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A-

    



    高高在上王座上。



    病恹恹的帝王神色素淡的垂下视线,静静地倚靠着龙椅。



    他看着眼前的女子披上凤袍,一步步的向自己走来。



    女子微笑着站定在他身旁,于是帝王便抬,轻缓又不容置疑的与她交握。



    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



    “天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叩拜,恢弘的殿堂之上,二人共同俯视着天下众生。



    是为“二圣临朝”。



    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很多人,在提起李治时,常将他与武则天两极分化。



    有人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时,便有人将卡在中间的李治拿来玩笑。



    事实上,严谨一点来这句话本身其实没有问题,只是不够完整,因为在李治当政时,基本上已经是武则天在朝堂上辅政了。



    贞观之后紧跟着的年号称为“永徽”,意味着对李世民贞观之治的承接和传续。



    在永徽短短六年的时间内,李治干了几件大事儿,第一把亲爹李世民的妃子娶回来,第二把这个妃子立为了皇后,第三借着废王皇后一事把长孙无忌那伙儿关陇世家全给收拾了。



    要么李治白切黑呢,你他不喜欢武则天吧,人家冒着被史书臭骂的风险把亲爹老婆光明正大娶了回来。



    你他喜欢吧,该利用的时候一点也不软。



    明面上是废王皇后给武则天腾位置,但实际上就是借着武则天的狠狠打压了一把世家集团,把自己摘的好像朵恋爱脑上头无可救药的白莲花。



    总的来,这哪里是承接他爹的治理,简直是爬到他爹脑袋上啪啪甩耳光,李世民知道了棺材板都盖不严的那种。



    众所周知嘛,李治和武则天夫妻俩着名的改元狂魔。



    俩人加起来三五十年一共改了五十多个年号,平均一年多换一个,显得一个年号用一辈子的武德李渊和贞观李世民特别格格不入。



    这一切要从最开始的起。



    也许是心虚,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不久,李治麻溜的把寓意着承继的“永徽”年号给改了。



    是为——“显庆”。



    而在显庆年间,朝中的局势也再次发生了一大变动。



    李治身体越发虚弱,患了一场风疾之后就再也无法正常上朝了。



    是以,朝中一应事务基本移交武则天代为执行,久而久之,她在朝中威势几乎已经与帝王无异。



    所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一法用来形容武则天是合适的,但无疑要将李治的名字加上。



    画面中,隐在遥远的时间长河中看不清模样的帝王交出中的火炬。



    年轻的帝王伸接过,转身前行了两步,无可抑制的捂着嗓子咳嗽了几声,脚步虚弱而脸色苍白下来。



    威仪万千的凤袍女子抬步而来,轻柔而又坚定的搀扶住了帝王的臂。



    二人携,一步一步踏上了前行之路。



    



    直到时光流转,帝王苍老疲倦,渐渐在她身旁消散如烟。



    她却脚步不停,凤袍寸寸化作华丽的龙袍,最后独自一人踏上至高的巅峰,平静而又威严的回头凝望!!



    史书浩荡,无数先贤在其中绽放出了不可忽视的璀璨华光!!



    史书漫漫,无数英雄在其中留下万世不朽的姓名和佳话!!



    她,“我的一生无需尔等揣测,我的功绩无需后世评!!!”



    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史书承认的女帝,她开创的,是一场无可睥睨的传奇。



    



    天幕前。



    嬴政淡淡笑了一下,“哼”



    史书如何记载,那是后世需要担忧之事,若要为了那所谓后世评价而活,岂不是如锁链束缚,行止不由己?



    举凡浩荡史书的帝王,哪一个会为后世史书的评价而活?



    贞观。



    李世民表情扭了又扭,渐渐挤出了痛苦面具。



    “朕这运气,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他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能有这般本领,九儿你俩可真是不得了啊。”



    纵然还没有盘点功绩,但想也知道,能被天幕选中的,怎会是寻常人也?



    至少个人能力上来,武则天和李治绝对是远远超过寻常帝王的。



    李治倒还好,反正也是他跟观音婢的崽,大唐玄武门继承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大不了让他跟承亁争一争,谁有本事谁上嘛!



    至于武则天,李世民才是真的头疼。



    他可没至于那般大度到对篡夺自家江山的人全然不设防,但武则天确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本事,如此般帝王,多少年才能遇见一位呢?



    难道就这样随随便便的了结她的性命么?



    李世民在内心询问自己,如果是嬴政,他会怎么做?



    那傲然的帝王淡淡的回答他:举凡大才,无甚不能用的。



    李世民便忍不住一笑。



    “呵,是你能出来的话。”



    也罢。



    既然上天赐给他大唐如此缘分,何必这般急切的将之斩断呢?



    李世民一拍桌子,震声道。



    “再了,魏征朕都能忍,还有什么样的人朕用不得?!”



    已然称不上年轻的帝王眉宇间渐渐染上了疏狂和傲然的笑意,少年意气分毫不减,仍是当年冠绝长安的天策上将!!



    朕就站在这里,倘若还有那份本领,我李唐的江山——便拱送你!!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