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为东江提前探路

A+A-

    第659章为东江提前探路



    张鹿安在芝罘对所部军马进行整顿后,开始思考如何应对即将而来的清军的进攻。



    最后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障芝罘和福山两个点,然后向大海方向发展。



    那么该如何保障芝罘和福山呢?



    张鹿安让贾名杰在福山和芝罘岛的南面打造了一连串的碉堡群,然后再辅助以纵横交错的壕沟,部署了以王来承为首、以潘铁锤监纪的防守力量,将整编后留下来的部分精锐将士,补充到地方防守力量之中。



    张鹿安则是让各协主官抓紧训练野战军。



    然后趁着这段时间将水师力量也进行整顿,成立水师第二协,以薛去疾为参将,下辖第七营和第八营,分别以唐世荣和顾国栋为第七营和第八营的水师游击。



    张鹿安为了留住薛去疾和唐世荣,也是煞费苦心,不光将薛去疾的家眷安顿好,还为唐世荣续弦了妻子,给他们的部下在芝罘岛,分配了房屋。



    还将芝罘岛船上生产的最新海上战舰两艘以及新式六炮炮艇十艇交付给水师第二协。



    只是芝罘岛和福山实在是太过于狭窄了,那么多的人实在是不好安置。



    张鹿安于是在芝罘岛连续多日,接见了一些曾经的故人,比如李士标、魏世达等人,询问计策。



    众人的建议出奇的一致,建议张鹿安往原东江区域寻求发展。



    张鹿安于是一面嘱咐王来承加强地方防守体系的建设,然后开始派遣人马对东江各岛进行侦查。



    很快接到张鹿安命令的许由回到芝罘岛,向张鹿安当面报告:



    “清军主力已经入关,随后多尔衮便致信盛京,让顺治皇帝带领中央各个衙门,前往北京城登基。整个辽东地带非常空虚,只是部署了清将何洛会率领少量的满蒙汉军将士留守辽东,因为还要防范北面来的罗刹人,总人数大约还有一万人。”



    “罗刹人?他们到了哪里了?”



    张鹿安比较心惊的问道,他知道罗刹就是后来的“沙俄”,没有想到他们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在东北。



    “听已经到了精奇尼江附近,具体我们也不清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于罗刹国的入侵,我们应该是喜闻乐见的。”



    许由道。



    “不对,罗刹是比建奴更为凶恶的存在,他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和不共戴天的敌人。我们与罗刹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



    张鹿安纠正道。



    “是,大帅。”



    许由虽然不太理解,但还是顺着张鹿安的话道。



    “东江现在的防守情况如何?”



    “孤影来信,清廷为了组织入关的人马,东江一地的士兵被抽调很多,东江现在的兵力布局是只抓重点。



    据几个主要战略要地之中,岫岩口有满洲兵00人,汉兵000人;



    黄骨岛有满洲兵30人,汉兵500人;



    金州有女真兵30人,汉兵500人。



    就拿金州兵来,正常年份中的额兵应该是在3000人左右,汛地东北方向到长店铺和石河堡,东南到沙河东面的貔子窝,西面直到铁山到,东西长超过两百五十多里,仅仅530名兵丁是绝对守不住的。



    不过,清军为了防范金州的汉人与南面跨海沟通,将金州更名为宁海县,拆除了除原金州城以外的所有城墙和堡垒,并且把当地的汉人迁移到内地,不愿意迁走的全部就地斩杀。



    现在当地已经开辟为牧场,据有两千户牧奴在那边放牧。



    这个数据只是一个缩影,海岛上面条件艰苦,更是没有人愿意上去戍守,清人还是留下了以白登庸为主将,吴安邦、吴忠孝和王廷瑞为之辅。



    据孤影来报,自从皇太极把皮岛和云从岛一带送给朝鲜后,目前海岛方面只是保留了大长山岛和广鹿岛以及附近岛屿,其余偏远岛屿只有渔民,而几乎没有兵丁驻扎了。就连石城岛都被黄蜚的部将马登洪占据。”



    许由详细介绍道。



    “不过那两千牧奴就是有两千骑兵,这一点不能大意。



    不过海岛方面的防备很空虚,这一点很好,咱们与吴安邦那个混蛋的仇怨也该了结了”



    “报告。”



    



    新任传令亲将许不惑突然进来,打断了双方的谈话。



    “进来!什么事情?”



    “报告大帅,北隍城岛守将安拉木发来紧急情报,石城岛总兵马登洪疑似投降清军,突然率队从石城岛南下,途径北隍城岛时,被巡逻船只发现,我方提出检查,对方不但不配合,还对我方发动突然袭击,造成我方七死十三伤。



    目前我方大、钦岛、南北隍城岛全部陷入战火之中。



    敌军有上万人,请求尽快派人支援。”



    “嗯,老许,真是曹操,曹操到哇。这个马登洪终于还是耐不住寂寞了。”



    “大帅,黄蜚的部将薛去疾和唐世荣不是在这边么?可以召他们过来询问。”



    “好,许不惑,速速去传薛、唐二位将军前来议事。”



    “是,大帅。”



    不大一会薛去疾和唐世荣来到,张鹿安也没有废话,直接开口询问道:



    “薛、唐二位将军,你们都跟马登洪很熟悉,你们来,马登洪带着家眷离开石城岛,到底是想干什么?”



    “大帅,不用,那子肯定是耐不住寂寞,忍不住要投降了。”



    薛去疾道。



    “怎么这么肯定?”



    “我们跟马登洪共事很多年,马登洪作战勇敢,敢为人先,最大的问题就是心智不坚。



    因此才与黄帅闹的不愉快。现如今估计是看到登莱巡抚曾化龙也跑掉了,南京那边也没有给个法出来,估计是对前途失去了希望,才会选择投降建奴吧。



    “既然如此,我记得此人之前援助松、锦的时候,还立有大战功,能否对其进行争取?”



    张鹿安出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平心而论,张鹿安是不愿意与马登洪这样的人为敌的,毕竟他曾经也是一名抗清英雄,眼下所作出来的决定,其实也是存有一定的无奈之感。



    “大帅,恐怕很难,马登洪属于特别固执的那一类人。”



    “真是奇怪,一方面他心智不坚,一方面又他特别固执,难道这是一个双面人啊?”



    张鹿安对于薛去疾的法表示了不理解。



    “大帅,属下建议可以率领大军拦截他,如果他能够为我所用,那最好了,有了这么一个熟悉东江的猛将,对于我们重新夺回东江来,会事半功倍的。”



    唐世荣终于出了一个可行性方案出来。



    “如果他是想投靠清廷,为何不直接从石城岛去辽东,那里岂不是更近?为何要舍近而求远?”



    张鹿安又出自己心目中的疑问。



    “大帅,因为辽东那边的边疆地带已经完全由蒙古牧奴占据,彼此之间语言不通;



    而马登洪本身就是山东人,尤其是山东这边的登莱巡抚陈锦,曾经派人对马登洪进行招抚过。这两个可能估计是他设舍近而求远的原因所在。”



    “好,薛将军,即刻组织水师近岸接人,以陆师第三协留守,以第一协和第二协会同水师第二协出战。”



    “是,大帅。”



    薛去疾和唐世荣离开后,张鹿安派人让陆师第一协和第二协做好作战准备,然后转头看向许由道:



    “老许,让咱们辽东那边的人,想办法找到于七的母亲,戚老夫人的下落,这一点对咱们登莱未来的事业来很重要。”



    “大帅,知道了,实在不行的话,我亲自带人去一趟。”



    张鹿安刚想出言阻止,但是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有些时候,上位者只要提供方向即可,至于如何行动,那是执行者自己的问题。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