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院里的清晨

A+A-

    外面的天色不知道啥时候已经基本放亮,院里大部分住户都从被窝里爬出来,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中院,一大爷易中海家。



    一大妈陈玲苑已经做好的早饭,正招呼易中海坐下吃饭。



    一大爷是红星轧钢厂的级钳工,每月工资99元,加上时不时的2元到5元不等的加班补贴,每月工资能上百,是整个院子收入最高的。



    两口子也不知道是谁的原因,一直膝下无子。



    为了留着钱养老,加上国家提倡节俭,易中海又是院里一大爷,得做表率,所以两口在生活方面有时候比其他住户还节俭。



    这不,饭桌上就一碗馒头,有4个,两碗不算黏稠的清粥,连碗咸菜都没有。



    易中海拿起馒头啃了两口,再喝下一口粥,放下碗却发现老伴儿正在出神,不禁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一大妈回过神来,答道:“我在想后院的张家晓宇,这孩子才5、6岁就没了爹娘,在这四九城里又没半个亲戚,接下来可就苦了哟。”



    易中海皱了皱眉:“你这几天怎么见天儿的念叨,有想法?”



    “这孩子一向乖巧懂事,见到我们也会问好,我是真的为他心疼。现在张家就剩他一个人,你看我们要不要”一大妈向来心善,着着眼眶都红了,同时心里也有些期待。



    “好了好了。你要是心疼他,就多走动走动。昨儿下午送走他父母回来,他一钻进屋好像就没出来过。一会儿等大家上班了,你去看看。”易中海拍拍一大妈的,继续道:“至于以后,再吧。现在先吃饭。”



    “哎!”一大妈应了一声,擦了擦了眼角,也拿起个窝头吃了起来。



    前院,三大爷阎埠贵家。



    一家六口围着饭桌,正每人端着一碗面糊,瞪着大眼睛等着三大爷阎埠贵按根分咸菜。



    要这三大爷,他是红星轧钢厂附属学(简称红星学)的一名老教师,每月工资35元。和三大妈杨瑞华生了四个崽儿。



    分别是老大阎解成,20岁,轧钢厂临时钳工学徒,每月工资5元。



    老二阎解放岁,老三阎解旷5岁,老四阎解娣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岁。



    阎解成的工资每月要上交5元,家里收入一相加,都50往上了。阎埠贵却天天叫嚷着家里穷,自己一个人养全家。



    其实按照当时四九城对家庭总收入均摊下来每人不超过5元才算贫困户的政策标准,他家根本挨不上边儿。



    分明就是阎埠贵爱算计的本性,不贪便宜就浑身不自在。



    等你一根、他一根、我一根的分完咸菜后,一家人才放放心心的开吃。



    席间,三大妈对阎埠贵道:“当家的,你后院张家两口子都没了,有补助没?有多少?”



    阎埠贵不慌不忙的嗦了口面糊,啪叽啪叽在嘴里找找味,等咽了下去,这才张嘴话:“张建国那叫抚恤金,不是补助。”



    完想了想,继续到:“办丧事的时候张家媳妇厂里送了00元来,是慰问金,毕竟她不是因公殉职,所以没多少。张建国是被封了烈士的,那天部队和街道办送钱来的时候我瞟了眼,具体多少不清楚,但都是厚厚的一摞,加起来至少得有好几大百。”



    “好几大百?那么多啊!”三大妈听到这数字,惊得眼睛都快瞪圆咯。



    老二阎解放、老三阎解旷和四阎解娣三人也是一脸震惊,饭都忘了吃。



    倒是老大阎解成突然幽幽的来了一句:“这事儿要是放我身上就好了。”



    阎埠贵脸一黑,对着阎解放脑袋就是一筷子,喝道:“你这是咒我和你妈去死呢?你个不孝的东西!”



    一旁的三大妈也是一脸不高兴的看着阎解成。



    挨了一筷子的阎解成脑袋一缩,连忙对阎埠贵解释道:“您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要是把那么多钱给我就好了。”



    心里却是在想:就算您两位没了也赔不了那么多钱的好吧!



    



    三大妈听完大儿子的解释,脸色稍微好了一点,但心里还是不舒服,冲着阎解成到:“快吃你的饭,一天到晚尽想些不可能的好事。踏踏实实做好你的临时学徒,争取早点转正。”



    阎解成瘪了瘪嘴,不敢再话,大口大口的喝着面糊,把气都撒到了碗里。



    阎埠贵也懒得多什么,他知道这个大儿子又懒又蠢,没啥本事嘴上还不服输。和他犯不着多,平日里能压得住就行。



    倒是转头对三大妈:“张晓宇那里能帮就帮着点。他里那么多钱,又是个孩子。对他好一点,万一从能他里漏一点给我们,那也是便宜事啊!”



    三大妈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对啊!还得当家的你是个明白人!”



    阎埠贵有些得意:“那是当然!”



    阎解成几兄弟对视一眼,眼里都有些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中院,贾家。



    除了贾家媳妇秦淮如已经早早的起来,其他人都还在床上呼呼大睡。



    窝窝头是昨天就蒸好了的,只需要搭好火,烧点水,熬一锅面糊就行了。



    秦淮如把早饭弄好并端上桌了,这才叫家里人起来吃饭。



    婆婆贾张氏,爱人贾东旭,和4岁多的女儿当都很快就起来了。



    倒是平时被家里大人宠着的已经岁的大儿子棒梗赖在床上不想起。



    贾东旭也在红星轧钢厂上班,做钳工,是一大爷易中海的徒弟。



    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之前上了0年班,才3级工,每月工资452元。



    母亲贾张氏虽然才40多不到50岁,但为人既贪吃又懒惰。



    看着不算胖,只能有些发福吧。不过想一想现在是什么年头,这一身肉也明没把她饿着过。



    自从把贾东旭拉扯到进了厂,便不再去找零活儿挣钱,安安逸逸的坐家里享福。



    媳妇秦淮如靠家里的缝纫接点缝补的活儿,接活儿有限,对家里帮补不大。



    这边贾张氏已经坐上桌了,发现棒梗还赖在床上,用带着宠溺声音道:



    “棒梗啊,我的乖孙。快起来吃饭了,吃了就该去上学了。上学才能出人头地挣大钱,挣了大钱才好孝敬奶奶。”



    完,声音一变,对着秦淮如不满的:“还不去帮我的乖孙把衣服穿好,再不起来一会儿他要迟到了。”



    “知道了,妈。”秦淮如很是顺从的应道,朝床边走了过去。



    贾东旭对这一切都默不作声,只管吃自己的。



    在他心里,家里的事都是女人们的事,婆婆调教儿媳妇也是应该的,他作为男人,只管挣钱就好了。



    秦淮如给棒梗穿好衣服,等他坐到桌子上的时候,又给他把面糊端到面前:“棒梗,快吃吧。”



    棒梗话也不回,埋着头就吃了起来。



    秦淮如仿佛也习惯了棒梗的这个风格,很自然的转头对贾东旭:“东旭,听张晓宇拿了上千的抚恤金?”



    贾东旭眉头一皱:“他家拿多少抚恤金关我们什么事?”



    被贾东旭这么一,秦淮如张了张口,最后还是闭了嘴。



    很快贾东旭就吃好了,对贾张氏和秦淮如打了声招呼,然后又摸了摸棒梗和当的头,转身出门上班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