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半夜出海

A+A-

    这艘鬼船肯定不是现代的喘船只。



    可是古代哪个朝代有火器呢?



    火器始于北宋初。



    唐朝有所发展。



    这艘船总不能北宋时期的吧?



    不对不能是北宋。



    我沉思片刻。



    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朝代。



    这个朝代便是大明朝。



    明朝时期不光火器发达,航海业也是十分发达的。



    最着名的历史事件就是郑和下西洋。



    而航海业发达,海盗活动也十分猖獗,沿海地区都受过海盗们的骚扰。



    其中东南沿海最为严重。



    而明朝时期的海盗大致由沿海的渔民和贫民,倭寇,流亡的武装集团组成。



    因为海禁政策,很多渔民们失去了生计,所以只能当海盗。



    而倭寇就是东瀛那边。



    至于流亡的武装集团则是元朝的残余势力。



    当然,还有商人武装。



    一些私商为了对抗官方的海禁政策组成武装船队,最后变成了海盗。



    要知道朱元璋当时可是主张海禁政策的,这让沿海的渔民苦不堪言。



    到了朱棣才解开海禁政策,大力发展航海业。



    而明朝时期的海盗很猖獗,经常袭击沿海城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所以,我推断这艘鬼船应该是明朝时期的船只。



    我将我心中的想法了出来。



    邵昊等人听完之后,表示赞同。



    孙妙海在一边问道:“赵哥,那按照你这么,这艘船是海盗船咯!”



    我点零头,道:“嗯,应该是,但我刚刚所言都是我的推测,具体是真还是假,还有待考证。”



    村长问现在该怎么办。



    我想了想,开口道:“还是先想办法把王家船队找到吧。”



    邵昊看着这艘鬼船,沉默片刻,低声道:“我总感觉这艘鬼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道:“不简单,我们现在也看不穿这鬼船的来头,所以,只能暂时搁置。”



    邵昊点零头,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计较下去。



    村长为我们找了村子里最好,最先进的船只,开船的人也是村子里技术最好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经验老道的渔民同我们一同前往。



    离开之前,我找到村长,沉声道:“村长,这件事情很古怪,我的心里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果我们离开之后,村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就第一时间叫醒村民,前往妈祖庙,妈祖会庇佑你们的。”



    村长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同村长交代完,我们就准备出发。



    村长见孙妙海也要去凑热闹,当即上前抓住孙妙海的耳朵将其拽了回来。



    “你这个丫头!能不能别这么野!你老老实实的待在村子里!不许胡闹!”



    村长神情严肃,语气坚决地冲着孙妙海道。



    



    孙妙海嚷嚷道:“爷爷!我要去嘛!你就让我去嘛!而且赵哥也答应我了,会保护我的!好爷爷!好爷爷!你就答应我嘛!”



    孙妙海不停地冲着村长撒娇卖萌。



    村长软硬不吃非要带孙妙海回去。



    无奈,孙妙海只能向我求助。



    我上前一步,道:“村长,你就让孙妙海同我们一起去吧,你现在不让她去,回村之后,她还得折腾你,有我在,你放心,我会保护她的。”



    村长见我这样,还是有些犹豫。



    在我不停地劝下,村长最后点头答应。



    孙妙海冲着我连忙道:“赵哥!你真好!”



    我笑了笑,道:“好了,我们走吧。”



    随后,我们上了渔船,在全村饶目送下出了海。



    夜晚的海面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黑色镜子倒映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我站在甲板上朝着远处眺望。



    黑暗与海面融为一体,深邃且神秘,我也因此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空,来时的陆地更是看不到,除了渔船上的灯光以及空中的星光和月光,周围再也没有其他的光芒。



    夜晚行船是很危险的。



    但是驾船的人航海经验十分老道。



    再加上海面上风平浪静,他倒是显得很冷静。



    船夫告诉我们,若想找到王家船队,只能按照他们白规划的航行路线去寻找。



    海边渔民出海打鱼的路线几乎都是固定的。



    因为他们常年出海,知道什么水域鱼多。



    每出去之前都要做好规划。



    我开口道:“老爷爷,这件事情你来做就行了,我们对这里也不熟悉,你感觉王家船队会在哪里,就带我们去哪里,若是路上有什么奇怪的事情,我们会处理的。”



    开船的船夫点零头,道:“我觉得,王家这么晚不回来,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应该会停靠在精卫岛,我们沿着王家船队白航行的路线瞧一瞧,如果遇不到他们,咱们就去精卫岛。”



    精卫岛?



    我问这精卫岛是什么岛?



    船夫道:“就是一座岛,相传精卫曾在那座岛上栖息过,所以,过往的船只都会选择在那里歇息。”



    提起精卫人们就不自觉地想到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郑



    这精卫是皇帝的女儿,原名女娃,活泼好动,喜欢冒险,一,女娃去东海游玩,不幸遭遇风暴,溺水而亡,死后化作鸟,名为精卫。



    精卫为了避免其他人也落得个和她一样溺水而亡的下场,所以就开始了填海。



    精卫溺亡的海是东海。



    而这东海范围很大,龙宫所在的海域位于东海的北部,也就是渤海区域。



    从地理位置上来,渤海可以被归类为东海的一部分,因为它与黄海相连,而黄海是东海的一部分。



    而魔都旁边的海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海。



    咱也不知道东海龙宫为什么会出现在东海北部,而不是中心。



    当然,这些事情和我也没有关系。



    所以,这片海域有精卫岛还算是比较符合传。



    不过,古代的海域和现代的海域有很大的出处。



    如果非要计较的话,那么一切都很不合理。



    我冲着船夫点零头,然后又问了一些关于精卫岛的事情就回到了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