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编一套身世

A+A-

    随着喧闹声起,院子里也是越来越热闹。



    寨子里的婚事都在傍晚举行,婚宴也都在晚上。



    新郎新娘两边倒是从早上就忙活开了,寨子里的人也会杀猪宰羊,不过李如意听杀猪不在这边,在后院的一处院,要等收拾好了,大家才把肉搬这头来。



    后院要比前院更热闹,有人垒灶,有人备菜。



    桌椅板凳也全都摆了上来。



    听整个寨子的人今晚全都会在一起庆祝。



    李如意没有四处乱窜,就坐在屋里跟进来的人聊聊天。



    没一会儿,这屋里的闲人倒是多了起来。



    有些人也不话,就在那听,倒是也有爱显摆的,跟李如意吹吹牛皮,但也没太多东西。



    大多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事。



    李如意也会问一些民生话题,问寨子里的木匠瓦匠多不多,问地里的出息几何,再问问平日有什么不便的地方。



    大家都节约惯了,没人觉得不便,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也都自己修理,自己修不上就找别人修,别人也修不上了才考虑要不要换。



    可等熬到了这个阶段,又会发现有些东西也没那么必要



    除了必须的粮食水和盐之外,大家什么东西都能对付。



    寨子里偶尔也之间也有攀比之风,可这里距离县城太远了,走最近的路过去,也要走上整整一天。



    一来一回两三天的时间就没了。



    寨子只有在必须去县里的时候才会组织起人过去一趟。



    李如意听着,心里也盘算着。



    如果对方真的在她这里买盐,她还能如何运作。



    不过这些念头的前提还是要看卖盐的事能不能谈妥。



    随着日头西斜,天光淡去,但热闹却不减反增。



    有人扯着大嗓门喊人挂灯笼。



    一串串的红灯笼挂了起来。



    饭菜的香味充斥了整个院子,让中午只啃了两个干饼子的李如意口水泛滥。



    坐在屋里扯闲篇的人们也随着香味儿蔓延开始溜号。



    孩子们更是抵抗不住,连县城的热闹都不想听了,跑出去哄着做饭的厨子给口肉吃。



    这要是开了个口子,身边马上就能站一圈孩子。



    桌子上摆好了碗筷。



    不过喜宴还没开始,大家算着时辰,有人招呼屋里的人去接亲。



    新娘子原本不是寨子里的人,不过她姨母嫁到了这边。



    后来她爹死了,她娘带着她没法生活,就到了寨子来投奔姨母,这才在寨子中落户。



    这些八卦都没用李如意打听,就一个劲儿的往她耳朵里钻。



    接亲的时候都出去看热闹了,院子里的人一下少了一大半。



    李如意把自己箱子锁上,放在厢房不起眼的地方,才起身到了门口。



    她箱子里有这次贩货的银钱,还有韩时安给她用的弩,离得太远她也不放心。



    没一会儿外面动静热闹了起来,好像是新郎接亲从门口路过,有人懒得挪地方,就在这起哄。



    李如意踮脚伸头往外看。



    一个正忙着切菜的婶子看她这样,笑的很灿烂。



    



    “哎!货郎你也出去看看呗!”



    李如意听见她话,摇了摇头。



    “我就不去了,大喜的事,别冲着人家。”



    那个婶子听了这话,看向她的眼神一下温柔了许多。



    她一边干活一边和李如意搭话。



    “你家里怎么放心你这么就出来呀?”



    李如意隔着院墙什么也看不见,便收回了注意力去跟婶子聊天。



    “嗨,这有什么放心不放心的,混口饭吃罢了。”



    婶子听了这话好奇的打量她。



    “你爹娘呢?也不管嘛?”



    李如意知道有些事不能瞒着,她给自己塑造的靠山也不是爹娘而是宗族。



    这年月没有爹娘的孩子很多,只要能得宗族庇佑一样没人敢欺凌。



    “都不在了!我带着我姐姐和妹妹靠宗族生活,族里长辈想帮我谋个出路,原本要在县里帮我找个活,先从学徒工干起,是不出十年就能成,可我干了一阵子,嫌挣钱少就不干了!”



    “现在这样也挺好的,与人方便,总比给人当白工强些。”



    李如意这套话已经了很多遍了,她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有主意有头脑有野心的形象。



    这样才能让人忽略她的年龄去信任她。



    婶子听了这话,不算认同。



    “还是有个艺的好,技多不压身啊!”



    李如意听了这话得意的笑了。



    “我给人当学徒工也是为了学艺的,这不,我贩货的箱子就是自己打的!”



    “人家也不愿意教我,我天天起早贪黑给他干活,日日重复一样的东西,桌椅板凳桌椅板凳,想要正经拜个师,人家跟我得要两贯钱,族里听后倒是想帮我出,可有两贯钱我干什么不好,偏要去给他白干活!”



    李如意这话也不算假话,上辈子她确实想要正经拜个师,人家也确实不要她。



    两贯钱也是真的,而且,她还花了,感恩戴德的学了个皮毛。



    婶子听了这话对她又喜欢又同情。



    在她印象之中,李如意就是个务实且有想法的孩子。



    放在她家里,她可能会嫌弃跳脱,担心这那,可放在别人家里欣赏,那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这样倒也是,不过当货郎辛苦,往后娶妻生子日日夫妻分离也不如有个艺的好。”



    李如意也没有反驳,这个婶子穿的衣服跟今天大当家身上的短打是一块料子上的,有没有关系不好,但万一呢!



    她也没必要得罪人。



    “我原也是这般想的,不过族中看在我爹娘的份上照拂我们,我们也不能一味指靠着别人,我年纪虽然,但也明白情分这东西,用一份少一分。”



    婶子听了这话,停下了上的活,看着李如意的脑袋,感觉更喜欢这孩子了。



    “别看我一个人出来,但你不知道,我这活儿多少人眼热着呢!不过他们虽然比我年纪大,但都不如我。”



    “等这次我回去,族里待我必然又是另一番模样。”



    婶子听明白了李如意的意思。



    她这是给族里办事,这贩盐的生意也是她们的祖业。



    这样一来,年龄似乎真的不是问题了。



    她伸了伸腰,松快一下,又重新拿起菜刀接着备菜。



    “对了,你住那间厢房没有门窗,也不方便,山里晚风凉,你去后面那屋,那屋里门窗都有锁,你把东西放那也跟着大伙去前院热闹热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