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李邦华就任京营协理戎政

A+A-

    英国公张之极听了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后,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惊涛骇浪,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之色,仿佛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一般。他深知,崇祯皇帝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带着深深的怒意和不满。



    张之极暗自思忖着:难道是我们这些勋贵们最近做错了什么事情,惹得皇上如此动怒?还是皇上对整个勋贵阶层都产生了质疑和不信任呢?



    想到这里,张之极的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心情愈发沉重起来。他明白,如果不能及时弄清楚皇上的真实意图,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这场危,那么他们勋贵们恐怕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灭顶之灾。



    他和儿子张世泽赶紧跪下,后面的勋贵们也赶紧跪下。



    “臣等有罪,臣等万死不敢。”



    “以后宫禁的守卫,就不需要你们勋贵了,由朕亲自指派人负责。”



    崇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



    “李邦华何在?”



    “臣在。”已经在个契,要把握住。



    “即日起你以军处候补大臣、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协理京营戎政。



    以后的京营三大营,爱卿要给朕整出一个模样。



    十四万人马就是十四万人马,朕不要什么空编,不要什么老弱病残充数的玩意。



    趁着朕有钱有人,爱卿你尽管开口。



    一直在京营任职的这些勋贵都是超品的爵位,朕很担心爱卿制不住他们。



    正好现在英国公也在这里,朕就在这里,告诫这些勋贵们。”



    崇祯看着英国公,一字一顿地道。



    “英国公,朕请您告诉那些在京的勋贵,甭管他今天在场不在场的,都要确保听到朕的话,能听懂朕的话。



    这次京营必须改革,朕的,李爱卿去做的。



    要是这期间,有谁觉得自己在京营中的利益被侵犯了。



    不敢正面对付李爱卿,暗地里给李爱卿使绊子。



    或者给朕上折子,诋毁李爱卿拥兵自重,其心叵测之类的诋毁话。



    朕不会去查李爱卿是不是有这件事?



    而是先把上折子的人,直接下狱干掉。



    若是背后的人就是你们勋贵中的任何一人,那也不要怪朕到时候不讲情面,不顾那靖难的功绩,让他一家子都当平头老百姓去。”



    英国公张之极赶紧跪下。



    “老臣明白,这京营的事情,确实是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老臣羞愧,宫里的侍卫都是这副草包模样,那京营更是不知道烂成了什么模样?



    陛下无论做什么改革,老臣绝对支持,并无二话。”



    英国公服软就服到底,皇帝想干啥就干啥,自己就双支持,支持到皇帝自己撞南墙回头为止。



    不正面硬抗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这是他们英国公府两百年荣宠不断的秘诀之一。



    “好,老国公赶紧起来。



    朕和您一些事情,不用动不动就跪的。



    朕知道,都是



    与英国公,还有后面定国公等并无太大的干系。



    勋贵还是大明的基石,朕倚之为干城的存在。



    要不然,朕也不会把您家的世子张世泽以下的十几位勋贵子弟,都拉到了朕的身边。



    让他们去当大内侍卫,去内书堂上课,去给朕当学生,还要参加武举。



    



    朕的初衷都是为了让他们成才,重现祖辈的荣光。



    大明到了危急的时刻,勋贵们必须给朕站出来。



    不光站出来,还能立起来,撑得住大明的排面。”



    张之极听了这话,心里的大石头落下。



    朱纯臣干了这么一件狗屁倒灶,大逆不道的事情。



    而皇帝陛下对事不对人,还是把勋贵看得很重。



    虽然收回了勋贵们对皇宫护卫的兵权,还让文官李邦华插了京营的改革。



    算是把勋贵们的基本盘给侵蚀干净了。



    可时间很长,不要争一朝一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文官就是再能闹腾,也是流官,过了这段风声紧的时间段,只要有皇帝的信重和维护,这京营就还是勋贵的天下。



    与国同休的是勋贵,可不是着玩的。



    英国公心里在想,甭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就是再有出息,再有能力,再如何获得天子的信重,也都是湖里的浮萍,长远不了。



    那文官如何看不起混吃等死的勋贵,他们这些文官集团所谓的精英,到头来不还是想成为俺们这样代代相传的勋贵吗?



    羡慕俺们,鄙视俺们,轻视俺们,最终还是千方百计想成为俺们。



    勋贵们无论多么无能平庸,他们天然站在皇帝这边,就值得崇祯现阶段不能打压得太过分。



    此时的张之极甭管是真感动还是假感动。



    他是直接哽噎出声道。



    “老臣感激陛下信重。感激陛下一直眷顾我等勋贵老臣。



    老臣愿将府中其余符合条件的子弟,统统送进陛下的内书堂。



    早晚聆听陛下教诲,一旦边事起,他们愿为王师前驱,为陛下披荆斩棘,奋勇杀敌。



    还望陛下恩准。”



    “嗯,此事不急。



    朕在武举之后,就会整合内书堂。在南苑建立一个常设的大明军校。



    到时候再这些事情。”



    崇祯又转头对李邦华道。



    “李爱卿,既然以后你负责京营了。



    那一事不烦二主,朕皇城的保卫工作也交由你调度负责。



    这些子现在的大汉将军之类的,实在是中看不中用。



    摆在午门口当摆设行,其他竟连个示警的作用都没有。



    以后你就在京营、勇卫营、白杆兵中选择精忠勇敢之士,拱卫皇城安全。”



    “微臣遵旨。”



    处理完勋贵和皇城以后的安保工作之后,崇祯的目光落在了魏忠贤和田尔耕两人的身上。



    这时候一边默不作声的方正化突然开口了。



    他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显然是动了真感情。



    \"皇爷啊!奴婢真是罪大恶极、罪不容诛啊!



    在此恳请皇爷降下旨意,赐予老奴一死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