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唐宗称颂,秦皇欣赏,汉武相邀!!

A+A-

    “吾等——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振聋发聩的话如银屏乍破,在瞬息间便点燃了全场沸腾的鲜血!



    漫天的帝王震然起身,遍京的学子呼吸滚烫!



    多少朝堂中混迹了多年的老人热泪盈眶,几乎是抖着才能握紧中笔杆。



    世事沉浮,昔年的初心是否早已忘却?谁敢扪心自问。



    “好!好!!得好!!!”



    李世民大笑着张开双臂,气势雄浑的震声道。



    “能有诸位英才汇聚于此,朕替天下百姓,心悦之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嬴政目露欣赏,难得和缓了表情,挥宣布了本场考试的开始!



    “诸位,请开始作答!”



    刘彻目光火热,堪称急切的紧跟着嚷嚷。



    “好子!朕今日把话撂在这里,不论你今日成绩如何,只要你愿意来,大汉的国门永远为你打开!!到朕这里,便是宰相也做的!!”



    唐宗称颂,秦皇欣赏,汉武相邀!!



    纵然出那句话的张载本人再是稳重,此刻也不由得有些头晕脑胀,呼吸急促,恍恍惚站不太稳!



    入仕者,毕生所愿的极限也不外如是了吧!!



    他身后的学子们各个酸羡的眼神恨不得活吞了他,心中一个个更是打了鸡血一样,憋着一股劲想要待会儿在帝王们跟前露个脸!!



    张载本人呢,则是挺起胸膛,全然不懂谦虚为何物!!



    谦虚?谦虚能吃么?!



    就今日这个成就,何止祖坟上冒青烟,简直够他吹三辈子的!!



    天幕视频外,张载的父祖宗族们瞧见此景,更是激动的差点没直接晕死过去,哆嗦着疯狂掐大腿都难以抑制激动!!



    “好孩子!好孩子!!!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咱们老张家真是祖坟上冒青烟,这辈子值了!!!”



    不单是学子们这边,帝王那边的气氛也微妙的很。



    宋仁宗乐呵呵的拍着肚皮,忽觉一阵如芒在背,仿佛无数道锋锐的目光在他身上梭巡。



    仁宗虎躯一震,额头瞬间有点冒汗。



    往左看看,自家太祖正在对太宗陛下谆谆‘爱抚’,往右看看,不争气的子孙们各个缩肩屏气,简直把从心二字写在脸上。



    他松口气,正心道许是错觉吧



    刘彻撇了撇嘴,切了一声收回视线,酸溜溜的。



    “戚,凭什么这胖子运气这么好。”



    景帝横了他一眼,“一点礼数都没有!”



    刘彻大摇大摆的翘着二郎腿,给他老子现场表演了一个什么叫‘礼数’,好悬没给景帝气个倒仰。



    刘邦抱着肚子哈哈哈大笑,大力表示赞同,直言这子类己类己,不像自己儿子们个顶个的老实没趣儿。



    文帝笑眯眯的,对此法不置一词。



    老刘家除了开国的几个,素来是文臣匮乏的,对宋朝文官盛景眼热并不稀奇。



    但哪怕并非汉朝,其他王朝也并非都人才鼎盛到这个地步,一朝能出一两个都是开国老祖宗保佑了,谁家打过宋朝这么富裕的仗。



    



    那宰辅之才眼瞅着都要溢出来了!!



    事实上,此时至少场上半数的帝王都或多或少的挖了仁宗几个情绪不明的眼刀



    这厢,宋仁宗又禁不住抹了抹汗,心道难道是半空中比地上要冷?早知多穿几件上来了。



    纷乱中,下方的考场却很快井然有序的静了下来。



    留下来的这些精锐学子们调整好心态,闭上眼睛迅速在题海的洪流中谨慎挑选。



    最后这场殿试不同于先前,容纳的范围实在太广,甚至不拘于本朝,但这也更大程度上提升了难度。



    假使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或许无法对当下漫天帝王的需求给出恰如其分的答卷,而倘若要出彩,非得是直面历朝燃眉之急的要紧政策才可行!



    可假使兵行险着,一味的迎合帝王,又有谄媚之嫌,于此场景之下,便是再圆融钻营之辈也决不肯背上个奸佞之名!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便是为官的第一课!!



    



    数百冥思的学子中,有一位着儒雅长袍的美髯中年男子沉吟片刻,最先迈步出来。



    帝王们目光汇聚之时,那男子不卑不亢的微微拱,自我介绍道。



    “在下宋濂,今日便斗胆来做个开头的吧!”



    朱元璋微微眯了眯眼睛。



    朱棣嘿嘿一乐,扬声阔然道,“好!宋先生没给咱大明丢脸!朕正好此时也有些个燃眉的政策之急啊,宋先生若有妙计,尽可指点啊!”



    宋濂抬眼看过来,沉默了一下,却略有歉意的摇头。



    “太宗陛下,臣今日确有一策要献,不过却并非是给您。”



    朱棣,“啊?”



    “也不是给大明——陛下,臣早已将全身全心献给了大明,平日不拘策论亦或是政事绝无半分藏私,故而此次便不再大明国事!”



    宋濂沉声,顶着老朱家父子迫人的眼神,转身朝着最打头的那位玄袍帝王微微一躬身。



    “大秦,始皇帝陛下,臣今日这一策,是献于您的。”



    老朱家的皇帝们全都倒抽了一口凉气,攥紧了龙椅的把。



    ——三清老祖啊,谁人不知太祖爷最是厌恨秦始皇嬴政了,您这是九族活够了啊?!!



    此印象实在深入人心,故而就连知道自家老爹在几次见面后早已经对嬴政今非昔比的朱棣也忍不住头皮发麻了一瞬。



    老朱家上下各个绷紧了皮替宋濂紧张,朱元璋本人反而笑呵呵的,挥挥示意他不必顾虑。



    嬴政看向宋濂,眉心一展,站起身来回了一礼。



    “先生但,政必用心铭记。”



    秦始皇帝嬴政满脸敬重的以礼相待,试问天下哪个能扛得住?



    便是宋濂,也忍不住抖了一下,缓了半晌才徐徐开口。



    “臣的题目是——秦亡,何以可挽?”



    此言一出,莫嬴政本人,漫天的帝王都凝固了一刹。



    就秦亡时那等天下民心尽失,朝中一派溃散的情景,谁有那个胆子敢自己能力挽狂澜?!



    选这个题目,得是怎样的胆量和自信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