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三百五十斤

A+A-

    三百斤这个数字不是李如意乱的,而是她今天一天对寨子的观察最后得出的。



    当然,这也得在她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这里的谈下来,李如意可能会优先给这里送盐,再给其它地方送,肯定要优先保住大主顾。



    如果她差上十斤八斤的,还可以去县里用五十文的价格买一些补上。



    县里的好盐也很少,要拿户籍才能买,还要赶早,买几斤也是人家的算,五十文补入十斤八斤,在千辛万苦送到山里只为了赚那两三文也属实没意思。



    李如意只能尽力权衡。



    等日后跑习惯了就好了。



    听三百斤桌上的人对视几眼。



    这个价格和数量都在他们的计划之中,不过,他们觉得这个价格还能再谈谈。



    大当家的笑了起来,他的硬朗和锐利被这一笑冲淡不少,但却变得更有底气了!



    “李哥儿也算是实在,不过这买卖也不能什么是什么,咱们还想要跟你再讲一讲。”



    李如意听了这话,没有贸然开口,到了这一步反而不急了。



    她得听听大当家的是否诚心,便也看向对方,不过没有笑,只是微微点头。



    “大当家的有话但无妨。”



    大当家的喝了不少酒,眼睛好像没有刚才那样清明,他有些看不清楚李如意的脸,便将身体微微前倾,给李如意报出了一个数目。



    “三百五十斤,十八贯。我们寨子每个月要三百五十斤盐,一共给你十八贯,李哥儿觉得如何?”



    李如意没想到对方竟然还能再加数量。



    这一下就超出了她的预期,她每个月的盐可能会有上百斤的缺口。



    当然,这时候缺口也为时过早,等到盐真的送到那些山村时,人家要不要还不一定呢!要多少也不一定呢!



    李如意在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十八贯钱三百五十斤,给到她的单价是多少。



    她皱着眉飞快计算,脑海中一连串数字闪烁而过。



    三百斤盐五十文是十五贯,五十斤盐五十文是两贯半,多出来的两文是七百钱,一共是十八贯零两百钱,他们抹掉了她两百钱的利润。



    这两百钱均摊到三百五十斤盐上是五分多,不到六分的价格。



    十八贯的盐,单价要算到五十一文四分多。



    就在李如意计算的时候,桌上的人也全都在看着她。



    这个价格不在李如意的计划之中,因为她没想过这些人会要三百五十斤盐。



    但不管如何,有生意总比没生意的强,走到这一步,这个价格李如意无论如何也不能拒绝。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时脸上的凝重已经消散。



    桌上的人,不管是当家的还是老头,全都随着她的动作放松了些许。



    果然,李如意一开口就是他们想听的话。



    “大当家的到了这里,再纠缠倒是显得在下气。”



    大当家的也跟着松了口气。



    “如此,便定了!李哥儿个时间,咱们派人下山去取盐。”



    李如意不敢答应的太近,她怕衙门那边有变故,万一盐贴提盐还要等个三天五天的,她不是折腾人吗。



    她和韩时安定在十八见面,商定到落实也要几天,今日已经十六,稳妥的话还是定在二十五六比较合适。



    “那便定在十日后,二十六那天,当家的您看如何?”



    大当家的全不在意,不管是十日后还是半月后,对他们来都差不多。



    “如此甚好,明日李哥儿下山之时,我亲自相送,地方便到了山下再定。”



    李如意觉得这没问题。



    “自当如此。”



    坐在周围的一个老头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那这也算是一桩美谈,咱们也干一杯庆贺一下。”



    



    李如意赶紧起身端起酒坛子给人倒酒。



    大当家的也赶紧相让,互相倒,周围的老头们也都起来你争我抢的。



    酒碗倒满,大家举起来碰杯。



    “干!”



    “干!”



    李如意也跟着人喊,喊完吨吨吨喝了下去。



    正事谈完,桌上的氛围一下就放松了,刚才骂盐贩子的那位已经被人拉走了,田老二坐了过来。



    他一上桌,桌上的氛围顿时一变。



    唠嗑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开始拉着人划拳。



    李如意年纪不好多喝,就坐在一边看人拼酒,也没有人劝她。



    然后她就看见了寨子里的酒桌氛围。



    那边吃席的人已经下桌了,下一轮的人也坐了上去,旧的菜扯下来,新的菜摆上去。



    吃完了的人有的回家了,有的却没走,过来跟着一起玩。



    大家劝酒起哄,不知道谁把新郎官抓了过来。



    这新郎官酒量还不错,喝了两轮了还能坚持,不过后来到底被他的兄弟给换走了。



    听婚房那边还有闹洞房的,不少孩子都跑过去了。



    这边闹的不凶,很多人还往回抓孩子,让人老实些别添乱。



    李如意见过闹洞房闹的凶的,两三个人分别藏在人家炕柜里,大半夜的突然跳出来差点没把新婚的两口吓死。



    慢慢的吃席的人都散了,后院点着灯收拾东西,主家也在给寨子里的人分菜。



    分完以后还要洗刷碗筷。



    等到活都干完,就有人来叫人回家了。



    那些喝趴下的被家里人扛走,那些喝的高兴不愿离开的就会被人三催四请。



    先是让家里孩子过来叫,孩子叫不走家里的老人再过来。



    有的男人没叫走又搭了个爹。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回家去了。



    夜色深深,快要到中元节了,天上的月亮明亮,李如意有些困了,想起明早还要早起,便借着尿遁去了后院。



    后院的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只有今日跟她话的那个婶子还在。



    李如意看她正在搬木桶,便过去帮忙,跟她一起。



    “嫂子你这要放在哪?”



    婶子看见李如意,也没拒绝。



    “放在后屋就行。”



    后面的大屋里有架子,架子上摆了一些东西,不多,都是装饭装馒头用的桶,这些东西应该是寨子里公用的,一般人家装东西用不上这么大的。



    李如意帮她挪回去才问她。



    “她们呢?都回去了吗?”



    婶子弓着腰慢慢站起。



    “嗯,都回去了!本来剩点活明天再干,我在这闲着也是闲着,就忙活一阵儿,你怎么不在前面跟他们一起玩了?”



    李如意里动作没停。



    “我也不能喝酒,就给人让个地方。”



    婶子笑着看她。



    “呦!我在后院都听了,别看那李哥儿年纪轻轻一口气就干了三四碗酒!”



    李如意歪头。



    “哎呀哎呀!嫂子可别拿这事儿寒碜我,我看人家都是照着坛子喝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