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山盟海誓

A+A-

    第三百零三章:山盟海誓



    朱棡觉得自己上上辈子肯定是拯救了世界,不然怎么可能和徐妙云相遇结缘,还从一代永乐大帝的里抢了过来。



    徐妙云虽然是大家闺秀,身上却没有大家闺秀的那股子骄纵,有的只是身为名门之后的低调和觉悟。有时候朱棡觉得自己挺对不起徐妙云的,跟了自己之后一路操劳,还未成亲之后就卖朱云香坊的香皂。



    成婚之后没多久,又跟着自己到了这塞外苦寒之地,还整日在钢厂跟一群大老爷们面前抛头露面。



    换做一般女子,怕是早就怨气横生。



    好不容易看着各项大事有了着落,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但是朱棡又要开始背井离家,带兵北上,试问自己这个丈夫又给了徐妙云什么呢?



    朱棡叹了口气。



    “妙云,为夫惭愧。”朱棡深深无奈的道。



    俗话夫妻同心,徐妙云跟着朱棡这么久,知道王爷的性子是那种独自清醒的性格,在繁华背后,他总是能清晰的认知到危险。听到朱棡的话,徐妙云也明白朱棡内心的无奈跟憔悴。



    “夫君,妙云能跟你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你是皇子,却没有半点不好的习性,不骄纵,不好淫色,也不好喝酒逗鸟,游好闲。你知道的,妾身是闲不住的性子,能够这样为夫君,为朝廷,为大明臣民做一些事,已经不敢奢望太多。”



    “妙云不希望夫君担心家中之事,诚如夫君所,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妾身给夫君顶家里的天。”



    朱棡内心感慨,自己大概真的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徐妙云含笑,握着朱棡的,双捧在掌心,贴面于背,哽咽呢喃道: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夫君,你一定要回来,妙云在这里等你!”



    



    有些东西得到了就不想失去。



    诚如朱棡和徐妙云。



    又诚如这些想要买农具的商人。



    众人口中的黄二胖是个身世凄苦的人,从双亲亡故,靠着吃村子里的百家饭长大,农忙的时候就帮着村子里的人做农活。后来到了十六岁还没成亲,就下定决心要出去闯荡,被山贼打劫结果忽悠山贼去劫义军的仓库,被一伙义军给团灭,就剩下他一个。



    帮着义军运送了一段时间的粮草,攒了些家本,又在各地跑商,这两年才衣锦还乡,一心想要给老家当年接济过他的百姓们做点实事。



    “额黄二胖虽然商场上不是啥好玩意,但到这干农活,咱不是商人里最好的,那也是有点真本事的。”黄二胖嘿嘿笑着,拿着一把锄头试了又试。



    “这锄头啊,得看这尺寸合适不合适,宽了挖不下去,窄了勾不上来土。而且这前端得是半圆的,两边突出尖角,这样才好锄地。这落砂好不好,也有讲究,要看这锄头表面是不是光滑,过于光滑,遇到湿的泥就容易黏上去,所以这表面得用锤头敲出来凹凸不平的面。”



    “”



    实验了一番,胖子当即下单了两百套,一套由:锄头、镰刀、斧头、铁锹、砍刀五件套组成。另外还订购了三个铁犁头。



    而且兴国商会这边是一个月内只要损坏,无条件退货,有了这重保证,那些商人也都出大方,一口气买了近四千多套农具。光是价格高达二十贯的铁犁头就买了不下于百个。



    



    一旁的商人感叹:“咱们这回是赶了躺了,这些农具运到南方正好是秋收,压根不愁卖啊。”



    “是啊,如今大明的农具是供不应求,朝廷到处买铁,也只有这么大同能买到这么好的农具了。”



    这也是商人们的吐槽,大明的军政军备耗费的铁太多了,基本上全部的铁都拿去铸造兵器跟盔甲箭头了,民间存铁量极低,老百姓使用的农具多数是一些残次品。



    这其中也跟元朝的管制有关系。



    元朝时期,南人百姓出现过一个村共用一把菜刀的事情,元朝对于刀械农具的管控,也是百姓们根本无法生存的一大原因!



    不过在明朝并不禁止民间买卖农具,农具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道具,也是首要道具,以朱元璋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不给百姓农具那就是要老百姓双刨土,一年又刨的出几粒粮食?



    农具的价格在大同钢厂这边很低,远低于中原腹地的价格,运送到中原,这个价格很可能翻几番。



    但是朱棡并没有制止他们抬价,初期合适的抬价才能促使商人们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同府采购农具,这边才有钱可挣。



    周仁又道:“今日除了开办交易,还有两件事,第一是为了外包钢厂矿石运输的项目。”



    “第二则是向诸位商户推荐咱们兴国商会最新制造的‘行路者号’驴车。”



    这里用驴车,主要是因为商籍是贱籍,不能乘马车,只能乘坐驴车。



    一听是驴车,各家商号的人也都开始动心了。



    还是那句话,商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不妨碍他的钱是香的。



    有了钱,想买什么东西都可以巧立名目去买。



    天子不让我们坐马车,那我们就坐驴车不就行了?



    一看到那新型驴车的减震装置,商人们彻底坐不住了。



    “娘勒个乖乖,这马这驴车是一点不颠啊!”



    “好东西,老朽得买一台,老朽的腰背不好,这不弄个减震的,怕是没几年就颠散架了。”



    “奇了,当真是奇了!”



    坐在驴车上,商户们是左看看,右看看,这驴车跑起来轻快的很,走到有起伏的道路上也是轻微的颠簸,丝毫没有硬邦邦的板车那颠的人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的感觉。



    没有减震的车那就是跟地面实打实的碰,根本没有半点缓和。



    一般只能通过放垫子来缓和颠簸,但实话,效果微乎其微。



    可如今,这个问题解决了。



    周仁笑着将商户们引下来,道:“这行路者号目前只有十几台,但是后面陆陆续续会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为了酬谢诸位的惠顾,兴国商会特意推出活动。”



    “前五十辆带编号的行路者号为车行终身贵宾,可享受三年退换,过三年以旧换新的高级贵宾服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