飞龙,你此言甚是有理。”



    见到武皇终于是承认了,赵飞龙连忙躬身道:“还请陛下,对幽王一家给予赏赐!”



    “啊这”



    “臭不要脸!”



    大家算是看明白了。



    赵飞龙这是在讨赏了。



    不过,朝臣都没有阻拦。



    因为不管是从喜庆的角度来,还是从祥瑞的角度来,这次都应该赏赐的。



    单单就土豆这个祥瑞,大家觉得怎么赏赐幽王都不过分。



    更何况,现在大家还正愁没有理由好好的巴结一下幽王。



    如果能从幽王那里得到一点土豆种子,这也是极好的。



    哪怕是得不到也没有关系,毕竟给他孩子送礼这件事,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



    再者,现在马上就要到年中了,交州学院第一学年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



    这就意味着,第二届马上就要开始招生了。



    谁都不想放过这个会和名额。



    这种时候谁要是阻止,那才是真的犯傻!



    “老臣觉得,此次应当重赏!”



    “臣附议!”



    “臣附议!”



    满朝文武,出奇的没有反对,大家都很默契的选择了同一阵营。



    武皇眼神狐疑的瞥了一眼文武大臣,总觉得这群家伙,是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的会献殷勤。



    但如果不赏赐,的确是没道理。



    “那诸位爱卿就商议一下,拟出一个章程来!”



    



    “是!”



    满朝文武应允。



    “退朝!”常如林喊道。



    还是老规矩,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以及诸位老将军们都还没有离开。



    因为他们知道,武皇是一定会召见他们的。



    而他们也想看看,幽王给武皇的书信中到底还了什么。



    果然,就在众人没有等待多久的时候,常如林便召唤他们去养心殿。



    武皇在此等候多时了,且土豆也放在了这里。



    他正蹲在土豆旁边看,中还拿起一个,时不时的比划一下。



    有时候,口中还会啧啧称奇。



    “两千五百公斤!”武皇看着眼前那比他拳头还大的东西,总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



    “陛下!”



    左右仆射六部尚书等人都已经到齐。



    武皇示意他们随便找个地方坐,但众人都还是很好奇的围拢了过来。



    “亩产两千五百斤,到底是啥场景啊?”



    “喏,自己看!”武皇将高世聪、侯天玑还有阚元勋等人的奏疏都丢了过来。



    当然,李昭的书信也在其中。



    他们凑到了一起开始研究。



    高世聪和侯天玑的是最实在的,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读书人,也没有华丽的辞藻。



    所以,他的准确性是最高的。



    其次,便是李昭的。



    因为李昭的风格向来都是如此,他不会刻意渲染什么,是多少就是多少。



    当然,如果要看当时的画面还有收获时的场景,那就得看阚元勋的奏疏了。



    因为他的词语是最华丽的,也是描述最详细的。



    文臣们自然是喜欢看阚元勋的。



    而武将们最喜欢看高世聪和侯天玑的。



    至于李昭的,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其中,李昭也详细的明了土豆极及其作用和战略地位。



    同时也向武皇阐述了接下来交州的大动作。



    继续培育土豆,肯定是第一要务。



    与此同时,他会在交州三府四州九郡八十一县之地开始推广。



    但都是由中心向周围扩散。



    肯定是要优先级别高的地方,只有当级别高的地方收获足够多的时候,粮种才会有富裕,才能够逐级而下。



    加上因为土豆种本来就不够,肯定无法在第一年就做到全部推广的。



    其次,土豆在自然环境下能种植的就只有一季。



    而在南方区域,是可以做到一年两季的。



    或者是在温室当中可以做到一年多次。



    但以李昭那边的技术和段,一年两季已经是顶天了,其余的地方只能遵循自然规律。



    南方可以多种,但现在南方那边没有李昭值得信赖的人。



    这种过于“赌人品”的事,李昭是不会做的。



    因此,这种条件下,一年一季才是最普遍的。



    一年收获一次,即便是产量翻三四倍,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要想真的在同一时间覆盖到整个大武,还是很困难的。



    但徐徐推进肯定也是不行的。



    因为底层老百姓就斗不过这些大家族。



    李昭要做的就是利用京师、交州还有其余几位皇子,将土豆的量给提升起来。



    等到他们的量都足够多了后,然后统一发放推广到全国范围。



    这样大家就都没办法盯着彼此了。



    “陛下,现在是不是就要司农监的人过来。”



    “让他们来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