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依法论罪便是民心

A+A-

    第二百七十三章:依法论罪便是民心



    御史周通的脸色陡然一变,突如其来的消息直接让他当场坐蜡。



    太子于太原传回奏报,那么绝对就是关于晋王朱棡处置班用吉的事情!



    太子会是什么看法?



    所有人的心思都在急速的思考,去衡量出现的可能性,以及要做出的对策。



    但是绝大部分的官员,是认为太子不会包庇晋王的。



    在很多人的心里,太子是一向向着他们的。



    公平公正的太子,是绝不会包庇晋王如此罪行的。



    周通心念所及。



    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揣摩透了太子的心意,在储君的心里也算是简在君心。太子学问深厚,心向读书人,又是诸多名师的弟子,定是不会眼睁睁看着班用吉这么死的不明不白的。



    尽管如今还不知道太子奏报之中到底是什么内容,但毫无疑问的是,不管太子奏报什么,都无人胆敢怀疑。



    毕竟太子是亲临太原。



    若是持疑,那岂不是质疑储君的能力?



    有天大的胆子,也没人敢干这事。



    周通‘噌’的一下子往前一步,无比的自信于郑重,脸上带着一股舍我其谁的神色,在百官惊骇的眼神下,周通抬道:“陛下,太子深知晋王其恶,陛下何故视而不见呼?”



    此言一出,瞬间整个殿中鸦雀无声。



    安静。



    是一种让人有些刺骨的安静。



    朱元璋的脸上从一点点的不爽到惊疑,阴郁,愤怒仅仅不到三个呼吸。



    老朱怒了。



    真正的愤怒了。



    周通的意思,是太子大义灭亲。



    但是换句话,就是自己的儿子做了恶事。



    自己儿子做了什么恶事?



    杀了一个大臣。



    杀了个大臣,自己儿子就要抵命?



    咱的龙子龙孙,就只能跟个大臣抵命?



    “来人,给咱将这个贼子拖出去!”



    朱元璋从牙缝里发出嘶哑的声音。



    周通愣住了。



    一切可能出现的结果他都预料到了,他要么跟皇帝据理力争,要么的皇帝答应下来,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完全不管你什么君臣纲常。



    污蔑咱的儿子,就该死!



    哗啦。



    靠着殿门口的大臣一拥而散,几个都已经要睡着的武将被人一巴掌扇醒脱开,只见披甲的御前侍卫带刀而入。



    周通还没缓过神来,突然双被押,整个人一下子噗通的跪了下来,吃痛之下周通这才回过神来,惊慌大喊:“陛下,臣罪不至此,罪不至此啊!”



    朱元璋此时无情的好似屠夫,双目冰冷,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这一抹笑意落在周通的眼中,却也比任何愤怒的表情来的还要吓人。



    众所周知,当今圣上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是不会发怒的。



    昔日朱亮祖那混蛋派人袭击燕王,皇帝就是这个表情。



    那一次,凡是参与了袭击和



    



    周通怕了,他大喊着。



    可于事无补。



    老朱的杀意已经弥漫开来。



    “都是咱的儿子,你是觉得咱的儿子会自相残杀?你个混账!”朱元璋呸的一声骂了出来。



    老朱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此事。



    如今儿子长大了,老朱也感受到了年龄的增加,对于孩子们的看法也是一天天的在变。



    以前打仗的时候,总希望自己离家远点,这样就能多打下一些土地,给儿孙们把田地给拿下来,给后世子孙一个活路和富贵。



    等到建都应天,老朱又希望自己多陪陪孩子们,大的几个时候自己都不在身边,总觉得有些亏欠了他们,尤其是老大他们四个,生下来的那几年,自己都没怎么看过他们。



    但开国六年了,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



    老朱的看法又变了。



    孩子大了,有能力去办自己的事了,不妨让孩子们出去走走,看看。自己当爹的,在后面看着他们就行了。所幸孩子的能力上佳,打胜仗,还立下了大功劳。



    可就是这么大的功劳,为啥偏偏这些个大臣要咱的儿子去死?



    啊?



    “你们忠!”



    寂静的大殿内,响起朱元璋咬牙切齿的声音,他后槽牙都咯咯作响,阴沉道:“可你们别忘了,咱是皇帝!”



    “太子是咱的儿子,晋王也是咱的儿子,咱儿子的对错,那是咱的家事,轮不到你们来指画脚!”



    “咱的儿子不顾人情,自相残杀!呵呵哈哈哈哈,好啊,好!”朱元璋一拍龙案。



    “龙子龙孙,难道就没有兄弟之情?”



    “天家又如何,咱朱元璋的儿子,不是独夫,不是你们这群唯利是图的混账!”



    百官纷纷低头。



    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



    朱元璋走下玉台,神情乖张,脸色带着嘲讽。



    他坚定的认为太子不是会动处置自己亲弟弟的人!



    更坚定的认为,晋王杀班用吉绝对是应该的,而非大臣们所言的如此荒谬。



    “念!”



    “咱朱元璋把话放在这!若是太子执意要动晋王,咱就给班用吉正名,召回晋王。”



    “可是若是不是,那你们就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个脑袋!”



    王景弘赶忙上前来取过奏报。



    百官这时候心里都意识到,事情到此已经不是杀不杀班用吉了。



    变成了太子到底是不是绝情之人。



    这转变的过程来的太快,实在是令人措不及。



    王景弘取过奏报打开,开始念着奏报之上的内容。



    “儿臣日夜达旦赶赴太原,欲要询问三弟此事原由!赶到太原时,已是往来之人络绎不绝,城中看台更是人满为患,经过询问方知这些百姓皆是前来的穷苦百姓。”



    “班用吉所犯之十大罪行,皆为罪大恶极!其一,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民,私下勾结地方军阀世侯胁迫三弟回京。欲要打造属于他们私底下的‘封地’。”



    “其二,知法犯法,与商勾结。利用其家族势力与商人来往,囤货居奇,哄抬粮价之下令百姓无粮可买,叫苦不迭。”



    “其三,利用家族势力开设学院。”



    



    “班用吉被斩之时,百姓无不拍叫好,大喊‘大明万岁’,儿臣深为感触!目光所及,百姓欢呼雀跃,民心所向!不可阻挡。”



    “儿臣自问,读书之时时常不解民心为何物,如今方知,依法论罪,还民冤情,便有民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