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定了,十个张差一起上

A+A-

    “再,我并不是一定要杀了皇帝,只是想发出一个严重警告的信息。”



    “哼,此事可一不可二。



    前辈们做事情,布局谋划确实是胆大精妙绝伦。



    可我们不能把宫里的人,都当成了笨蛋。



    梃击案后,宫里已经加强了这方面的防范措施。



    你若是还想依葫芦画瓢,怕是不行了。



    再皇帝身边一大堆侍从护卫,可不是当年还是没有人,愿意理会的皇长子朱常洛可以比的。



    那时候的泰昌帝可是很可怜的,连一个贴身侍卫也没有,只有两三个内侍陪伴。”



    “所以要让大家一起商议,一起出点力气的嘛。



    当年的梃击案,包括后续的审判结果,都不是一家大人能做出来的。”



    赵德一脸笑容,却是出了开会的目的。



    目的就是集合在京,所有东林党官员家的势力,大家合伙干事情。



    如此同衷共济,大事谐矣。



    “至于四海兄的,宫中对于这样的事情,已经加强了戒备。



    可四海兄不要忘了一件事情。



    梃击案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这期间宫里已经换了四位皇帝。



    什么规矩,时间长了都会改变的。



    现在的皇宫守卫,还是指望那些世袭的勋贵管理,已经是虚有其表了。



    皇帝还是仁慈过度了些,只是处置了几个先皇留下的大太监。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都懂。



    他却是做不到,还以为一味地邀买人心,就可以让那些侍卫太监忠心耿耿。



    就以为他的皇宫就是固若金汤,那所谓的大明皇家公司,还有那群奸滑的晋商可以为他这个皇帝卖命赚钱了。



    那些晋商只有咱们家的大人们,才能拿捏得住。



    他这个乳臭未干的十几岁娃娃,根本就没有那个道行。



    诸位,咱们一起协作,送十个疯汉子进了皇宫。



    定要让皇帝感受一下,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威力。”



    此时,那个平海兄又出来泼冷水了。



    “呵呵,渔农兄,动用如此大的能量,就为了用十个疯子恐吓一下皇上。



    不谈效果如何?



    此事之后又如何?



    你该怎么善后?”



    “什么又如何?”



    赵德有点不明白,这个平海兄话里的意思。



    平海兄不耐烦地道。



    “我的意思是,费了这么多代价,派出去十个人进皇宫。



    就是吓唬一下皇帝嘛。



    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



    “不然又如何?



    你平海兄敢弑君不成?



    我们这些人就是再阴暗,也不敢把弑君二字挂在嘴边。



    最多是个意外。



    那皇帝身娇肉贵,经不起折腾而已。”



    赵德起崇祯皇帝来,无论显得多么无礼轻佻。



    他的心里都没有要杀了崇祯的想法,那实在是太大逆不道了。



    若是被动,天意如此不可违。



    这就少了很多心理压力。



    



    这就是所谓的当着婊子,也要立牌坊的道理。



    “你怎么能确定皇帝,在吃了这次惊吓之后,就会乖乖地放弃现在的施政政策,转而做个泥塑的神像。



    他要是吃了这次惊吓之后,反而更极端,更急功近利地推行他的政策。



    到时候,我们的局面不是更加难以维持?



    各家的大人们怕是,要更加难以在这京城做官?



    那你不是搬起石头,砸在自己脚面上?”



    “那岂不是更好?”



    赵德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这回轮到四海兄惊讶了,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竟然是向着皇帝话?



    随即他很快就醒悟过来了。



    是啊,确实是皇帝急功近利更好一些。



    现在的皇帝温吞水的性格和行事做派,实在犹如棉花一般,让人没有着力点。



    这世间多少好事,都是毁在了急功近利上。



    比如隋炀帝杨广造运河、比如那北宋的王安石变法。



    赵德不理周围四人惊诧的表情,他看到了眼神变得清澈犀利的四海兄。



    赵德微微点头示意,接着道。



    “再我的本意,本来就是让皇帝对皇宫的人,心存疑虑。



    从此不敢再轻易信赖,内侍和近臣武将了。



    皇帝孤立无援,没有了信任的贴心人,也就自然不能施行他,那所谓的治国四策。



    那势必就会依靠,各位家里的大人们。



    如此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赵德的话,引起了四人的深思。



    真实情况确实是这样。



    大明的奇葩皇帝实在是太多,喜欢斗蟋蟀的、喜欢当将军的、喜欢当木匠的、喜欢嗑药长生当道士的。



    这应对皇帝的办法,也需要文臣集团们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才行。



    现在的皇帝这种天马行空、步步为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始终让他们跟不上节奏的行事做法,才是让他们最难受的。



    为了以后不难受,那就再来一次加强的梃击案,就未尝不可了。



    看到四海兄点点头,表示了认可。



    赵德就知道自己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那四海兄没有了意见,三位仁兄,还有什么要的吗?”



    雅间里剩下的三位管家,表示没有意见,一切听从赵兄的安排就是。



    于是在武举开始举办的前夕,一场针对皇帝的阴谋开始了。



    这一天风和日丽且天气挺好的,崇祯年间的天灾还没有开始大规模袭来,一切都是国泰民安的假象。



    崇祯上午在军处,眯了一觉,精神很爽。



    没办法,新来的杨嗣昌简直就是明代的劳模。



    什么事情都能干到,崇祯的心坎里。



    让崇祯只需要在大事情上,指点两句前进的方向方针政策。



    其余具体怎么做,需要的具体人,杨嗣昌都会安排妥当,请示过崇祯之后,就会很快着实施。



    杨嗣昌的行事作风,很类似后世霸道总裁雷厉风行的感觉。



    比之内阁那帮懒驴上磨屎尿多的德行,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



    让崇祯时间长了,顿觉一种鸟依人的感觉。



    有人可以依靠,这感觉其实挺不错的。



    关键是崇祯觉得,这种君臣相得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真的挺好的。



    身心愉悦的崇祯皇帝,下午就有兴致出去溜达一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