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大清怀顺王的末日

A+A-

    明将牟登巍听完后,也是忍不住地笑道:

    “想不到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会如此的幼稚可笑?

    他们想打就打,想停就停?

    世间哪里会有这么好的事情?”

    明蓼军当然有理由轻视朝鲜军,但是相对比朝鲜大军的可笑,对于清军曾养性所部则是非常的痛恨。

    追溯历史的话,双方曾经在铁山和皮岛都是结下了梁子,曾养性又是铁杆汉奸,所部士兵战斗力强悍不,还特别顽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明军没有发动强攻,先是静静地坐山观虎斗,然后就是组织火铳兵封锁清军的逃跑路线。

    清将曾养性指挥清军试图突破明军防线,向南撤离,接连尝试了数次,全部以失败告终,被迫返回大营休整。

    次日,也就是大明永历八年十一月初一。

    朝鲜大地的天气已经明显转冷,而自毁随军补给、又失去了南汉山城根据地的曾养性部,已经快要到达了生理极限。

    因为缺少水源和燃料,不少清军士兵感染了严重的风寒,导致无法战斗;

    而更多的清军士兵则是几乎完全失去了力气,眼看着战马已经被杀光,他们只能期待天上会下雨或者下雪以解燃眉之急。

    只是虽然北风狂吼了一夜,但是没有丝毫的雪花落下,清军将士的期望顿时落空,人心变得躁动不安。

    关键之时,从远处的明军大营内,竟然奔出来一支骑兵,他们护送一支朝鲜人组成的民工队,推着十来辆车,来到了清营大阵的外面,不断地吆喝着:

    “来来来,过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到这边来,放下武器,就能换一碗米粥,既解馋又解渴,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清营站岗的士兵被喊声惊醒,他们不断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望着不远处冒出的热气,有的明军士兵甚至当着他们的面,开始了极其夸张的喝粥表演,渐渐地惹得更多的清军士兵开始聚集到营门前驻足观看。

    清军将领曾养性亲眼看的亲切,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对着自己身边的亲将们道:

    “兄弟们,我们一世做贼,眼下是到了报应的时刻了,但是那些军中的后生们,他们是无辜的,父辈的罪孽不该由他们来承担。我死以后,让年轻人投降吧。”

    清将曾养性艰难地完话,然后在自己亲兵的帮助下穿戴完毕,然后集中军中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兵,列阵完毕后,由曾养性亲自率领,朝着明军的大阵义无反顾地冲了过来。

    毫无疑问,等待他们的都是明军阵地中上千杆火铳的齐发,三连发后,包括清将曾养性在内,数百名清军将士战死在明军阵前。

    紧接着,明军以骑兵开道,冲入清军的大营之中,营中剩余的清兵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或者他们压根就没有力气再反抗了,明军得以一战俘获了数千名清军俘虏。

    而看到明军到来的朝鲜大军,在将领李浣和柳赫然的率领下,奔回了南汉山城之中,压根就没有出战的念头。

    明将牟国栋见状,下令部下打扫战场,然后派人将相关情况报告给张鹿安知晓,张鹿安听闻后,立刻带兵来到了汉城,委派牟国栋率领大军包围南汉山城,但是暂时并不进攻;

    任命早先投靠自己的李时昉为汉城知府,派人招降远近,断绝南汉山城的外围支援力量;

    以先锋大将索忠信率领本部人马,并投降的朝鲜将领李时白、裴一升、申浏和边笈等将,对逃走的耿仲明所部进行追击;

    命令南下的陈利六所部和水师孟大江水师协,陈兵昌原城,准备对海峡对岸的日本远征军的后勤基地日本对马藩进行打击。

    正当张鹿安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辽东战场却传来了求援的消息,张鹿安不得不让于七率领两协人马返回辽东,参加解围沈阳之战。

    明蓼军因此不得不调整部署,使得南面的战线有所松动。

    这让老谋深算的耿仲明抓住了会,他果断放弃了向南汉山城靠拢的想法,而是在南县的忠州汇合了连得成和石长庚两部人马后,立刻便突破了明蓼军的封锁,向南疯狂逃窜。

    只是对他们来,朝鲜半岛终究还是太了,他们很快便来到了朝鲜南方的顺天府,再往前就是大海。

    也正是在顺天府,让耿仲明找到了坚守下去的希望:

    只要联系上日本国,能够获得日本的人力和物资支持,他们就有希望重整旗鼓,牵制住大量的明军力量。

    只是明军方面没有让耿仲明得意太久,正好陈兵东面昌原城的明军陈利六所部,立刻让副将贾三省率领第二十协和第二十一协两协人马西进,汇合从平泽南下的张鹿声所部大军,将朝鲜的顺天府城团团包围起来。

    大清怀顺王耿仲明指挥清军与明军激战数日,数战皆败,连续阵亡了大将吕应学和宋国辅二将,损失精兵千余人。

    更令清军感到绝望的是,明军的后队很快便将红衣大炮给运到了顺天府城下,开始对顺天府城进行狂轰滥炸。

    在这种情况,耿仲明下令由石长庚所部殿后,他则是带着连得成与刘国臣一起,率领千余精兵,从顺天府城的南门突围,一路向南狂奔到朝鲜丽水。

    只是丽水是座城,百姓全都吓得离开了城池,城内压根就没有任何补给可言,面对着紧随而来的明军大队,以及明军前锋将领握长矛的矛头上插着的清将石长庚的人头,无一不是向耿仲明明:

    他的末日即将到来。

    不愿意坐以待毙的耿仲明,命令自己的亲将刘国臣想尽办法搜罗船只,只是大海不同内河,临时打造的船只仓促下海,无异于跳海自杀。

    但是接到命令的刘国臣也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带人想尽办法,将周边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光,再加上从朝鲜百姓家中搜罗来的木板和房梁等,加以简单的拼装组合,竟然让他折腾出来上百块木筏出来。

    随着明军阵地的火炮再次响起来,清军惊慌失措之下,开始纷纷登上木筏,准备跨海航行到日本国后再作打算。

    大海很快以它的冷酷无情,给无知的清军将士们上了一课,木筏离开近海后,便有无数的浪头打来,不到片刻功夫,上百块木筏悉数解体,大量的清军将士落水,包括骁勇善战的大将连得成在内,很快沉入海底,葬身鱼腹。

    大清怀顺王耿仲明则是在自己的亲将刘国臣的拼命护卫下,怀抱一根房梁随波逐流。

    他们俩很快便被日本对马岛的渔民所救,并将他们给送到了对马藩主宗义成的面前,宗义成在和自己的家老杉村广幸和仁位智信商量后,派出亲信仁位盛家前往东京江户,向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纲汇报情况。

    在德川幕府的军令传来之前,宗义成下令部下善待耿仲明和刘国臣。

    耿仲明和刘国臣还以为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曾想他们的末日近在眼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