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范仲淹: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

A+A-

    



    画面悠然的划过。



    有些局促的将背着站在营帐里,时不时张望着,像是在等什么人。



    他身量极高,体格壮硕,却有着一张过分俊美的面庞——因着紧张有些微微涨红。



    旁有一着官袍的男子无奈的看他,“狄,别紧张,范大人和韩大人又不会吃人。”



    将下意识腾的站直,挺直胸膛铿锵有力的大声回应。



    “是,谢尹大人指点!”



    尹洙:



    帘帐被撩开一角,两个青袍官服的文人迈步进来,正执笑谈。



    一人气度平和尊贵,一人却静中含着一抹藏不住锐利锋芒。



    狄青下意识绷直了身子,耳根泛红,眼角余光却止不住的悄悄看过去。



    素闻二位大人不和,如今一见,仿佛不是如此。



    尹洙最先走上前去,笑着一抱拳。



    “范大人,韩大人”他向二人示意了一下狄青,颇含骄傲道,“此为狄青,就是我此前同你们过的那位良将之才!”



    尹洙为经略判官,与青谈兵,善之,荐于副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才也。”



    韩琦稀罕的瞧了一眼,走过来拍了拍狄青的肌肉,眼神又略怪异的在他脸上顿了一下。



    “吾此前听闻军中有一披发面铜具的勇武将,却没想到竟是如此”



    他哑然了一阵,摇头笑叹,“是得戴面具。”



    韩琦不对人才有偏见,对狄青展现出了极强的热情和友好。



    尹洙时不时附和两句,二人笑眯眯的打趣让狄青肌肉紧绷,憋的脸通红。



    一道温和平稳的嗓音缓缓响起。



    “瞧面上的刺青不像是新的,可敢问狄将军是几岁入的军?”



    狄青喘了口气了,连忙转过身答,“回大人,青十六岁入的军!”



    已知天命的老人用一双温和却仿佛能看透一切的双眸含笑望过来,“可读过兵书?”



    狄青愣住。



    他打仗素来凭一腔勇武,何况只要上了战场,他从来如鱼得水,无人能敌——有天资者,从来自傲,哪怕不愿承认。



    范仲淹接着问,“可知宋以前是什么朝代?太祖如何得国?可识得白起、王翦、霍去病、卫青?可识得项羽?”



    狄青唇色渐渐发白。



    范仲淹送了他一本书,名曰左氏春秋。



    并且告诫他,“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



    狄青深深的弯下腰,双有些发抖的接过兵书,遂行大礼,久久不起。



    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术,由是益知名。



    天幕前。



    唏嘘者有之,幡然顿悟者有之,摸着下巴脸色古怪者有之。



    弹幕耿直的嘎嘎大笑。



    项羽:我怀疑这老子在骂我,但我没有证据。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不行了!



    哎,狄青能遇见范仲淹真是遇见人生导师了,我文正公大人的魅力就是如此的四射(花痴脸)



    人不读书是真不行啊,脑袋空空别做花瓶了,就尼玛牛的跟项羽那样又怎样?血淋淋的例子啊!



    也不能这么,人家项羽不是没遇见一个范仲淹么?



    项梁:?



    噗



    噗噗



    噗噗噗



    天幕前静了一刹。



    遂即无数个汉初都爆发出一阵不客气的大笑。



    刘邦抱着肚子毫无形象的翻滚起来,“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曾经跟过项羽的将领们脸上也或多或少的浮现了一抹微妙。



    刘邦乐的打颠,还要在爆笑之余高高的举起一只,竖起大拇指。



    “——骂得好!”



    



    与此同时,无数个秦末也有无数个项羽暴怒跳脚!!



    “尔等怎么敢?!!”



    四下抱头鼠窜,脚底生风,生怕自己被这不管不顾的活祖宗给随捏碎天灵盖!



    范增悲怆之余甚至有点想要落泪了。



    “尼玛早先让您多读书,您不肯听,多少学点御下之术也不至于如此啊!”



    秦始皇年间。



    嬴政眼底划过一抹微妙的嫌弃。



    项梁缩在朝堂角落里唯唯诺诺。



    嬴政放下奏折,瞥了他一眼,面上神色瞧不出喜怒。



    “送去的书读了几本了?”



    项梁一僵,半天没吭声。



    白起和蒙恬等人怒而拔剑,“陛下问话,何故不答?!”



    嬴政抬制止二人,似笑非笑盯着他。



    项梁微微闭眼:“两、两本。”



    嬴政:“有趣,李斯,据送书过去到如今有几日光景了?”



    李斯一拱,略略思索便道,“回陛下,许是有十数日了。”



    嬴政沉默。



    他不发话,朝堂谁敢吭声,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大家眼观鼻鼻观心,乖乖的当好蘑菇。



    只有刘邦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瞪着眼睛唏嘘,十分夸张的舞足蹈。



    “十数日才看两本?嘿!我家那蠢崽子两天都得看一本书了!你这侄子如今也有快二十了吧?怎么不识字啊?”



    谁知项梁被刺激了一样,倏然破防,不知是悲愤还是羞耻的怒瞪刘邦。



    “就是不识字!!怎么了?!”



    刘邦:?



    嬴政闭了闭眼,深吸了一口气。



    当年项羽学字只囫囵学了写简单的日常用字,看些寻常不那么晦涩的书应是足够的——如果嬴政考虑到这一点。



    



    教一个未开蒙的天才拿起兵书,不亚于野人捧起火种。



    从那以后,狄青的成长速度以一种几何倍的形式暴涨,以至于远在京都的仁宗都听闻了面捏将军的赫赫威名。



    超想亲眼见见。



    但边境战事吃紧,实在是回不去。



    仁宗心痒难耐,灵一动。



    ——见不着本人,可以先瞧瞧照片啊!



    于是着人给狄青画了一幅肖像图送回京都,狠狠过了把眼瘾。



    弹幕吐槽。



    这有啥着急的,就不能忍忍啊?搁这儿恋呢。



    那俩人见面岂不是要见光死(狗头)



    一看画,嚯,大美人,一看本人,嚯金刚芭比(狗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山上的损都让你夺完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



    狄青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天纵之才,是上天赐予北宋王朝的珍宝。



    但他并不是一个适合北宋朝堂的合格将军。



    北宋是文人的天下,是推杯换盏的政治场,是你来我往的人情世。



    许多事情他看不明白,也想不懂。



    就像初见时,他看范仲淹和韩琦言笑晏晏,以为二人关系亲密。



    可他不知二人一转身便能因政见不和撕个腥风血雨。



    他又真的信了二人是相见两相厌的死生仇敌。



    政治场上大佬们不必言互相之间心照不宣的某种默契,狄青从生到死都没搞明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