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崇祯元年的苦难

A+A-

    杨嗣昌的眉头紧紧地皱起,像是被无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一时之间却找不到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钱粮二字看似简单,但面对陕北这个无底洞般的困境,再多的钱粮也无法填满。



    侯洵同样忧心忡忡,他不禁担忧起来,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陕西将变成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引发更大规模的动乱。



    他来自河南,对当地的状况有所了解,如今的陕西与河南处境相似,只是尚未爆发大规模的灾祸罢了。然而,要不了多久,这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整个北方的农耕社会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痈疮,表面上却是只有陕西破了口子,其实底下早就全是脓水,没有一块好肉了。



    崇祯皇帝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三位军大臣,期待着他们能够给出一些回应和建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漫长而又压抑。三人始终保持着沉默,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了嘴巴。



    他们并非陕西本地人,无法像马懋才一样对当地的惨状有着切身的感受。



    作为臣子,他们不能像马懋才那样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泄情绪,抱怨百姓们不再是他的子民,指责盗贼横行,这些都是皇帝的特权。然而,对于臣子来,这样的言论是绝对不允许的。



    起码在这三位大臣心里,他们还是要看着崇祯的眼色过活,并不是那种直通通的直臣,要是倪元璐或者李邦华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此刻军处的屋顶应该都要掀了。



    杨嗣昌、温体仁、侯洵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谨慎之意。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最好还是等待崇祯皇帝表明态度后再发表意见。



    崇祯皇帝缓缓站起身子,他的声音仿佛来自九天之外,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冷漠,有点不似人音。



    “诸位爱卿,朕还记得,崇祯元年,朕刚刚登上皇位,天灾人祸便接踵而至。”



    “崇祯元年四月十一日,南赣地区的乱民竟然胆敢自称"夺天王",建立年号"永兴元年",率领众人攻破安远县城,抢劫库房,释放囚犯。



    安远知县沈克封吓得弃城逃跑。



    幸好附近的卫所官兵迅速平息了这场叛乱,沈克封最终被斩首。



    这可是朕即位以来首次遇到有人造反!



    朕怎么也想不到,南方竟然会率先爆发动乱。



    紧接着,七月份蓟镇、宁远、固原等地又险些发生兵变,幸得两位孙爱卿和袁爱卿及时平定,才避免了更大的灾祸。



    南方自南赣动乱之后,倒是显得越发平静,只有朕的北方,就像是那蒸汽里滚开的水,再也没有不冒水泡的时候了。”



    



    崇祯皇帝的语调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一般敲打着在场众人的心。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三日,那一天浙江东部发生了严重的海啸,海水淹没了大量的人畜和房屋,无数生命瞬间消失。



    嘉兴遭受了狂风暴雨的袭击,沿海和城郊的居民被淹死的人数不计其数。



    绍兴刮起了大风,海水直接冲入郡城,街道变成了可以行船的河道。



    山阴、会稽、萧山、上虞、余姚等地被淹死的人,数以万计。



    朕的浙江一夜之间就成了一片泽国,朕还记得那个时候的郑芝龙是个海盗,他经常上岸掠夺浙东地区,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双重的苦难。



    所以朕也决定为了弥补郑芝龙的罪过,他们这些私掠船主,先期一部分的收益要捐献给浙江福建一带的老百姓们,这一点他们这些私掠船主也是同意的。



    再后来,建奴一方面与朕和谈,另一方面却与科尔沁、敖汉等蒙古部落结盟,确定了攻打察哈尔部的战略意图。



    于是,他们不停地骚扰辽西走廊这个狭的地区,让大明的北方处处设防,处处疲于奔命,成了千里防贼的局面。



    一会儿在黄泥洼,一会儿又在石门宁远,忙得不亦乐乎。幸好有孙袁两位爱卿的巧妙调度,才没有酿成大祸。



    朕的天下已经千疮百孔,朕一直在努力修补,但当抬起头仔细观察时,仍然发现这片土地依然破旧不堪。



    爱卿们。”



    崇祯皇帝自顾自地着,将崇祯元年以来糟糕透顶的局势一一道来。



    这大明疆域辽阔,冰河时期漫长,外忧内患纷至沓来,仅凭他一己之力,即便身为皇帝,也难以改变大局。



    他不禁感叹道:“爱卿们,你们觉得朕这一年的皇帝当得如何?是否称职呢?”



    温体仁、杨嗣昌和侯洵听到这话,心中大惊失色。



    他们听出皇帝言语间流露出的颓丧之意,似乎有自暴自弃之感。还没等三人回应,一旁的马懋才却抢先开口了。



    马懋才言辞恳切地道:“陛下能对陕西灾民的苦难感同身受,已是难得可贵,何必过分自责呢?若能促使朝廷加大赈灾力度,减免陕北三年赋税,微臣便认为陛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圣明之君。



    陛下初登皇位之时,铲除奸佞,广纳贤才,平反冤狱,又何尝不是奋发有为”



    “行了!不要这些废话,朕只想知道大饥疏里的事,你也只能回答大饥疏里的问题,别的国家大事不需要你来操心。”



    崇祯皇帝微微泛红的双眼紧紧盯着马懋才,心中有些厌烦大明士大夫们总是以天下为己任,却不顾自己行为的对错。



    马懋才本就是个为民请命的直臣,刚想梗着脖子跟崇祯皇帝争论一番,但想到安塞县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还是决定先解决眼前的事情。



    “是,陛下。微臣知错了,请陛下继续问,微臣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朕问你,除了那些被遗弃在粪场的婴儿外,还有一些孩子,有的哭泣,有的喊叫,有的呼唤他们的父母,有的吃粪便和泥土,第二天都不见了踪迹,是不是被人吃掉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