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高人存在之谜

A+A-

    以我现在的洞察能力,对于胡的反应自然看在眼里。



    胡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径直走到门口,把门反锁上,然后再回来坐到我对面。



    “兄弟,怎么忽然问起这事?”



    声音也明显低了些。



    “不瞒胡哥,一两个时前我刚从那洞穴内出来。”



    “奥?你你好好的进入那些地下矿洞干嘛!”



    “这事来话长,简单吧!当时一起的还有冯红林所长等二三十个警务人员,我算是协助他们。”



    听我这么,胡也不好再接着问,点点头的同时,伸正当了一下眼镜。



    无论是关门,还是正当眼镜,这些下意识动作都反应出胡此刻的心理活动。



    “在矿洞内有啥发现?”



    “嗯!纵横交错,像是迷宫一样,感觉并不是矿洞,而是在挖什么东西,我到过其中一条通道的尽头,好像还是仓皇间中止挖掘的。”



    胡再次点了点头。



    “兄弟判断的没错,那本来就不是矿洞,再咱们这一带也没有矿。”



    “那前人挖这么多地道是什么目的?”



    “具体目的我也不清楚!不过兄弟的判断和我们之前的几次考古结论一致,当年挖这些地道,就是在找什么。”



    “不都咱们这一带是黄河泥沙冲刷出来的吗?地下能有什么?”



    这次胡摇了摇头。



    “找什么目前不得而知,另外兄弟这话得就不对了!你去过济城齐鲁历史博物馆?”



    “去过一次!”



    “有没有注意到二号展厅里有个巨大的铜钱疙瘩,是汉代的,发掘地就是油城,这明至少两汉时期之前,咱们这一带就是座城市了!”



    “奥?那是历史书写错了?”



    “并没有!现在已经有证据证实,在五代十国之前,油城市和滨州地区这一带是北方地区,甚至是整个中原地区的重要港口,而且还是重要的造盐之地。”



    “这是什么情况?一切都和史书描述的不同啊!”



    “是因为地壳运动!”



    我也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



    “五代十国时,因为地壳运动,黄河改道,这一带重新被黄河泥沙掩盖,直到二百年前,人类可以控制黄河的走向,这一片才再次成为人类聚集地,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式命名为油城市。”



    “我懂了!如果挖这些地道是找东西,那肯定是五代十国之前的东西!”



    “我们也是这么判断的!”



    如果真是五代十国之前的东西,那距今至少也有上千年,看来应该就是这座城市中隐藏的惊天大秘密。



    从胡的表情和话语中,我能判断出,对于这个巨大的秘密,他们也不清楚。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了。



    我拿出翻出之前在空中拍的照片,递给胡。



    胡脸上的表情由疑惑变成了惊讶,最后定格在震惊。



    “这是这是”



    “油城这座城市的俯瞰照!”



    胡点了点头:“我也看出来了!这太难以置信了吧!”



    这话让我顿感失望,看来胡对这事一无所知。



    “不是在几千米的高空,而且用的是特殊飞行设备,根本发现不了!”



    胡双眼死死盯着照片。



    “是啊!八卦图形和其它的图形不大一样,如果不是在正中间位置看,根本看不出来。”



    “胡哥也不了解这方面的资料?”



    “不太清楚!”胡摸着下巴顿了顿,“兄弟微信转我一张,我问问研究所的同事们,到时候有了结果再联系你!”



    



    “没问题!”



    把照片转给他,我随把塞到口袋中,俩人接下来的话题稍微轻松了点儿。



    胡简单了这座城市的真正历史。



    在已经知道的考古发现中,油城南50里左右,发现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址,文明程度还相对挺发达,其中包括房屋建筑遗迹和十几座贵族墓。



    让考古界纳闷的是,这十几座贵族墓的墓主人特别高,男的平均身高超过了一米九,女的也有一米七五。



    如果有一个两个这样的“巨人”,其性质和姚明的出现一样,属于特殊情况或者遗传变异的结果,可是十几座古墓中的遗骸都如此高大,这就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



    要知道当前大夏男人的平均身高也不到一米七五,女人只有一米六出头。



    三四千年前的平均身高肯定要比现代人矮十几厘米以上,也就是男的平均身高一米六左右,甚至更矮,女的不到一米五。



    相对而言,古墓中的遗骸就是当时的巨人。



    由此研究所的几个考古专家提出这样一种假设:早在战国时期之前,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普遍高。



    刚提出这种假设时,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些“高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种,只是后来这个人种绝了。



    这么也是有依据的,人类研究学家已经证实,当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种为东夷人。东夷人属于另外一个人种,一大特点就是普遍高。



    后来这个人种绝了,原因不得知。



    然而经过dna检测后,却得出了否定的结论。



    这古墓中遗骸的dna数据和大厦居民并无异常,也就是同一人种。



    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最后,又有人提出一种假设:油城这片地区地下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能够刺激人的发育,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才普遍高大。



    这种假设倒是可以合情合理地解释十几个巨大遗骸的原因,不过目前还只是假设,并没有找到证据。



    当然这种假设也并非随意提出的,所有人都知道大夏国民的身高特点:北方高,南方矮,尤其是我们省,是平均身高最高的一个省。



    这是偶然?



    我们省的南边,北边,西边几个省份的平均身高都比我们矮。



    对于这一现象,科学家也无法解释。



    研究所的那位专家之所以提出这种假设,就是基于本省居民普遍高这一现象。



    这么一,我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齐鲁省的人普遍高,其根源会不会就在油城市呢?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我又想到了油城市那个巨大的秘密。



    “胡哥,你是研究历史的,应该对八卦图形有所了解吧?”



    胡点头后,喝了一口水,然后开始对我普及“八卦”知识。



    八卦可以是大夏玄学文化的核心,也是精髓,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传分别为伏羲氏与周文王所创。



    根据已经出土的资料记载,八卦源于河图和洛书,由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氏所创。



    传在伏羲所生活的远古时代,一片混乱,毫无秩序与规则可言,每当电闪雷鸣,人们总是感到害怕无助。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母为华胥氏,在游玩途中发现一个十分大的脚印,好奇踩了上去,随即感觉有种被蛇缠绕的感觉,至此怀孕整整十二年,诞下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而这个人就是伏羲。



    伏羲常年游荡于世间,在当时那个可以什么都没有的时代,没有文字可言,没有任何秩序与规则。一天伏羲氏和往常一样坐在卦台山,仰观天文,俯视地理,近取于身,远取于物。



    他将世间万物大致分为阴阳两类,首创阴阳之论,随即推演至两仪,四象,八卦。



    最终创出所谓的先天八卦。



    很多人都知道诸葛亮根据五行八卦原理,发明了八卦阵的故事,好像诸葛亮很牛逼,他发明的八卦阵更牛逼,大概人们都不知道,诸葛亮所掌握的八卦知识,也仅仅是一点皮毛。



    “根据考古界同行的研究,八卦图形似乎是忽然出现于人类社会的,而且出现即巅峰,随后逐渐减少减弱,以至于到了三国时期,知识渊博如诸葛亮,也仅仅是学到了全部知识的皮毛。”



    “你们也研究八卦?”



    “对!而且越严重越觉得深奥!”



    着,胡转身到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八卦的图形,上面标注了很多名称,尴尬的是上面的字我都认不全。



    我再拿出,点开油城俯瞰图的照片,看看俯瞰图,再看看胡递给我的八卦图形。



    这么对比看,我忽然有个发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