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田贵妃

A+A-

    想到此处,田宏遇不禁冷汗淋漓。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己自诩精明无比的人,也是被花花银币迷了眼睛。



    田尔耕毫不犹豫地直接向魏忠贤跪了下来,表示自己对钦差大人的敬意和感谢,同时也是对崇祯皇帝的臣服。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跪拜并不丢人。



    “多谢厂公大人点拨,卑职险些被猪油蒙了心。



    卑职的田氏商行可以缴纳税金五十万银币,这是账面上所有的现银了。



    若是厂公大人还需要,卑职可以去别的商会商行去拆借。”



    这下子田宏遇的姿态就放得很低了。



    魏忠贤一听这话,就明白田宏遇自个儿已经想明白了,他也就收回了已经拿在袖口处的,厂卫收集的田宏遇和扬州一些士绅交往的黑材料。



    魏忠贤笑道:“这才对嘛。都是自家人,田国丈今天捧了咱家的场,那就是捧了皇爷的场。



    您还愁以后皇爷不记着您的好?



    还是快快起来,田国丈。



    跪一下就行了,不用一直跪着。



    咱家会把您的一片心意转交给陛下的。”



    到了此刻,魏忠贤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消散过,也没有站起身来。



    对于魏忠贤而言,这些外戚们有何能耐。



    他们不过是在高高在上的皇权之下难以施展身罢了,就是人中龙凤,那也要在制度的框架下盘出一个好看的造型。



    如今圣上开创了先例,允许一个妃子的父亲涉足经营皇家产业,那就应该心谨慎、唯命是从才对。



    而非羽翼未丰便妄图卖弄,徒增笑柄。



    大明朝之所以未曾出现过于极端、危及皇帝性命安全的外戚与宦官专权现象,关键在于一种潜在的制衡制。



    这位田妃的父亲,日后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田宏遇急忙起身,再度拱道谢。



    “卑职多谢厂公一番肺腑之言,待到此事了结,卑职另有心意,愿献于二位公公。”



    魏忠贤眼见田宏遇已受够教训,是时候给他一点甜头尝尝了。



    于是他取出一封信函,递给了田宏遇。



    “此乃田妃托付咱家转交田国丈的一封家书。



    放心,咱家知道里面是好事情,咱家在此先向田国丈道喜了。”



    田宏遇迫不及待地接过书信,魏忠贤笑着道。



    “既然是恭喜的话,那么信上一定是好消息。田国丈不要那么心翼翼才是。”



    果然,田宏遇看了几行字后,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之前沮丧的神色瞬间消失不见。



    他兴奋地对两人道。



    “两位公公,这上海县实在是太了,连一家像样的酒楼都没有。



    等两位公公到了金陵城,卑职会包下钟鼓楼旁边的醉仙楼整整三天三夜,请两位公公和下的兄弟们尽情享用美食”



    



    完,他便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此时,县衙后面的庭院里只剩下魏忠贤和韩赞周两个人。



    韩赞周好奇地问:“厂公大人,不知道这田国丈在书信中看到了什么好消息,竟然如此高兴,甚至忘记了缴纳商税的肉痛,那可是他田家自己的产业,还要在醉仙楼包场三天三夜。



    魏公公,您可能不知道,这醉仙楼的一桌酒席至少要花费十枚银币呢!



    这次咱们这位财神爷可真是大出血了啊!”



    魏忠贤笑一笑,脸上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他这是应该做的。那封书信里提到,他的女儿田妃自个儿争气,前些日子刚刚被皇爷册封为皇贵妃。



    他这不是得拿出一些本钱来,请请我们这些无根之人,也就是在宫中伺候皇爷的人嘛。



    毕竟,他也希望自己未来可能有的外孙,能够在宫中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保护。”



    韩赞周听了魏忠贤的话,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这田贵妃,我记得她好像并没有给皇爷怀上龙种吧?”



    魏忠贤微微一笑,语气带着一丝不屑地回答道。



    “要不然怎么田贵妃深得皇爷的宠爱呢。



    如果换作其他普通的妃子,就算是怀上了龙种,也不一定能够轻易晋升为贵妃。



    有些妃子就算怀上了龙种,最多也只能得到一个嫔的封号罢了。



    而田国丈确实会教育女儿,让田贵妃能够讨得皇爷的欢心。



    没有怀龙种,就得了一个皇贵妃的封号,这要是怀了龙种,那还了得。



    要知道这周家”



    两个太监又是一阵闲话,这才到了魏忠贤的江南任务上。



    韩赞周从袖口里抽出来一个册子,神秘兮兮地道:“厂公大人,给您瞧瞧这个。”



    魏忠贤好奇地接过册子,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江南缙绅百官名望录。



    魏忠贤饶有兴致地翻开这本册子,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每个名字后面都详细记载了其家族背景、祖籍所在地以及与其他官员之间的关系。



    每页或者半页就是一个家族的介绍,包括该家族中有哪些人正在担任官职,职位品级如何,又有哪些人已经致仕回家成了官绅,此外还记录了家族中的姻亲和表亲等关系。



    魏忠贤仔细阅读着这些信息,心中不禁感叹,这简直比京城的官场还要复杂。



    突然,他在众多人名中看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一个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文震孟,另一个则是翰林院修撰黄道周。



    魏忠贤对他们并不陌生,因为在京城时,他就已经了解到这两人的一些情况。



    不过,他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些细节,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觉得与自己之前掌握的情况并无太大差异。



    这些江南士绅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他们通过科举、婚姻、推荐和师生关系等段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即使是大明皇帝也对其深感忌惮。



    在这些人中,或许存在一些真正读圣贤书、行圣贤之事的正人君子,但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利、蝇营狗苟之人。



    据估计,大明朝超过半数的财富可能都集中在这里。



    而现在,魏忠贤即将开启这座财富之门,他是需要一把钥匙,还是直接挥舞着镐子,破门而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