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A+A-

    “殿下,您是在笑微臣吗?”



    刘彻好奇的看向大儿子,



    在他记忆中,大儿子露出笑容的场景,一只数的过来。



    刘据懒得多看一眼江充,朝向父皇,笑容纯真,



    疑惑道,



    “爹爹,阉人也能参政吗?是和秦朝的赵高一样吗?”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神色各异。



    童言无忌,



    可以,孩子的身份给刘据上了一道保险,要是别人问出这话,就像是故意找茬,而孩子问出这话就不一样了,



    同样,杀伤力也很惊人!



    江充的脸色登时就绿了下来,一直能言善辩的嘴,嗯啊半天,半天都吐不出一个字,



    现在的司马迁还没被阉,全场就他一个阉人,炮火只能江充自已承担,



    刘彻张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看向江充的目光,多了几分玩味,



    太监当官,那模板可不就是赵高吗?



    皇长子轻飘飘的一句话,直接就让江充在圣上心里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熊儿,”刘彻打哈哈道,“宦官也分好的,和坏的,江充还是很有能力的。”



    “咦?”



    刘据用指抵着脑袋,茶香四溢的道,



    “先生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阉人可都是不孝之人啊!有能力也是有才无德。”



    一时间,两道杀人般的视线射向董仲舒,



    一道来自刘彻,一道来自江充,



    刘彻咬牙用眼神问道,



    你都给朕的儿子教些什么了?!



    董仲舒赶紧低下头,



    俺不知道!



    俺没教过!



    廷尉张汤在旁,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同行是冤家,



    看到江充吃瘪,张汤别提多爽了,



    “殿下,微臣是天阉。”



    “噗!”



    张汤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给江充都逼成啥样了?连自已是天阉,都出来了!



    这何止是揭人伤疤,完全就是在上面猛猛撒盐了!



    刘彻觉得有些奇怪,



    怎么大儿子一见到江充,立马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充满了攻击性!



    他扫了眼江充,又看了看大儿子,想不出来这两人啥时候结仇了,



    刘彻暗记下来,得找人查查怎么回事了!



    “熊儿,爹还要谈事,你先回去吧。”



    生怕大儿子又语出惊人,刘彻也不问了,想着先把大儿子支走,



    “是,父皇。”



    刘据退下后,刘彻暗松口气,



    看向群臣笑道,



    “熊儿的想法,昨天就与朕了,也不需要他再复述一遍,就由朕代口吧。



    熊儿,他不知苏建到底降还是没降”



    到这,刘彻顿了顿,



    扫过在场群臣,群臣会意,齐齐点头,



    司马迁在心中暗道,



    陛下借殿下之口,第一句,就算是给苏建这事,定下了基调。



    投降,还是没投降,



    不是重点。



    “他只知道,他的父皇信任苏建,给了他兵马,要他去打匈奴!



    可到头来,苏建里的兵马被打的一干二净,只剩了他一个光杆将军!



    你们,按军法,苏建该不该斩?!”



    刘彻身上散发出层层威压,如同海浪一般,拍打在建章宫内的每一处角落!



    董仲舒忍不住暗赞了一声!



    



    殿下好清晰的思路!



    就连一向严格的右内史汲黯,都不由抚须点头,



    “殿下此话得极是!”



    此事过后,



    几位重臣,在心中都更加重视皇长子刘据,



    能出这番话,足以证明殿下远非传言的那般木讷,



    最起码,是有灵气的!



    退一步讲,



    哪怕这句话不是出自皇长子之口,可陛下就是把这名分安倒皇长子头上了,



    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陛下在为皇长子造势!



    在国储位悬而未定之时,这个信号,就很能明问题了!



    “陛下,苏建回京后,按军法处置,确实最好。”



    都尉江充上前一步,附和道。



    刘彻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江充直接尬住,



    在场的都是披着人皮的老狐狸,哪里看不出,陛下对江充的态度急转直下?



    得好听是御史台,可谁来谁去,不都是陛下一人得算吗?



    甚至,



    因为皇长子童言无忌的一句话,就能结束江充的政治生涯。



    想到这,群臣打了个哆嗦。



    皇长子一言,何其恐怖!



    



    刘据走出建章殿,一路吹着口哨,心情极好。



    几十年后,江充会污蔑刘据用巫蛊诅咒圣上,逼得太子起兵造反,攻杀江充,再饮恨自杀。



    其实,单看这段历史,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里无兵无权,只靠着一张嘴的宦官,哪里有逼死太子的本事?



    江充是始作俑者,但不是背后的最大黑。



    没有了江充,也有刘充,李充,赵充



    可这并不妨碍刘据搞他,最起码,是给刘据这个名字一个交代!



    刘据止住脚步,身后跟着的人也是一停,



    回身,



    “我认识路,自已回去就是了。”



    之前从房檐顶救下刘据的羽林校尉李敢,不苟言笑的摇头,



    “末将送您回去。”



    “我真能自已回去,你忙你的去。”



    “末将送您。”



    李敢一副你打我骂我,我也不走的样子,



    刘据也知道这是个犟种,便懒得再和他争辩。



    “哦,那你跟着吧。”



    昨夜在朔方郡爆发的兵乱,还没有传回京城,



    李敢对皇长子刘据的态度,依然是中立偏向于一点好感,



    亦步亦趋跟在身后,李敢也在观察着殿下,



    “你有钱吗?”



    刘据个头,话屌屌,掐腰仰视着李敢,



    李敢被问的一愣,反应过来后,从皮腰带中拿出几个钱币,



    “殿下,就剩这些了。”



    刘据探头看过去,



    “是五铢钱,不错啊。”



    刘彻频繁改革币制,最开始用半两钱,后来又用三铢钱,三铢钱没用上一年,又用五铢钱,这么倒来倒去的好处就是,地方没钱,中央有钱。



    但,民间私铸之风盛行,币制很是混乱,以至于官府发行的各种钱币,都没有了公信力,拿去买东西,都没人收,也就五铢钱还能用用。



    别看汉武帝张罗着铸钱,但却是顾头不顾腚,搞得民间百姓苦不堪言,



    相比起来,粮食,才是硬通货。



    “借我使使,以后还你。”



    “哦。”



    李敢人也挺愣,二话不的把全部家当都交给了殿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