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湘王够狠,两府一锅端了!

A+A-

    况且,方才大家群力群策,不但什么忙也没帮上,反倒是对郭桓的这支私兵有了更多的立体了解。



    就挺无奈的、



    明明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盛强的帝国。



    却单单因为后勤辎重的问题,不得不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案。



    可惜,人力有穷时。



    在场的诸位文武百官们,也是当真没能出个子丑寅卯来。



    顿时,众人的心中多了一抹无奈。



    尤其宋濂,他不由暗中思索了起来:倘若此时有十二皇子在,这等鸡毛蒜皮的事情,他肯定眨眼功夫就能解决了。



    可惜,可惜啊



    看着一筹莫展的众人,朱元璋心里的失望愈发明显、愈发强烈了起来。



    无毒不丈夫。



    看来,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也是时候下一记猛药了!



    就先从郭桓入吧,杀鸡儆猴!



    镇江府和太平府这两地,现在已经尽被朱棣所镇压。



    此时,他正骑着高头大马,与关宁铁骑们行走在镇江府的青石板路上。



    前脚功夫,他才跟镇江府里的氏族代表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后脚就跟百姓们打成了一片。



    对于朱棣的到来,众人都相当支持和欢迎。



    尤其是最下层的百姓们,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此时他们已经知道,朱棣打着的是湘王朱柏的旗号,他在为自家的亲弟弟做事。



    而一直欺压他们,想尽办法压榨他们的郭桓,已经被这位皇子一刀枭首了。



    现在,他的脑袋正高悬在镇江府的大门口呢!



    对于不少镇江府的百姓而言,郭桓的死是比过年更加值得庆祝的事情。



    于是家家户户放鞭炮、买水酒。



    街上给人写对联、贴福字的落魄先生们,难得迎来了生意的高峰期。



    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大仇得报的痛快。



    看到他们的脸色,即便还不清楚郭桓此人究竟犯下了多少累累罪案,但朱棣心里也知道,他们这是做了一桩大好事!



    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一想到这儿,朱棣便不由激动地浑身颤抖。



    作为朱家儿郎,没能亲自上阵跟鞑子们拼杀一阵,这一直是朱棣心中的遗憾。



    但现在,他却寻找到了另外的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办法。



    那就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但朱棣的做法,毕竟是大而化之的。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也无法如朱柏那般,把镇江府、太平府两地的顽固势力连根拔起。



    杀了一个郭桓,却也足够震慑宵,令他们做事都不由多了几分心、谨慎。



    街上,再难有当街欺凌百姓的状况出现。



    可在背地里,之前是什么模样,现在仍是什么模样。



    甚至于,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向。



    事实上,对于郭桓是活着还是死了,当地的氏族们并没有太过于放在心上。



    毕竟,对他们而言,无非是换了一个掌权者罢了。



    权力的更替本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只要能够确保他们氏族,能够一直坐大,换一个人来领导镇江府,非但不是什么坏事,还能给他们会更进一步,继续崛起呢!



    此时,镇江府内的氏族门阀,基本都没怎么把朱棣放在眼里。



    反正他们要找的是郭桓的同党,跟他们氏族一丁点儿的关系都没有。



    大伙儿该吃吃,该喝喝,日子照旧还是要过。



    得稍微大逆不道一点,就算是大明覆灭了,再换一个朝代上来坐庄,都不影响氏族们的发展。



    皇帝治理国家,所需要的可不单单只是朝廷之上的文武百官,更是需要各地氏族、乡绅、豪强的支持才行。



    否则,还怎么上达下效?



    归根结底,那都是权力的游戏罢了。



    既然入了局,那就要选择遵守这个游戏所制定的种种规则限制。



    没有规则,成不了方圆,也延续不了子孙后代,更别提什么开枝散叶,壮大氏族了。



    但,郭桓造反这桩事情,至始至终他们都没有参与进去,自然也就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本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镇江府内的氏族们,全都摆明看好戏的心思,站在安全的距离上隔岸观火。



    这不,镇江府的老家伙们,都悄咪咪聚在一起喝茶品茗呢!



    服侍他们的,全都是衣着轻薄、年龄尚幼、身量未足的女孩。



    他们全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租了氏族们的土地或者铺子,因为没钱交高昂的租金,最终不得不卖女还账。



    对于镇江府里的这些氏族大家而言,这种半大女孩最是受欢迎,稍加调教几年,等到足岁之后,无论是进行利益置换,还是留作自用,都是相当不错的资源。



    由此可见,这些氏族们眼中,只有利益交换,并不关心底层百姓的死活。



    老家伙们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



    “我听,那朱棣人还没进城,就把郭桓给杀了?”



    “杀就杀呗,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本来就没看好郭桓,他才多大点山头?也想自立为王,简直笑话。”



    “那你还投了郭桓那么多银子?”



    “那点儿银子算甚?老爷我哪次喝花酒只花了那么点儿的?一点钱,却能引来这么好看的一场大戏,太值了。”



    几个老家伙笑了笑,并没多什么。



    目前,荆州城的风刮得正起劲,他们这边也不免会遭受影响。



    所以也正急需一个诱因来投石问路。



    这不赶巧了嘛,郭桓就这么傻愣愣地一头撞了上来。



    镇江府的这些氏族们,可远比荆州城的那些“暴发户”的底蕴更加深远,有的家族甚至都是三国甚至更早的时期遗留下来的。



    能够经历那么多次的战火洗礼,而依然屹立不倒。



    这些氏族的底蕴和韧性,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起来,最近荆州城的那位王爷,倒是挺能折腾啊!李家的血脉都被杀光了。”



    “李家?呵,不过一暴发户而已,猪狗一样的东西,杀了也就杀了,有什么可惜的?”



    “也是,平素里做事那么高调,这不是活该吗。但那王爷的段,倒也雷厉风行,够狠。”



    “是挺狠的。拜他所赐,我们家在荆州城的支系全被一锅端了。王爷倒是帮了老夫一个大忙啊,那支系尾大不掉,老夫早就想对他们动了。”



    



    



    兄弟们,加更奉上!



    求催更!求发电支持!



    达到300催更加更!



    还差4个发电加更!



    感恩兄弟们每一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