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十六,宋仁宗赵祯

A+A-

    



    宋仁宗赵祯。



    接王朝时,不烂摊子一陀,也相差无几。



    这还要仰赖于他的前任皇帝——宋真宗赵恒。



    大名鼎鼎的泰山封禅终结者。



    这位爷在位期间上下扑腾,在国内大行封建迷信,一会儿自信满满的御驾亲征,签了个澶渊之盟美滋滋回来,一会儿四处修建道观,其中最具代表的玉清昭应宫豪奢程度远胜秦始皇那甚至只在幻想中出现过的“阿房宫”。



    临到终了,回望半生,品品味儿觉着自己好像是有点称不上明君。



    于是自怜自哀的比作唐玄宗李隆基。



    实在的。



    李隆基要是知道了高低得告他。



    就是在这样一团乱麻之中接了王朝的赵祯哪怕是亡国了,后世人也只会叹一句祸根早已埋下。



    但俗话的好,歹竹里头也得出个好笋,赵祯属实是里头比较清新脱俗的那一个。



    总的来看,大宋的皇帝,要么太莽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诸如高梁河车神之流。



    要么太怂,赢了也得跪下先给对面磕一个,诸如完颜九妹赵构之流。



    而仁宗赵祯呢。



    倒也没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优点,论打仗比之唐宗汉武之流提鞋都不够,论内政比之汉文帝唐高宗之流一个回合都撑不了。



    甚至还有些爱美色、耳根子软、柔弱寡断之类的缺点。



    但纵然如此。



    仁宗一朝的繁华治世仍然是漫漫历史长河中怎么也绕不过去的精彩华章!!



    繁星点点汇聚,形成了漫天无穷的星河。



    站在其中的帝王温和到几乎没脾气的微笑,隐在其后,将自己本就不足够耀眼的光芒的尽数收敛。



    让给群星。



    看着他们发光。



    



    天幕前。



    仁宗朝的无数文人雅士似有所觉的抬头,望向天幕。



    画面紧跟着渐渐拉近,像是百叶窗一样翻过。



    不同模样不同身份的人在上面一闪而逝,只留下些许只言片语。



    别人家的名臣用数的,而仁宗这一朝呢,得用列的。



    而且各个都是赫赫有名在历史上占据了至关重要地位的大名人!



    要是哪个穿越者心血来潮把仁宗这一朝包圆团灭了,语文书至少得薄个三分之二。



    天幕上。



    一袭文士袍的臣子拱,“臣吕夷简。”



    “臣晏殊。”



    “臣范仲淹。”



    “臣欧阳修。”



    “臣包拯!”



    “臣韩琦。”



    “臣狄青。”



    “臣王安石。”



    “臣司马光。”



    “”



    除此之外,还有仅仅只是名声相对不显的名臣如,文彦博、富弼、张方平、吕公着、曾公亮、鲁中道、蔡齐、田况、王素、种世衡、吴尧臣、吴育等等



    以上这些可大多都是宰辅之流,绝非什么籍籍无名之辈,可不是用来凑数的。



    夸张吧?



    但是这只不过是政治一途上的人才罢了。



    比起他们,还有一伙儿人对于上过学的人而言,其实更如雷贯耳一点。



    



    画面上笑眯眯的文人打了打折扇。



    “味道不错,便以我之名命之,叫东坡肉好了。”



    弹幕上倒抽了一口凉气。



    卧槽死去的记忆突然开始攻击我,快让他走!!



    快按住他的!!



    不错,正是苏轼。



    以此带出来的,苏轼苏洵苏辙。



    鼎鼎大名的苏氏父子。



    事实上,虽然夸张化了一些,但仁宗一朝的文人为语文书的半壁江山绝对是贡献了相当一部分的伟力。



    唐宋八大家里,其中俩人分散在唐朝。



    剩下六个集中在仁宗一朝,凑一桌麻将还多出来俩。



    而余下的相对不那么有名的,诸如张先、宋祁、梅尧臣、苏舜钦、武宗元、黄庭坚、许道宁等等



    夸张吧?



    但这还只是文学一道上的人才罢了。



    比起政治、文学这两拨相对而言只对当局以及文学史有一定程度影响的领域,还有一个领域诞生出的人才对后世数千年的王朝发展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影响。



    ——理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嗓音清越的长袍文人含笑拱,一双眼中带着洞察明锐。



    他,“臣周敦颐。”



    程朱理学里的双程——程颐、程颢。



    都是仁宗底下诞生的大爹。



    除此之外,还有相对来不那么有名的张载、邵雍、吕大临等等



    夸张吧?



    哦,这只是理学一道上捡出来的寥寥几个人才罢了。



    人家还有玩科学技术的。



    譬如,搞出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写了梦溪笔谈的沈括、研究九章算术琢磨出开立方等抽象数学概括的贾宪、被誉为“儿科之圣”临床儿科鼻祖的钱乙、玩械齿轮愣是把失传千年的‘指南车’‘莲花漏’等黄帝时期传之物复原出来的工科大爹燕肃



    除此之外。



    还有哲学领域、史学领域、经学领域等层出不穷数也数不尽的天才踊跃而出。



    他们化作漫天星子,连成一片,汇聚成了一整个璀璨耀眼的仁宗盛世!!



    而身为这样一个朝代的领头人——宋仁宗赵祯。



    他没做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



    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时不时有臣子吵架时唾沫星子喷到脸上了,慢吞吞的抬起袖子抹一抹。



    主打一个陪伴。



    不懂不装懂,该看看的就看看,不该插的从不多问。



    时不时宽恕宽恕这个一时犯糊涂的,原谅原谅那个无意间冒犯的。



    朝堂氛围那是相当的轻松惬意,基本上完全不存在错话了九族陪葬这种事儿。



    弹幕幽幽然划过。



    洪武朝堂:什么?这是真实存在的地方么(狗头)



    洪武朝臣脸登时唰白,下意识的猛抬头,看到帝座空空这才反应过来近日陛下忙于那“农科院”的事儿鲜少上朝。



    朝臣们于是徐徐的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



    捏麻麻的,尔等这些弹幕话注意点!!万一陛下瞧见了,完蛋的还不是他们?!



    与此同时。



    无数王朝陷入了寂静。



    便是数人才能数到软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时也没忍住露出了酸溜溜的表情。



    “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