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章 刘据: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A+A-

    “父皇就赢了吗?”



    刘据意有所指的问道。



    闻言,



    众少年眼睛微亮,悲愤的氛围挥去不少,



    殿下已经得够隐晦了,可在场的聪明人,依然能听明白。



    他们百日以来的努力,并不是全被摘走,



    太子监国所行之事,是为大汉而作,提高民间威望,让百姓对朝廷更有归属感。



    对,现在的大汉是握在刘彻里。



    但未来呢?



    十年以后呢?二十年以后呢?



    大汉会落到谁里?



    少年们眼眸亮如星辰,齐齐望向太子。



    东宫不争一时,



    因为,在新老交接之际,所有的耕耘,都会开花结果!



    最后还是落在太子中!



    刘据把搭在张贺肩膀上,另一只又搂过霍光,张贺、霍光二人身子瞬间僵住,



    “好了,去吃饭吧。”



    “是是是是是,殿下!”



    把这群少年们安抚好后,目送其背影离开,



    前脚霍光等人刚走,下一秒,一道高大走进,



    “熊儿,爹来看看你!”



    便宜老爹的突然出现,让刘据心里猛地一惊!



    他不知道,便宜老爹到底来了多久,刚才的话又听进去多少!



    刘彻眼含深意的看向熊儿,



    似笑非笑道,



    “熊儿,不怪父皇吧。”



    “不怪。



    父皇此举,是为了保护孩儿。”



    太子据想都没想,便开口回答道。



    “哈哈哈哈,你想的没错!



    你这次动作太大,若不降降温,你可要成众矢之的了!”



    刘据点头,心里嘀咕道,



    这便宜老爹坏得很!



    “你做的事,爹很满意,以后把大汉交到你里,爹也就放心了。”



    看向隆准大耳的翩翩少年,刘彻眼中闪过了慈爱,



    他为数不多的父爱,终于重新占据了意识。



    “爹,孩儿,有件事求您。”



    “!爹都给你办!”



    刘彻大一挥,想都没想,先应下来。



    太子据支支吾吾,



    “爹,最近科馆研制出一物,孩儿幽在东宫出不去,孩儿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爹您就帮着推出去吧。”



    “什么好东西?!”



    闻言,



    刘彻呼吸急促,急问道。



    这几年来,科馆弄出来的,可都是好玩意啊!



    在刘彻认知里,好玩意,一定是值钱的!



    就像科馆早前弄出的葡萄酒,既解决了西域葡萄不能长途运输的问题,还同时打开了中原和西域市场,



    丝绸之路络绎不绝,现在哪怕是张骞不主动走去西域,为了能喝到大汉的葡萄酒,西域商队都要横穿大漠,跋涉而来!



    听到科馆又弄出了好宝贝,而且听熊儿的意思,此物盈利都能进自已腰包,刘猪如何能不激动?



    “纸。”



    



    刘据看着便宜老爹,淡淡开口。



    “纸?”



    刘彻的兴致迅速降温,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考古学家在挖掘西汉墓葬时就发现了纸,



    纸张,在西汉就出现了,只不过是太糙太鸡肋,没必要普及。



    制纸之法并不复杂,以科馆的能力改进造纸术,可以是轻而易举,其实早在几年前,在太子据的点拨下,科馆就已经把造纸术改进好了,



    只不过是一直藏着罢了。



    原因很简单,



    这东西推广不出去。



    谁敢推广造纸术,谁就是死。



    哪怕是贵为国储,也不行。



    造纸术的出现,可以是触碰到了世家豪族的底线!



    “父皇,这种纸制作简易,还很光滑,一个简牍上的文字,在一张轻便的纸,就能全部写上,



    您,是不是好东西啊?”



    太子据声音落下,刘彻大脑嗡得一声!



    他瞬间明白,纸张出现,意味着什么!



    会引起整个大汉天下震动!



    不光是经济层面的,更多是政治层面的!



    为何造纸术会引起世家的疯狂抵制?



    这要从世家能存在的生命线起。



    一提到世家,谁都知道,世家几百年屹立不倒,有钱有势,以血缘为纽带,在某个区域,形成庞然大物!



    但,世家的地位,并不是钱带来的,也不是权带来的,这二者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决定性因素只有两个字,



    知识。



    世家长盛不衰的根本逻辑,是知识垄断。



    试想一下,在古代上进的道路,只有做官,做官却是要选拔,而选拔的评定范围,只局限于几本书上,普通人连这几本书都没看过,要怎么被选拔?



    推倒过程,



    想上进要做官,想做官要选拔,想被选拔要读书,想读书就要出身世家,或者是依附世家。



    科举制出现以前,连考试都不需要,直接是世卿世禄制度,后又发展为九品中正制,用人的最优先标准是其出身门第。



    而科举制出现以后,基本和普通人也没有关系,其是打开了寒门学子上进的道路,



    寒门,意思是人家祖上富过,现在虽落寞,但家里还有存书。



    注意,人家可不是泥腿子啊。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得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出生的时候,没投好胎,再想上进,就只能依附世家,去借书读,



    看了世家的书,以后就是世家的人,如此,世家的门生故吏,才会布满天下。



    那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明知道任用世家子弟,会使得世家权力更加膨胀,为什么还要去用,



    原因有二,



    其一是和世家达成政治合作。



    其二是世家子弟,真的是业务能力强。



    他们从就被朝中当官的长辈熏陶,接触到的人和事,普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他们有最好的资源,还有优质的基因,吃得好,还不干重活,身体这一块,就大幅度领先劳累过度的普通人,



    像那些纨绔子弟,基本都是少数,



    普通人家当然也会出现大才,但,这是样本。



    皇帝从世家子弟中挑选官员,是金子堆里淘金。



    从普通人家选官员,是从河里淘金,



    皇帝不难选择。



    这便使得世家越来越强盛,资源也越来越集中。



    刘彻抬眼看向太子,太子据面色如常。



    自已忙活了一百多天,还得罪了一大帮人,把事情终于弄好了,您老闪亮登场,出来摘桃子了,



    行,那孩儿现在把定时炸弹扔回给您,



    您老也出出力,让孩儿享受一下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