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胡惟庸案(下)
A+A-
当然了,不管胡惟庸怎么殷勤,李善长八成是不会愿意分给他一张的。
但是胡惟庸此人有个优点。
他特别缠人,而且为达目的什么段都能用。
李善长不理他,他就找李善长的弟弟(他的儿女亲家)李存义。
终于,李善长没抗住。
松口了。
李善长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意思是别烦我了,我已经老了,等我死了,你们便爱做什么做什么吧。
虽然不算是真正站到胡惟庸那边儿去,但是某种意义上他已经立场不再纯粹了。
天幕前。
李善长眼前一黑,几乎有些摇摇欲坠。
他简直恨不得掐死胡惟庸而后快!!
“你这个畜生,你怎么敢的,你怎么敢的啊”
朱元璋似笑非笑,“丞相大人倒是好胸怀啊。”
李善长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陛、陛下”
他脸色惨白的伏在地上,浑身颤抖。
“陛下,臣也不知为何未来竟会出那般老糊涂的话,臣发誓,绝对没有半点谋反之心啊!!!”
朱元璋淡淡的看他一眼,神色平静。
“李善长,你跟咱得早,应当明白,咱最不能容忍的东西是什么。”
李善长脸上彻底失去了血色。
朱元璋又道,“你对大明功绩卓然,咱不是不讲情面的人,了不杀便不会动你的,只这样的事情,哪怕是默认,咱也决不允许再发生。”
李善长豁然抬眸,大喜过望的叩头便拜。
“多谢陛下饶命!!臣没齿不敢忘!!”
新入朝不久的年轻臣子大为震惊,恍恍惚惚的喃喃。
“不、不就是一句话么?这也不是致命的错误吧?常理来,陛下本来就不会因此惩罚丞相大人吧”
刘伯温摇着扇子语重心长。
“年轻人,你还是太年轻了啊。”
像李善长这种,属于有救的。
还能给自己的命争取一下,求个饶而已,不丢人。
像那边儿那个被侍卫绑上的,属于没救的。
自然也用不着求饶了。
胡惟庸磨得李善长松嘴了之后。
才是真正的松了口气。
谁都知道,李善长嘛,持两块免死大金牌的顶级开国能臣。
现如今,满朝文武各个圈子几乎都有了他的人脉。
况且还要再加上李善长这个文臣的老大。
胡惟庸心想:嘿,这谁能分得清我跟皇帝的区别?
他开始不可一世,甚至渐渐瞧不起“被架空”的朱元璋,朝中全是我的人,你一个亲信都没有,拿什么跟我斗?
识趣儿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就不找你麻烦,你当你的“架空皇帝”,我当我的“实权丞相”,咱俩都有光明的未来!!
天幕上,胡惟庸在自己的幻想里美的勾出了耐克嘴。
天幕前,无数人陷入了一言难尽的寂静。
弹幕幽幽然的划过。
不是,哥们,谁给你的这个自信啊?敢质疑老朱在朝中的人脉?
真逗,这兄弟仿佛是猴子派来搞笑的,真当老朱的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啊(狗头)
胡惟庸这个时候,锦衣卫好像还没设立呢,不过那时候老朱里捏着一个叫‘检校’情报构,据情报能力比现在美国cia和苏联的克格勃还猛(狗头)
那开玩笑的,大臣在家拉了几泡屎都调查的清清楚楚的(狗头叼花)
呕!吃饭呢,别整这么恶心的玩意儿!!(救命)
害,举个例子,只是表达一下那个意思而已嘛!
胡惟庸这二百五,别的本事没有,脑子确实有种比别人少了点东西的美
正确的,合理的(狗头)
天幕前。
胡惟庸脸色青白交杂,神色难看极了。
他拼命的向自己曾经的那些“同党”示意,谁知满朝文武全像是瞎了一样,全然瞥都不往这边儿瞥一下。
天幕缓缓转过。
胡惟庸的倒台其实十分简单。
有一次,他的儿子从马上跌下来,被路边“刚好”经过的马车碾死了。
胡惟庸大怒,直接越过司法部门,杀了马车夫。
次日,朱元璋平静的传召了胡惟庸。
胡惟庸还愣了一下,心道自己不过是杀了个马车夫,这种事怎么会闹到朱元璋面前?
于是,他怀着纳闷的心情去了。
大殿门开,一袭龙袍的帝王平静的端坐在高位上。
胡惟庸连忙挤出了笑容,声泪俱下舌灿莲花的为自己为何会失去理智做出这样的事情辩解,并且引经据典,讲儿子和自己的关系多好啦,可怜天下父母心啦
帝王耐心的听他完,指节点点桌子示意他坐下。
胡惟庸心底松了口气,以为自己这一关过去了。
朱元璋起身,经过他面前时,淡淡的留下了一句话。
“大明律令——杀人,偿命。”
完,朱元璋平静的走了。
胡惟庸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傻了。
他打了个摆子,从头凉到尾,刹那间如坠寒窟。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
三万余人在此案中遭到株连!!
曾经,胡惟庸在朝中广结党羽,妄想着一万个人朱元璋想处置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朱元璋用行动告诉他,一个人犯事儿,杀一个。
一万个人犯事儿,那就杀一万个!!!
纵观全局,胡惟庸是真的要谋反么?
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从头到尾都在朱元璋的掌心里没跳出去过。
用了七年,上演了一场跳梁丑一般的滑稽表演!!
他死了之后,不到一个月。
朱元璋便借由彻底取消了丞相这一职位,改设中书省,将朝中的权利牢牢捏在了掌心里。
作为一个城府深沉到恐怖的领导人。
他耐心的下了一盘惊天大棋,朝中人人都是他中的一颗棋子。
这,就是朱元璋!!
威慑了半个时代的洪武大帝!!!
天幕前。
不少人在惊叹着朱元璋这一玩的漂亮。
不少人(主要是洪武年间)脸色惨白的一屁股跌坐在地。
但也有很的一部分人,诸如嬴政刘彻李世民之流,表情有点奇怪。
嬴政若有所思,“废黜丞相啊”
李斯脸煞白。
被嬴政教训项羽回来的路上顺“捞”来的刘邦嘿嘿笑了。
“陛下,别废啊,您要是瞧不上李斯,使萧何啊!!他爱干!他能干的很!!废了丞相啥事儿都得自己操心,您想想,累都累死了!”
还稍显拘谨的萧何闻言脸色一黑,迅速给了刘邦一下,“少胡八道!”
刘邦哎呦了一声,抱着后脑勺委委屈屈,“你以后可是要给我当丞相的,现在我大汉都没影儿了,你不混个丞相太亏了吧!”
萧何:你是真不怕死啊!!
嬴政轻飘飘的瞥了他一眼,鼻孔轻出了一口气。
没再提废丞相的事儿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