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只言片语,便是一片山河。
A+A-
至于为什么选择了徐梦居。
因为徐梦居的祖父曾经是户部尚书,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已经致仕,家族之中只有徐梦居的父亲还在户部做了个官。
也正因如此,徐老爷子将家族兴旺的希望都放在了徐梦居的身上,常常将人带在身边悉心培养。
这届学子之中若是谁最务实,非其莫属了!
韩时安这个辩题,看似只是辩论京城之中有没有贫者,可实际上,所涉及的方向之广袤,寻常人很难想象。
京城之中的人口,周围的田地,田地的出息几何,能否供应上一家老的日常开销,城中有多少地方招工,招的什么工,养活了多少人,税收如何,结余怎样
不管他们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文章,既然参加了科举,那就是要做官的!
想做官,这些基础民生又怎么不了解?
只是,能够有能力了解,且能够将之融入到辩论之中的会实在太少。
徐梦居一瞬间只觉得热血翻腾,往日里那些学术上的辩论从未给过他这样的感受。
双方之间选定了各自的方向,辩论一瞬间开始。
平常热闹的状元楼,因为这个辩题忽然安静了许多。
这个辩题过滤掉了许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纯文人,剩下还能开口的,都是有些阅历沉淀的人。
“徐某认为京城有贫者!”
“京城乃是一座大城,光是城中,便分为东西南北四处,自古便有‘西贵东富南贫北贱’的法,城中常驻数万众。”
“而一城之地除城池之内,城池之外更广,农田山庄,官道条条,数十万百姓落居于此。”
“此些人,上有权贵官员,下有黎民百姓,更往下,还有下人仆从”
徐梦居率先开口,从京城的背景入,将京城的环境如一张画卷般徐徐展开。
一口官话,字正腔圆。
状元楼之外,宋铭禄坐在一架马车上,他对面是闭目养神,端坐着的皇帝。
马车微微晃动,皇帝不禁感慨。
“你这马车真不错!”
这马车铺着波斯来的地毯,底下放了炭火盒子,宋铭禄出门前都会有人提前烧好碳放进去,坐在马车之中也是温暖的很。
宋铭禄赶紧拍马屁。
“伯父,平日里侄儿也只是点上一盒,今日是陪您出行,总不能寒酸不是,也是借了您的光。”
皇帝笑了一声,没信不信。
马车一路穿过主干路,正要往状元楼去,忽然间停了下来。
皇上睁开眼睛,宋铭禄吓了一跳赶忙出去查看。
他担心是谁听皇帝出宫的消息,过来搞暗杀,那他可太被动了!
不过好在,这只是他想的太多。
前方传来了吵架的声音,是一个纨绔的马车横冲直撞,撞了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
他原本梗着脖子就要走,结果马车开门,走出来一位御史。
这回纨绔老实了,被人骂的狗血淋头。
宋铭禄见此,没憋住笑了一声,缩回了车里,将情况了。
皇帝问他。
“哪个御史?”
宋铭禄回道。
“刘御史!”
皇帝有些哑然。
“刘临轩的爹?”
“正是!”
皇帝觉得这事情有点意思。
“你去把人叫上!”
宋铭禄有些意外,他不大明白皇帝在想什么,这时候多一人知道他出宫不就多点危险吗!
不过,谁让人家当了皇帝,宋铭禄当即下车,恭恭敬敬的把刘御史请了过来。
那个挨骂的纨绔看见宋铭禄如同看见了救星,果然啊,宋老大才是京城纨绔头子,什么时候都能救他于水火之中。
至于他第二天被人参了一本,他爹又被皇帝申饬回来把他禁足两个月的事,都还是后话呢!
刘御史看见宋铭禄的时候还皱着眉,听宋铭禄请他去,也是一脸不愿意。
和那个纨绔一样,他也觉得宋铭禄是来替对方解围的。
只是双方之间关系不好不坏,但到底还夹着一层刘临轩的关系,刘御史顺了顺气还是和宋铭禄上了马车。
一上车,他就跪下了
不一会儿,马车缓缓移动,刘御史不明所以,坐在右边靠近车门的位置,皇帝看了他一眼,又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一路沉默,马车缓缓停在了状元楼外。
宋铭禄昨日早就安排人定好了位置,为了低调行事,他带着皇帝和刘御史从后门悄悄过去。
状元楼的雅间倒是安静了不少,坐在里面正好可以听见
因为来的不早,辩论已经到了一个热烈的阶段。
徐梦居皱眉听着身边人血热沸腾的质问韩时安和刘临轩,京中百姓活的如此艰难,你们为什么看不见。
他其实听明白的不多,他脑海之中正在思考韩时安之前的那些话,需要一点时间沉淀一下。
等这人语气激昂的骂完,刘临轩已经开口。
徐梦居京中有贫者,主要逻辑就是,人多,阶级划分明显,有贫有富。
又讲了周围的情况,一个成年劳动力能赚到多少银钱,寻常百姓要如何在京城生存等等
而韩时安一开口,就讲到了京城之外。
韩时安京中无贫者,他的主要逻辑是,京城之外的百姓日子更难,以此对比,京中这般日子已经算不得贫困了!
只是韩时安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露出自己的目的。
他不着急讲京城之外的事情,他开口第一件事便问起了何为‘贫者’。
以此为开局,他能够被人攻击的地方可太多了!
就像是刚才,许许多多的人高声补充着对韩时安的声讨。
有人过分的,甚至影射韩时安自己一个吃软饭的,从来不缺钱花,怎么可能看到别人的困顿。
有人觉得痛快,有人觉得过分。
只有徐梦居总觉得,韩时安一直没有往关键的地方引导。
韩时安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雅间的方向。
直到这会儿听见了宋铭禄熟悉的脚步声,这才微不可察的勾了勾嘴角。
刘临轩跟人吵到了激动处,没有发现韩时安的不对劲。
等到这一轮辩论结束时,韩时安才重新开口。
他一开口,刘临轩眼睛瞬间一亮。
比之徐梦居的仓促,韩时安和刘临轩都是精心准备过一整天的。
“天下之大,人不可量,所谓贫者,当于富者言,如黑白,如大,如贫富”
“诸位只道京中贫者众多,所对比,不过权贵富绅,居豪宅,坐马车,食精细,穿绫罗。”
“却不见,京城之外百姓居何所,食何物,穿何衣!”
“谈及赚钱之法。”
“京中帮工者,万数之多,日三百,一青壮便可供养三四孩童衣食住行,若久居于此,削减支出,亦可稍作存蓄,留待后用。”
“可京城之外,非交通要道,所处县府,帮工一日百文为最多,寻常人不过三五十文,更少者,一日忙碌只能换来连皮带糠粗粮三斤,此番活计,亦是难寻,非等闲熟人不可”
韩时安开始一一列举自己曾过之处,从周围物价谈到土地税收。
“”
“此地之处,佃农最为艰辛,忙一岁,税半,地主三成,只留两成家用,年过便已青黄不接,饿时土饼,常有孩童因后不利熬死家中。”
“自家田地倒是能多些出息,可抛开地主所收,除去朝廷所收人头税入城税等等,还有净面税,草鞋税,车马税,麻衣税,葛布税层层税收,每到税收之际,税官赶车架马,破门清点,粮食够的拉粮食,粮食不够拉家眷。”
“商人过路不敢停留,周遭帮工为生计难,拉帮结派,拦路逞凶。”
“诸位,可曾见过”
宋铭禄听着这些话,脸色格外难看。
而这时,徐梦居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想法。
重新起了京中百姓之难。
他已经敏锐的感受到了韩时安的逻辑,如果放任对方继续下去,自己拿着最有力的方向,却是必输不已。
从怜惜他人苦难的悲痛中挣脱,这一场辩论并没有停止。
“韩兄所或许为真,可以此判定京中生活好过,有失偏颇!”
“”
京中的贫者就真的好过吗?
没错,确实赚的多,可开销到底有多大呢!?
徐梦居一瞬间从之前浮皮潦草的话,渗透到了京中百姓的生活。
他在京城住了太久,对京城了解的很深刻,言之有物,让局面霎时间从韩时安一边倒的强势之中,变成了来回拉扯。
但紧跟着,他就被刘临轩的苦力生涯打倒在一边。
而这时候,徐梦居才发现,韩时安的底牌似乎还有更多。
层层深入,层层递进。
先是从从宏观上的数字入,延伸出朝廷政策对百姓的影响,上行下达的失误。
再是道百姓艰难,把数字变成无数活生生的人,以生老病死唤起旁人兔死狐悲感同身受的情绪。
最后落入到个人,用刘临轩当苦力的辛苦,到了每一个人的苦难,苦难相互对比,京中的日子已经好过太多!
不过,有了徐梦居的这一次力挽狂澜,不少人已经回神。
那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彻底消失,所有人都沉浸到了辩题之中。
抛开比谁更惨不提,有人重新回到了最初的节奏,不能只比凄惨,什么地方都有富贵的人,有贫困的人。
有人重新引入权贵的对比,这一次也更加深入,京城权贵的奢华瞬间被撕开一道口子,引得许多未曾见过的学子连连震惊。
宋铭禄在雅间之中指微微颤抖,不明白是激动的,还是什么。
皇帝依旧稳的一匹,坐在那摩挲着自己的串,很是悠闲地样子。
眼见着场下局面又有变化,韩时安和刘临轩在无数口水之中仿佛即将淹没。
但下一刻,两人再度开口,节奏瞬间又被拉扯回来。
京城之中的权贵是真的权贵,可京城之中的权贵再不讲道理也得顾及一下天子脚下的威严。
但别的地方可就没有这些法了!
而这,只是韩时安节奏的第二层。
百姓之苦,权贵之恶,天灾凶险,人祸横生
顺着权贵引出了朝廷官员。
在座这些人,没有一个真正当过官的,自然也没有一个真正了解过县府衙门都是如何运行。
等到韩时安道州县如何运转的时候,又是引来了一阵沉默。
雅间之中的皇帝挑了挑眉,眼睛却还是闭着。
刘御史已经汗流浃背了!
他儿子到底跟什么人在一块,天天都玩什么呢!?
很快,有人输得起,就会有人输不起。
正方找不到任何反驳的方向时,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质疑韩时安话中真假。
当然了,这也是辩论的正常段,只是放在这一场辩论之中不大合适而已。
韩时安等的就是这一刻,即使没有人引出天灾人祸,他也能通过对方的质疑,将这一切引出来。
天灾,韩时安经历过,他还亲自参与过赈灾,赈灾过程中的所有阻力都成了这一刻他冲破封锁的利刃。
人祸,韩时安也经历过!
只是,上辈子,他死在了其中。
这辈子,一路随着李如意东奔西走,对于强盗土匪更是讲起来倒也头头是道。
他像是一部大齐国运撰写的百科全书,只言片语,便是一片山河。
窥一发便知全貌。
时间点点滴滴流逝,一晃神,午饭时间都过了,但外面没有一个人张罗着吃饭,连二都抱着廊柱听入迷了。
不知何时,皇帝已经睁开了眼睛,眼中平静的宋铭禄都有些害怕。
辩论不知何时结束了。
不出意外的,韩时安赢了。
有人出门的时候,还在叨叨叨的背着韩时安的那些话。
都是干货啊!
忘了就遭了
宋铭禄看着人都散了,皇帝也没有出去或是把人叫进来的打算,心不由的忐忑起来,心翼翼的打量着皇帝的神色。
这也不符合流程啊!
正常情况下,不是应该高喊一声‘得好’,然后走过去一亮身份,吓得大家跪倒一片,一边提心吊胆自己有没有圣前失仪,一边热切的感慨皇恩浩荡
这时候,皇帝再一点韩时安和刘临轩的大名,为其造势,效果自然连翻几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