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太子病重!

A+A-

    第4章太子病重!



    &p;#34;陛下&p;#34;太医令双颤抖如风中枯叶,药汤泼洒在蟒纹补子上结成褐色的冰。



    他望着朱元璋俯身擦拭太子嘴角血迹的背影,突然想起三更时分在太医院卦象中见到的星坠之兆。



    朱标勉力抬起眼帘,恍惚看见父亲鬓角的白霜被长明灯镀上一层金辉。



    他想笑,却被喉间翻涌的血沫呛出泪来——二十年前御花园里,也是这般风雪夜,尚是太子的朱元璋抱着出水痘的他彻夜疾奔,那时父亲铠甲上的冰晶也是这样闪着金光。



    &p;#34;话!&p;#34;朱元璋突然转身暴喝,玄色龙袍扫起的劲风竟将两盏长明灯拦腰斩断。



    太医令的梁冠应声落地,在青砖上滚出令人心悸的脆响。



    老皇帝踏着满地灯油逼近,中玉圭抵住太医令咽喉:&p;#34;太子的脉象,究竟&p;#34;



    暖阁外传来金吾卫换防的甲胄撞击声,三百锦衣卫的脚步声震得屋瓦积雪簌簌而落。



    朱标挣扎着去抓案头那方沾血的虎符,却见父亲猛然僵住身形——奉先殿所有铜兽香炉的青烟竟在同一瞬间断绝。



    太医令的喉结在玉圭下艰难滚动,他望着朱元璋映在窗纸上的剪影,突然想起当年为马皇后问诊时见过的、困在琥珀里的上古蜉蝣。



    风雪声里,暖阁梁柱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呀声,仿佛有看不见的重物正压垮这座百年帝殿。



    琉璃灯影在朱元璋玄色龙袍上碎成万千光斑,太医令官袍前襟的冰晶正沿着团龙纹路向上攀爬。



    鎏金博山炉里新添的犀角香突然爆出两点火星,将老臣苍白的须发映得如同鬼魅。



    &p;#34;风中残烛。&p;#34;这四个字从太医令齿缝挤出来时,暖阁三十六盏缠枝灯的火苗齐齐矮了三分。



    朱标搭在锦衾上的指突然痉挛,带翻了床头的鎏金药吊子,乌沉沉的汤药泼在朱元璋蟠龙靴上竟腾起青烟。



    蟠龙杖扫过紫檀案台的破风声让九重帷幕无风自动,十二盏琉璃药盏在空中碎成齑粉。



    朱元璋玄色袍袖卷起的香灰里,半截断裂的螭龙玉带突然发出金石相击之音——那是二十年前朱标加冠时他亲系上的和田玉扣。



    &p;#34;好个残烛!&p;#34;老皇帝喉间滚动的低吼震得梁间积尘簌簌而落。



    他五指扣住太医令肩头蟒纹补子,精铁护甲在云锦上撕出五道裂痕:&p;#34;四十年前滁州城头,标儿背着咱杀透三万元军大营,高烧七日尚能刃敌将!&p;#34;



    暖阁外呼啸的风雪突然裹着冰碴撞开雕花窗,卷着碎雪扑灭了东南角的七盏长明灯。



    朱标喉间溢出的血沫滴在鎏金床栏上,竟将盘踞其上的应龙纹路蚀出细密孔洞。



    太医令官帽滚落时带翻了青玉药杵,杵头镶嵌的东珠正巧滚到&p;#34;永不加赋&p;#34;的鎏金牌匾下方。



    朱元璋突然抬脚碾住那颗东珠,蟠龙靴底的玄铁鳞片与青砖摩擦出刺耳锐响。



    他抓起案头犀角杯掷向紫檀书匣,西域进贡的犀角撞在洪武大诰烫金封面上,碎裂的玉片混着药汁顺着&p;#34;永不加赋&p;#34;四字蜿蜒而下,将太祖亲笔题写的金钩银划蚀成斑驳黑影。



    &p;#34;陛下!&p;#34;太医令的惊呼被狂风撕成碎片。



    老臣挣扎着去抓翻倒的药柜,却见朱元璋反抽出壁上悬挂的龙泉剑,剑锋挑起半幅染血的帷幔直指殿外风雪:&p;#34;当年标儿高烧不退,是咱割了十三匹战马颈血&p;#34;



    剑刃劈开的风声中,三十六扇雕花窗突然同时震颤。



    朱标染血的指尖无意识划过胸前虎符,暗红血渍渗入错金银纹路时,暖阁所有铜兽香炉竟同时发出悲鸣。



    太医令官袍下摆的冰晶突然崩裂,碎冰渣溅到朱元璋战袍下摆的龙鳞金甲上,竟发出箭矢破空般的尖啸。



    老皇帝握剑的背青筋突然暴起,龙泉剑锋堪堪停在太医令咽喉三寸处。



    他盯着药汁在&p;#34;永不加赋&p;#34;匾额上蚀出的诡异纹路,瞳孔突然收缩——那蜿蜒痕迹竟与三日前钦天监呈上的星象图不谋而合。



    暖阁梁柱间垂落的八十一盏长明灯突然同时明灭,朱标枕畔的青铜更漏竟逆时针旋转起来。



    朱元璋战袍上的冰碴簌簌掉落时,太医令突然瞥见皇帝中衣领口露出的半截伤疤——那是四十年前滁州突围时为朱标挡箭留下的箭疮。



    &p;#34;陛下!&p;#34;金吾卫的惊呼从殿外传来,三百锦衣卫的脚步声震得屋脊积雪轰然坍塌。



    朱元璋猛然转身,玄色披风扫灭七盏缠枝灯的同时,朱标突然挣扎着支起上半身,喉间涌出的血箭将鎏金床幔蚀穿碗口大的破洞。



    老皇帝中龙泉剑突然脱坠地,剑锋插入青砖的瞬间,奉先殿所有铜兽香炉同时倾覆。



    太医令爬向药柜时撞翻了装天竺佛香的琉璃罐,混着金箔的香灰扑在朱元璋战袍下摆,竟将龙鳞金甲灼出缕缕青烟。



    &p;#34;标儿&p;#34;朱元璋的呼唤突然哽在喉头。



    他五指扣住儿子肩头时,朱标中衣突然裂开,露出心口处碗口大的暗红胎记——那形状竟与应天府城墙走势完全吻合。



    暖阁外传来战马嘶鸣,三十年前随他们父子征战天下的照夜玉狮子正在雪地里人立而起。



    太医令颤抖着捧来犀角制成的药匣,匣盖开启时涌出的寒气将满地药汁冻成冰晶。



    朱元璋突然抓起匣中冰魄银针,针尖映出他鬓角新添的霜白时,老皇帝突然听见四十年前滁州城头的箭雨声——那夜朱标滚烫的额头贴着他冰凉的铠甲,也是这样混杂着血腥与铁锈的气息。



    鎏金更漏突然发出裂帛之音,逆流的时辰在奉先殿梁柱间撞出涟漪。



    朱元璋指尖银针悬在朱标心口三寸处,突然瞥见儿子染血的袖口露出一角泛黄布帛——那是马皇后临终前为朱标绣的平安符。



    风雪突然裹着某种熟悉的气息撞入暖阁,朱元璋握针的腕猛然顿住。



    那味道混杂着陈年血腥与松脂焦香,恰似四十年前滁州突围时烧毁的元军粮草



    冰魄银针悬停的刹那,朱元璋瞳孔里翻涌的血色突然凝成两点寒星。



    他嗅着鼻端萦绕的焦香,四十年前滁州城头的火光仿佛穿透时空灼烧着五脏六腑——那时朱标不过七岁,裹着浸透马血的襁褓在他怀里烫得像块火炭。



    &p;#34;取刀来!&p;#34;老皇帝突然暴喝,声浪震得殿顶垂落的八十一盏长明灯剧烈摇晃。



    他五指扯开玄色龙袍,心口处铜钱大的箭疤在烛火下泛着紫光,那是当年滁州突围时为朱标挡下的淬毒狼牙箭。



    



    太医令膝行着撞翻鎏金药柜,数十个青瓷药罐滚落碎裂。



    他望着朱元璋胸口狰狞的旧伤,突然想起太医院秘档里记载的&p;#34;剜心续命&p;#34;古法——以直系血亲心头热血为引,辅以天山雪莲熬煮,可续七日阳寿。



    朱标染血的指尖突然抽搐,鎏金床幔应声撕裂。



    暗红血珠溅在朱元璋战袍的龙鳞金甲上,竟蚀出蛛般的裂纹。



    老皇帝反扯下悬在梁柱间的七星龙渊剑,剑锋割破中衣的瞬间,心口箭疤突然沁出黑血,将剑刃染成诡异的墨色。



    &p;#34;陛下不可!&p;#34;太医令嘶声扑向龙床,却被朱元璋战靴踹翻在青铜香炉旁。



    老皇帝盯着剑刃倒影里扭曲的面容,恍惚看见四十年前滁州城头的自己——那时他握着卷刃的斩马刀,怀里抱着高烧昏迷的朱标,在元军箭雨中杀出十里血路。



    剑尖刺入皮肉的闷响混着风雪灌入暖阁,朱元璋额角青筋暴起如盘龙。



    三寸长的伤口突然涌出赤金血珠,那血色竟比鎏金烛台上的火焰还要灼目。



    血珠坠落的轨迹在太医令眼中凝成残影,他惊恐地发现每滴血落地时,青砖缝隙里都会绽开一朵冰晶莲花。



    &p;#34;三碗心头血&p;#34;朱元璋的喘息带着铁锈味,左死死扣住朱标滚烫的腕。



    当第二滴心头血坠入太医令捧着的犀角碗时,殿外三十六尊铜兽香炉突然同时喷出青烟,烟雾在空中凝成张牙舞爪的应龙形态。



    朱标胸前的虎符突然发出蜂鸣,错金银纹路间渗入的血迹竟开始逆流。



    太医令捧着犀角碗的双结满冰霜,碗中鲜血沸腾如熔岩,将西域进贡的犀角蚀出蛛般的裂纹。



    暖阁梁柱间垂落的八十一盏长明灯忽明忽暗,映得朱元璋裸露的胸膛上,那道横贯心口的旧伤疤如同扭动的蜈蚣。



    &p;#34;父皇&p;#34;朱标涣散的瞳孔突然聚焦,他染血的指尖触到朱元璋心口涌出的血珠,竟发出烙铁入水的嗤响。



    老皇帝猛然按住儿子颤抖的掌,任由掌心皮肉被灼出血泡——四十年前滁州雨夜,朱标滚烫的也是这样死死攥着他的护心镜。



    剑锋又入半寸,血瀑染红了蟠龙榻前的白狐皮褥。



    当第三滴心头血落入犀角碗时,奉先殿三十六扇雕花窗突然同时炸裂,裹着冰碴的北风卷着碎木冲入暖阁,将满地药渣与香灰搅成旋涡。



    &p;#34;不够!&p;#34;朱元璋嘶吼着将剑刃再推半寸,飞溅的血珠打在太医令官帽上,竟将锦鸡补子烧出焦痕。



    老臣惊恐地发现,皇帝心口涌出的血珠落地后并未凝结,反而像活物般朝着朱标病榻蜿蜒爬行,在青砖上拖出七道暗红轨迹。



    鎏金更漏突然发出裂帛之音,逆流的铜壶滴漏在太医令眼中映出重影。



    他望着血珠爬过&p;#34;永不加赋&p;#34;鎏金牌匾时留下的灼痕,突然想起钦天监上月密奏的&p;#34;荧惑守心&p;#34;之兆——那日紫微垣帝星黯淡,正如此刻朱元璋眉宇间逐渐消散的紫气。



    &p;#34;哐当&p;#34;一声,七星龙渊剑坠地的瞬间,暖阁所有铜兽香炉同时炸裂。



    朱元璋踉跄着扶住鎏金床柱,指尖在心口抹过,蘸着血在朱标额前画出三道血符。



    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殿外照夜玉狮子突然发出撕心裂肺的嘶鸣,声浪震得奉先殿屋脊上的琉璃螭吻裂开三道缝隙。



    &p;#34;陛下!&p;#34;屏风后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九枝连珠灯架应声倾倒。



    少年带着哭腔的呼喊穿透三重锦帐,惊得朱元璋画符的指猛然顿住——那声音竟与四十年前滁州城头,朱标在箭雨中唤他的语调九分相似。



    朱允炆撞开翻倒的鎏金灯架冲出来,十二旒冠冕缠着明黄帷幔,白玉圭险些划破朱元璋战袍下摆。&p;#34;皇祖父!



    天官书有云至亲之血冲煞紫微,这血符万万画不得啊!&p;#34;



    &p;#34;当年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围困龙湾,咱用他胞弟头颅祭旗时,怎不见什么凶星犯宫?&p;#34;朱元璋染血的指尖悬在朱标眉间三寸,铜兽香炉炸裂的残片在他脚边腾起青烟,将九龙团云纹映得忽明忽暗。



    少年太孙突然扑到病榻前,绣春刀穗子扫过满地血珠。



    那些暗红液体竟似活物般避开他的皂靴,在青砖上汇成北斗七星的形状。&p;#34;钦天监荧惑守心当主太子危厄,孙儿斗胆请皇祖父三思!&p;#34;



    &p;#34;放肆!&p;#34;朱元璋反扣住朱允炆腕,五爪金龙纹饰下的指节发出脆响。



    鎏金床柱上未干的血迹顺着蟠龙纹路淌下,在少年杏黄常服晕开赤色云纹:&p;#34;传旨!



    把钦天监那帮嚼舌根的给咱绑到奉先殿前,朕要亲眼看着他们算清这满天星斗!&p;#34;



    话音未落,朱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暗红血沫溅上九重明黄帐幔,竟将绣着十二章纹的锦缎灼出蜂窝状的孔洞。



    朱元璋战袍下摆无风自动,腰间玉带突然崩开三寸,露出内衬里暗绣的北斗七星图。



    &p;#34;父父皇&p;#34;朱标枯瘦指抓住床沿,指节因用力泛起青白。



    那些在地面游走的血珠突然腾空而起,化作七道赤芒钻入他七窍。



    奉先殿外传来沉闷雷声,琉璃螭吻裂缝中渗出的雨水竟带着铁锈腥气。



    朱元璋瞳孔骤缩,抬脚碾碎地面血珠凝结的星图。



    碎裂的瓷片划破龙纹皂靴,渗出的鲜血与满地暗红交融的刹那,殿顶藻井突然降下紫黑雾气。



    刘伯温上月进献的河图洛书拓本在御案上无火自燃,青烟在空中凝成&p;#34;贡院&p;#34;二字。



    &p;#34;标儿!&p;#34;老皇帝转身时撞翻青铜仙鹤灯台,滚烫灯油泼在织金地毯上燃起幽蓝火焰。



    他战袍下摆扫过火苗的瞬间,朱标胸口突然浮现北斗状光斑,与朱元璋腰间玉带暗纹遥相辉映。



    鎏金更漏倒转第三周时,朱标染血的指尖微微颤动。



    朱元璋浑然不觉自己战袍下摆正被某种力量牵引着移向病榻,就像四十年前滁州城头那支注定要射向少年的狼牙箭,终究会被玄甲将军的披风卷偏三寸。



    朱标枯槁的指堪堪触到龙袍下摆,九爪金龙的鳞片突然泛起青光。



    殿外雷声贴着琉璃瓦滚过,震得承尘上积年的香灰簌簌而落,在他苍白的脸颊覆了层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