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一代目二代目三代目论

A+A-

    “即位大汗之后,大汗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



    他率领着勇猛精悍的八旗铁骑们,向东征战朝鲜,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敌人丢盔卸甲,朝鲜国王李倧对着大汗三跪九叩,开市纳岁币,所有子女都被扣留在盛京为质。



    接着又向西进军,与强大的察哈尔林丹部展开激烈交锋,经过一番苦战,最终大获全胜,林丹汗被迫西迁。



    此外,大汗还向南攻略大明的辽东镇,使得大明关宁军不敢轻举妄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成功地扭转了老汗时期几乎崩溃的局势,并将其重新塑造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威震四方的庞大帝国。



    如今的金国,无论是在国力还是影响力方面,都超越了北宋时期的完颜金国,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强盛。



    大汗真乃我大金天降圣主,大金没有大汗,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郑信在一旁听得心里直翻白眼,心想:“完颜氏的金国没进中原之前,那可是相当厉害啊!



    他们早就把大辽和分裂的室韦打得稀里哗啦了。



    再看看现在的爱新觉罗家的大金国,还差得太远呢!”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



    郑信心里明白,大汗攻打明国,并没有取得大胜,反而是亏了不少。



    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毕竟大金国虽然差得远,但也是打遍天下无敌了,已然成为东亚地区最为强大的野战军队。



    对于任大良的话,郑信点点头,大部分是表示赞同的。



    然而,任大良和郑信也许并不知晓,亦或知之不详的是,此时此刻的金国并未停歇不前。



    他们趁着与明朝议和、相互推诿责任之际,皇太极亲自挂帅,统领三大贝勒及两位贝勒——多尔衮和多铎,率三万勇猛善战的八旗铁骑,同时带上附庸的喀尔喀部和喀喇沁部,如狂风骤雨一般向察哈尔留守的多罗特部发起猛攻。



    金国的上层人士,并没有因为辽南战事的不顺利,被刘兴祚背刺一刀而沮丧,失去了进取心,相反他们的进取心和野心是无穷尽的。



    大金国和历史上很多游牧强盗民族的崛起历史是一样的,富有开拓精神和智慧远见的一代目、二代目还健在的时候,大金国势不可挡。



    一旦让年轻的崇祯拖到金国的三代目开始掌权的时候,那么金国的军事力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那到时候现在的大金国,或许还不如完颜时代的大金。



    而由于常年的战争,大金国的一代目和二代目们身体状况都不太好,各个都不是长寿之相。



    皇太极似乎也是觉察到这一点,因此他也是拼了命要为大金国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皇太极再次攻打察哈尔部意图很明显,从今往后,蒙古右翼只能听从一个人的声音,那便是他皇太极大汗的旨意。



    此时,林丹汗已率众西迁,仅留多罗特部妄图守住祖庭。



    没用几天时间,在敖木伦,即大凌河的上游地区,大金一举吞没了多罗特部,开始从大凌河上游威胁辽东镇的侧翼。



    至此,金国的势力范围已从与明朝的辽东镇毗邻之地延展至西部与蓟镇交界之处。



    多尔衮也凭借此役功勋获封“墨尔根代青”的封号。



    任大良继续道:“按照本官的想法啊,我们两个应该多看多听少话,等到回去的时候,双方也就议和成功了。



    



    这辽西地区肯定是不会打仗了,但看起来辽南那边却是不太安稳呐!



    大汗就算不想和旅顺的刘爱塔打仗,也抵挡不住底下那些好战分子呀,毕竟鞍山距离盛京实在是太近了。



    所以呢,我们两个千万别多事,在明国的京城老老实实不多话,再老老实实把明朝皇帝的旨意和信件完完整整交给大汗就行啦。



    明朝皇帝崇祯打算让我们俩先去参加第一届明交会,见识一下天朝上国的万邦来朝是什么盛景。



    然后再动身返程。



    算下来也没剩几天时间咯。



    哎呀,注意点,郑章京,那是块石子,可不是什么菜叶子,你得躲开它才行!”



    “多谢任将军提醒,弟我一介书生,实在是无缚鸡之力,反应也是跟不上。



    哎哟,好疼。是什么?



    太臭了。啊,竟然是粪便。



    哎呀,任将军为何这次不为弟遮挡一二?”



    郑信一边狼狈地擦拭着脸上的秽物,一边抱怨道。



    任大良皱起眉头,心中暗自嘀咕:“真是个麻烦的家伙!自己家都自身难保了,哪还有闲心去管你郑信。”



    他无奈地摇摇头,对郑信道:“郑章京,咱俩是脱离了随驾队伍,这才招来这么多袭击。



    快快跟上吧,不然咱俩恐有性命之忧。



    幸好那坨粪便是干燥的,郑章京你自己拍打两下也就没事了。”



    任大良深知在这个陌生的京城里,他们两人作为金国的使者,处境十分艰难。



    虽然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但却时刻面临着来自同族人、不同国家的无尽羞辱和谩骂。



    每一步都必须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郑信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喋喋不休地埋怨着。



    任大良不禁有些厌烦,但又不好发作,只能耐着性子安慰道:“事已至此,多无益。我们还是赶紧跟上随驾队伍,确保安全要紧。至于那些屈辱,就权当是一种磨练吧。”



    郑信听了,虽然心里仍有不满,但也知道此刻不是争执的时候。



    他点点头,勉强收拾了一下心情,跟着任大良跑着追上随驾队伍。



    然而,这些微不足道的打击对于真正的汉奸来,简直就是巫见大巫。



    崇祯皇帝对于他们二人的看法并不重视,毕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个默默无闻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多瞧一眼的地方。



    若是来者换成范文程、李永芳之类的人物,那么无论如何,崇祯都会打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不过此刻,就让他们随意观察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