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A+A-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



    范仲淹的性格,注定了他无法平凡的度过余生。



    当时的北宋朝堂,事实上距离仁宗真正意义上掌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刘娥刘太后虽然死了,但所谓的还政于帝此时仍然是名义上的归还。



    朝堂真正的实权还在另一个人里捏着。



    ——吕夷简。



    后人对吕夷简的评价较为多元,有些人认为他能力本身没问题,只是和晏殊等人政见有点不合罢了,称不上什么奸臣。



    但此人无论是章献太后在位时,亦或是后来仁宗时期,他都没有什么特别称得上亮眼的政绩,甚至导致了许多极为僵化的朝堂问题。



    也许确实称不上奸臣,但在相似的位置上,他绝没有资格和吕不韦或是霍光、诸葛亮此类人相提并论。



    话回来。



    要知道,当年刘太后这个名义上当娘的捏着朝政不给儿子,以至于儿子讨好给她祝个寿范仲淹都大为震怒的当场开喷。



    你吕夷简算哪根黄瓜,你也敢捏着朝政大权不给?



    不过北宋的文臣嘛,大多脾气比较“平和”。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外敌了,总有朝廷会想着怎么赔钱,有动乱了,总有将军冲上去平复。



    只要朝廷按时发工钱,谁会关心这权利是在太后的里、在宰相的里亦或是在皇帝的里。



    但范仲淹不。



    其实官员们大多都挺烦范仲淹的。



    因为这子他不像魏征一样,只针对皇帝一个——他公平的针对所有人。



    仲淹言事无所避,大臣权幸多恶之。



    管你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只要被范仲淹揪住辫子,绝对有够你喝一壶的。



    也不是没人忍无可忍。



    “可恶!!这狗娘养的,不就一破县级官儿么?!整日阴魂不散的盯着,老子都不知多久没开过宴会了,这日子再这么下去没法过了!!”



    旁边有人劝,“算了算了”



    “不行!!今日要是不办了他,老子正三品大员的面子往哪儿搁?!”



    有人揣着幽幽然的晃过去。



    “得了吧,上回陛下想开宴会都被骂回去了”



    众人于是沉默。



    随即慢慢的落下了悲怆而又绝望的泪水。



    



    有些人的不畏权势,只是挂在嘴边用来标榜己身的辞。



    范仲淹不,却用一生来贯彻它。



    刘太后死后,他很快发现了吕夷简在朝堂中微妙的主导地位。



    范仲淹忽的冷笑了一声。



    他旁边儿那个当初给刘太后祝寿时回答过他问题的官浑身一激灵,惊恐的看了他一眼。



    官提心吊胆了一整个早朝,谁知道范仲淹一直沉默的站着,什么都没。



    官:真的假的?



    第二天。



    范仲淹翩翩的踏入了朝堂。



    隔壁官刚要欣慰的打招呼,赞一句希文兄终于也适应了朝堂的生存之道了



    唰!



    当着满朝的面,范仲淹冷冷的从袖口里抽出一幅画,震然展开,一双锐利的眼直指最前方的吕夷简。



    又上百官升迁次序图



    毫不客气的冷声道,“陛下,臣要弹劾宰相吕夷简选官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居心叵测!”



    赵祯:“啊?”



    “更为关键的是,那些人——”范仲淹不知为何异常愤怒,“全都是些酒囊饭袋!!”



    范仲淹其实并不是拉帮结派的坚决反对者。



    他认为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江湖,朝堂的环境本身就决定了避免不了党派之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倘若一家之言,才是真的出大问题。



    关键问题是,吕夷简提拔的这些人,许多亲缘关系者,基本都是些脑子空空的废物。



    同样是提拔,你看看人家晏殊。



    你再看看你吕夷简。



    



    吕夷简平白被喷,也很生气。



    仁宗夹在中间,尴尬的试图调节。



    “希文消消气,朕相信吕相也是为了大宋好,也许里面有些误会”



    谁知范仲淹张口就是,“误会?!陛下难道忘了昔日王莽——”



    汉成帝当年也是那么相信他的!!



    仁宗:



    吕夷简:???



    吕夷简气蒙了!!



    不是,尼玛着着都扯上王莽那个层次了?!!



    要知道,当宰相的——谁能乐意被比作王莽或曹操啊。



    天幕前。



    王莽脸色一黑,额头青筋直跳。



    曹操缓缓顿住:?



    不是,跟他有什么关系?



    至于旁的汉之后的宰相们。



    虽然脸上有些想笑,但还是十分认可的点了点头。



    虽不中听,但是确实是实话嘛。



    刘彻一开始也跟着乐。



    “哈哈哈哈哈哈这人真有意思,朕喜欢”



    乐了半天,忽然反应过来。



    继而脸色僵硬漆黑。



    ——尼玛,仔细一想,全是他大汉忠心耿耿的“宰相”啊!!



    弹幕叽叽喳喳简直快笑疯了。



    哈哈哈哈哈救命啊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王莽曹操缓缓扣出一个问号(狗头)



    忒损了吧范仲淹,这嘴真是跟开了光一样救命啊



    吕夷简快跑吧,后面全是范仲淹啊!



    



    虽然骂架没骂赢。



    但正当时,吕夷简在朝中的权势不可同日而语。



    他铁了心的想收拾范仲淹,晏殊和仁宗一时也有心无力。



    吕夷简给范仲淹扣了个在皇帝面前口无遮拦、离间君臣,私下里结交朋党的罪名,贬谪了。



    临走时,朝中人大多畏惧吕夷简,害怕被归类为范仲淹的朋党,很少有人敢来送他。



    寥寥来的几人被人讥笑愚蠢。



    他们却哈哈大笑,“以希文之贤明,能被引为他的朋党,是吾等之幸!!”



    “希文贤者,得为朋党,幸矣”



    这些人中,有一位比较有名的——梅尧臣。



    他在范仲淹临行时,沉默了许久,叹息着开口。



    “希文,你的性格太刚硬,朝廷中生存,需要的是谨慎己身。”



    天底下不公的事儿太多,你哪里能一桩桩一件件管的过来?



    京官们忌惮皇上,不敢动你。



    可你连皇帝家的事儿都敢管!



    第一次,皇家娘俩争权,谁看不出来?不过是装傻充愣装哑巴罢了!



    偏你范仲淹当朝掀开这遮羞布。



    第二次,吕夷简权倾朝野,架空皇权,谁看不出来?不过是爱惜羽毛不愿得罪当权者罢了!



    偏你范仲淹不顾一切的做那出头鸟。



    在好友的叹息声中,范仲淹静静地看了他一眼。



    他负望向远处,语气平缓。



    我这一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