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远洋重舰出巡,扬大明国威!

A+A-

    战斗力不俗?



    可笑。



    “与弗朗人相比,这爪哇国的实力又有几何呢?”



    “这”陈招娣有些迟疑,仔细想了想道,“若是正面作战,爪哇国人最精锐的战士,也抵不过弗朗人的火铳。”



    “若是单兵近身搏斗,三不,五个爪哇国最精锐的战士,应该能够制服一名弗朗人。”



    闻言,郑和不由哑然失笑。



    还仅仅只是制服,都不是击杀?



    “既然如此,那便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传令下去,扬帆起航,我们下一站的目标,爪哇国。”



    水们脚麻利地忙碌了起来。



    不多时,在当地人眼中如同山峦一般的巨型舰队缓缓调转船头,朝着爪哇国的方向而去。



    爪哇国的风土人情,其实跟东南亚的其他国家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



    至少在郑和等人看来,无非都是土著而已。



    听话的就留下,不听话的就杀了。



    但跟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的是,这爪哇国的弗朗人数量倒是不少。



    看着他们热火朝天修筑的兵营,少也有个五六百人。



    这点儿数量,要是单单对抗爪哇国的土著,倒也算是勉强能够打得有来有回,互有胜负。



    但要对上郑和的舰队,多少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场接触战,以郑和舰队上那些大型床弩的发动为起点,以弗朗人的兵营被彻底攻破为终点。



    在这中间,所耗费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半炷香的功夫而已。



    甚至于,郑和舰队之中,好些战舰都还没有来得及参加战斗,整个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而最终的战果,那自然是大明帝国轻松取胜。



    当然了,这其中最主要的功劳,还是当属摄政王殿下参与设计建造的战舰,立下了赫赫功劳。



    弗朗人打破脑袋也肯定想不到,为什么他们引以为傲的火铳、火炮,竟然连这种木制的船舷,都打不穿、打不透!



    大家明明用的都是木头,为什么对方的木头,就坚硬得像是石头、钢铁一样,而自已帆船的木头,就软趴趴的没有任何战斗力。



    无他,只是摄政王朱柏在选取木材的时候,使用了铁杉。



    而且还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和技术,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药水。



    建造这种大型战舰的铁杉木,都在这种药水之中浸泡、晾晒、再浸泡、再晾晒地循环了好几轮。



    这样一来,原本就坚硬的铁杉木,那自然是变得更加坚固了。



    即便是用上摄政王朱柏亲自研制的最新型火铳,也只能在其表面打出一个浅浅的凹槽。



    当然,跟弗朗人他们所使用的那种火铳相比,就相当于是一个还在使用最原始的火绳枪,而另一个直接使用了栓动步枪一样。



    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技术代差,根本就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



    总之,两个字——吊打。



    弗朗人再度被俘虏进了郑和战舰的囚笼之中。



    紧接着,那就是跟爪哇国的当地土著进行打交道了。



    爪哇国的土著,虽然都是一些不太讲道理的蛮夷之辈。



    但好在他们幸运地旁观了郑和水师跟弗朗人的战斗,知道这支水师是更加惹不起的狠角色。



    于是,那接下来的工作就顺利多了。



    六个字形容就是:“开门,自由贸易!”



    很显然,爪哇国的国君很懂事。



    他与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国一样,皆是郑和已经途径的诸地,与他们当地人进行过接触、交流。



    



    这些国的国君,都以最高礼仪对郑和的舰队进行了接待。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才得以保存了下来。



    西洋国、白花国两地的国君恃才傲物,夜郎自大,非但对郑和的舰队没有丝毫的礼遇,反而还想着要偷袭、进攻。



    最后被郑和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水兵们直接上岸,将这两个国给彻底抹杀掉了。



    用时才堪堪半天不到的时间。



    老规矩,将皇室所有人的头颅都垒成京观,就堆放在了他们国家的皇宫大门口!



    如此醒目,如此震慑,那自然是没有人还敢再继续放肆了。



    开玩笑!



    连一国之君的脑袋都被砍下来了,谁还敢放肆?



    复仇?



    跟国君但凡有点沾亲带故的人,全都在这儿堆着了,整整齐齐的,一个不差。



    等于是被彻底灭了门,谁还敢再言语?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雷霆段,才让东南亚的这些星罗棋布的国们,冷静了下来,清醒了起来。



    他们知道了“大明帝国”这四个字。



    而且,知道这是一个比弗朗人还要强大的存在,偏生距离他们还更近。



    所以但凡有什么坏心思,都得使劲儿琢磨一下,究竟会不会害了自已全家人一起被砍头团建。



    当然。



    郑和并非是个不讲理的人,他其实并不喜欢杀人。



    能够以理服人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的有什么不好呢?



    郑和名正言顺地表达了自已的观点,他们是来经商、来打通贸易路线的。



    往后,大明帝国将会带着他们,进行海上贸易之路的联系。



    往昔盛唐之时,不是曾经有过海上丝绸之路么?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前人的辉煌,重塑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



    并且,根据摄政王的设想,他们的伟业还不仅仅如此。



    海上丝绸之路,不光要打通,而且要联合起来,让这条道路上的每一个国家,都能够因此受益。



    还有这种好事?



    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甚至因此而感激涕零,五体投地!



    至于比较有远见的那些国国君,更是殷勤有加,恨不得将郑和的团队整个当爷爷一样给供起来!



    这是头一遭进行贸易,郑和舰队之中所携带的货物并不算多。



    可即便如此,精美的瓷器、光泽的丝绸,都足以让这些国的任何一个国君为之疯狂。



    他们心翼翼打量着那些宛若艺术品一般的东西,眼中流露出的震惊之色,简直无以复加!



    其中,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国四国的国君,更是恨不得当场认郑和当父皇了!



    



    



    兄弟们,新鲜的稿子来咯!



    达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还差4个发电加更!



    求催更,求发电支持!



    感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