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汉全明星

A+A-

    翌日



    拂晓的阳光洒落在建章宫,将这座新立起的宫殿衬得更加熠熠生辉,



    昨夜太多人都没有睡着,



    但,



    熬过了黑夜,又是新的一天。



    建章宫内



    刘彻身着赤色常服,黑发被梳得一丝不苟,贴着头皮束起,头上拢着双龙盘珠天子冠,面前错落着几个臣子,



    这些都是御史台的成员。



    刘彻少年继位,窦太后把持朝政,每日朝会上的君臣所言,都要抄录一份送于后宫,刘彻便召集几员亲命大臣,私下谋事,政不入后宫,



    哪怕是窦太后薨逝,这制度也并未被废除,久而久之倒成了常制,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如此一国之政事,便全部握在了刘彻中。



    几位臣子,分别是右内史汲黯、廷尉张汤、太史令司马迁、都尉江充、前胶西国相董仲舒,



    这五人站位很有意思,



    正中位置,不偏不倚立着的是右内史汲黯,汲黯左侧,乃是董仲舒和司马迁。



    司马迁世代修史,他承了父亲的官职,任太史令,因曾拜董仲舒为师,便与董仲舒站在一边,二人都是奉儒。



    而在汲黯右侧,是廷尉张汤和都尉江充,两人若即若离,但身位却是在最前,



    都尉张汤,少年时好刑罚,曾因老鼠偷米,在官府为老鼠判案,抓得鼠赃俱获,当时百姓都报着看热闹的态度围观,



    张汤判案后,又对老鼠行了“磔刑”,因为太过血腥,此刑罚在文帝时便被废掉,



    简单点就是先把犯人骨肉分离,在其清醒的状态下割喉取命,



    刑了老鼠以后,周遭看热闹的百姓,顿时神情肃敛,目不敢旁视。



    张汤冷面冷血,段狠辣,是为大汉酷吏。



    而都尉江充,



    就是掀起巫蛊之祸,逼得太子刘据自杀的那宦官。



    江充揭发赵国太子刘丹与后宫乱奸,受到刘彻器重,一时间成为政坛新星。



    张汤、江充俱是修“商申之术”,主张法家。



    有趣的是,大力捧起儒学为官学的圣上,似乎更喜欢学法的官员。



    “爱卿。”



    刘彻笑眯眯的看向董仲舒,董仲舒恭敬上前,



    “陛下。”



    “爱卿别站的那么远啊,离朕近点。”



    “是。”



    董仲舒又是上前一步,但身位不过是与汲黯平行,仍然是后于张、江。



    汲黯连看都不看董仲舒一眼,反倒是张汤、江充都朝着董仲舒投去了跃跃欲试的目光。



    “再近点。”



    刘彻挥挥。



    “是,陛下。”



    董仲舒目不斜视,又是往前蹭了一步,才算是和张、江站在了一条线上。



    刘彻看到董仲舒这副样子,



    不禁失笑,



    “爱卿回京以后,怎么倒成了客人?”



    罢,



    刘彻起身,把董仲舒拉到了自已身边,



    江充眯起细长的眼睛,上下打量着董仲舒。



    年龄不过二十上下的司马迁,则是一副迷弟的眼神,望向恩师。



    “熊儿在你下读书,朕很是放心,



    这么多年,朕一直找不到合适这孩子的先生,见你与熊儿很是合拍,朕的心里也算是放下一块大石头了。”



    “殿下聪颖,微臣并没有什么功劳。”



    “哈哈哈哈哈,”刘彻开心大笑起来,“你倒是第一个熊儿这孩子聪颖的!”



    汲黯上前一步,



    “陛下!



    皇后娘娘已立,陛下虽富于春秋,但国不可一日无储!还请陛下立殿下为太子!以安民心!”



    张汤、江充二人闻言,俱是表情复杂。



    刘彻皱眉,摆推脱道,



    



    “熊儿还,太子这事,有什么可急的?”怕汲黯这个愣头青继续开口,刘彻转移话题道,“朕今天找你们来,是为了苏建的事,莫谈别的。”



    “汲黯,司马迁。”



    “微臣在。”



    “你们觉得苏建并未降匈奴,你们先。”



    司马迁有些口吃,



    “陛,陛下,微微臣以以以”



    汲黯揽过话头,



    “苏将军平素为人刚正,历次出塞击匈,也都身先士卒,经大战争七十余次,身上伤疤不计其数,



    微臣以为,苏将军没有降匈奴的道理!



    太史令大人也是这般想的吧。”



    司马迁朝着汲黯投过去一个感激的目光,连连点头道,



    “是是是苏苏苏将军家眷,也在京中实在在在没有降匈奴的道理。”



    刘彻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看不出喜怒。



    又侧头看向张汤、江充二人。



    “张汤,江充。”



    “微臣在。”



    “你们在早朝时,与丞相公孙贺一起,都觉得苏建是降了匈奴,对吧?”



    廷尉张汤顿住,开口道,



    “陛下,微臣改主意了。”



    “哦?”



    刘彻闻言,饶有兴趣的挑起眉毛,



    江充惊讶的看向张汤,眼中闪出鄙夷的神色。



    张汤开口道,



    “微臣仔细一想,觉得右内史大人和太史令大人,得有理,此事,微臣还要再想想。”



    刘彻托起下巴,



    “你呢?改主意了吗?”



    看江充这样子,就是有一肚子话想,



    “禀告陛下,微臣并非曲阿之人,微臣一直以为,苏建降了!”



    罢,还挑衅的看了张汤一眼。



    “那苏建”



    江充正要开始长篇大论,刘彻抬起打住话头,



    “不如把熊儿和闳儿都叫来吧,看看他们是什意思?”



    群臣直接愣住,不知道陛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等复杂的情况,把两位皇子叫来考校是什么意思?



    而且就算是要考校,叫来七岁的皇长子刘据也就算了,还特意把三岁、口齿都不清的刘闳叫来是为何?



    刘彻似笑非笑的扫过群臣,



    在这几人中的一人,心中松了口气,



    没想到,还没等自已主动提出来这事,陛下倒先了!



    右内史汲黯皱眉道,



    “陛下,这”



    “汲黯,你攻讦皇后的事,朕还没找你算账呢!”



    汲黯脖子一梗,



    “微臣问心无愧!”



    刘彻看了汲黯好半天,烦躁的挥挥,



    “朕懒得和你话,



    来人!把熊儿和闳儿叫来!”



    没过一会儿,



    两位皇子就被带进了建章宫,立于群臣中间。



    刘据还是那副木讷的样子,皇子刘闳眼眶发黑、可眼中却是神采奕奕。



    刘彻看向儿子,笑问道,



    “闳儿,昨晚是背书没睡着?”



    “是,不不,不是”



    刘闳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