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左乐贤来信

A+A-

    忠叔年纪大了,李昭现在很少给他安排活儿,任凭他自己发挥。



    可以,忠叔就是李昭的半个爹。



    当初李昭在京师的时候,大事务都是李忠自己搞定的。



    现在他好歹也培育出了三个接班人,他们家这一脉也算是子凭父贵。



    有李永、李文还有李武帮助管事,李忠的确是要少很多忙碌。



    但李忠毕竟是在幽王府忙碌了一辈子,眼见着李昭平地起高楼,现在各种事情繁杂的要命,又如何肯歇息?



    李昭在三番两次的劝无果后,就懒得再劝了,只要李忠开心就好。



    李永现在接替了幽王府内的大事宜,这些事情他现在处理的井井有条。



    即便是有不懂的,其余的管事也都会尽心尽力的帮助。



    在办事上,李永也是继承了其父李忠的风格,力求稳健。



    至少在这两年,李永没有办过一件不靠谱的事情。



    今日李忠前来,自然是有大事告知。



    等闲的事情也劳驾不了他。



    “殿下。”李忠脸上笑呵呵的,双将东西奉上道:“东州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给我看看。”



    听到东州二字,李昭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



    东州那边的布局可不少,二皇子李俊现在一跃成为了香饽饽,每天都忙得要死,不止一次在心中吐槽这件事情。



    但李昭给他的理由就是能者多劳。



    二皇子李俊还是颇为怀念曾经的好日子。



    那种享乐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



    他要奔波劳累。



    书信乃是左乐贤写的,这件事关系重大。



    因为航道的开辟,对于交州乃至是整个武国都意义深远。



    不客气的,一旦航道真的开辟成功,那么武国往后可以北上,也可以南下,甚至可以去其他的地方。



    李昭绝对不相信这个世界的图,就只有四国那么大。



    当然,当前四大国的领土已经快比得上上辈子的亚洲大陆了。



    这真的不算了。



    但这个世界毕竟不是上辈子的世界,地理位置、地理环境都有巨大的差异。



    很多地方都还是需要探索才知道。



    李昭相信,当他的船只可以出海探索后,一定会有很多惊奇和有趣的发现。



    左乐贤的书信展开后,李昭的眼睛顿时一亮。



    在交州的这段时间,御船四家的人可是一刻也没有休息,他们一直都在研究这些东西。



    很多祖上留下来的技术也都一直保存的颇为完好。



    甚至李昭在与他们查看的时候,还得到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那就是曾经的御船四家,在大乾巅峰时期也是出海远洋的。



    甚至是走到了非常远的地方,但后来也不知道遭遇了什么,这远洋的事情也就没有人提及了。



    至于海外到底有什么?



    海外到底还有没有新的图?



    这些暂且都不知道。



    重新启动航道与航线,那是一件非常耗费钱财和资源的事情。



    海上的危险极大,不确定性的因素太多了,这便导致出海的人员有极大的风险。



    



    而对船只的要求也是极高。



    普通的河道航运船只,显然是不能够担此重任的。



    李昭之所以将左乐贤这样重要的人派出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派遣别人过去他不是很放心。



    更重要的是,决策还有制造船只、调整、改变,这些都需要有足够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去才可以。



    左乐贤为人沉稳,造船艺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何况,东州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不管是南下各个沿岸的港口、州郡,亦或者是以后直接去幽国,都是极为不错的选择。



    北部的苍国人口不算众多,但是地域十分的辽阔。



    既然有一统的想法,那就需要为以后谋局和布置。



    万一真的到要用的时候,不至于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左乐贤在信中了很多的事情,首先就是东州这边的海鲜产业链,现在是彻底的做起来了。



    海鲜市场经过这大半年的折腾,也终于彻底的定了型。



    至少,以前破旧、穷苦的东州,在海鲜楼的爆火之后,彻底的变了一个样。



    以前对基础建设还有河道、道路建设不屑一顾的东州人,现在对这方面热忱的很。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只要是这些东西越便利,那么他们赚到的钱财也就越多。



    东州这边火爆的缘故,导致无数的商人也都纷纷来此开始谋划新的生意。



    东州的综贸交易市场也是紧随其后的开展起来,各项设施也都是在完备当中。



    东州老百姓甚至连同北部的鹤州,南部的忻州部分的渔民,都开始一同下海。



    本来他们也都是沿海地区。



    以前是一起穷,但现在看到东州富裕起来之后,岂能不眼红?



    得知东州这边有扶持,加上也挡不住,所以东州的老百姓也直接让他们加入。



    按照左乐贤的辞,其实并不是东州的老百姓渔民真的很大方,他们主要是忙不过来。



    起初,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的时候,东州的渔民可是相当的霸道与护犊子。



    各种对鹤州还有忻州附近的渔民进行阻拦打压。



    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也没有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



    之所以停止,最终转为了合作,主要还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太大了。



    即便是东州的渔民累到死,他们所捕获的海鲜和鱼产业是远远供应不了市场所需。



    加上各地的商人都在催促,导致东州渔民的压力极大。



    这种压力在持续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后,就被二皇子李俊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



    既然当地的渔民现在满足不了整个市场,那就更新捕鱼的装备。



    左乐贤坐镇的造船厂,能制造很多先进又好用的船只,东州的部分渔民起初是死活不愿意换船只的,但是眼看着彼此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不得不进行更换了。



    这一换,导致其余的渔民都跟着换。



    李昭的造船厂算是彻底的盈利起来了,也算是间接的将当地的市场给盘活了。



    李俊紧随其后,就将鹤州还有忻州的渔民都给拉拢过来,并且表示大家有钱一起赚。



    当初一直都被东州渔民排挤的两州渔民,起初自然是不信,但后来合作一两次后,发现东州的人的确不玩虚的,于是大家就这般合作起来。



    但李昭的推广太快了,海鲜的需求太猛太大了。



    导致这边的市场不管如何扩大,海鲜产品依旧是需求极大。



    二皇子李俊头一次因为这种钱放在自己面前而赚不到的情况苦恼到睡不着觉。



    造船厂现在也迎来了新的巅峰流量,因为三州之地的渔民都开始更换新装备。



    造船厂只要开始盈利,那么航海时代就可以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