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人心惶惶

A+A-

    李复又在庄子上转悠了一阵子,主要是去看看李渊上次给他的那些新的土地。



    他背着,慢悠悠的走在乡间路上,看到阡陌之间的农人,脸上扬起和蔼的笑容。



    “这位老乡,今年地里收成怎么样啊?”李复笑问道:“官府的补贴按时给的吧?”



    那农人像是看傻子一般看了一眼李复,而后话也没回,扛着农具就走了。



    什么补贴?上哪儿来的补贴?



    官府不收你粮食税钱就不错了,还补贴?



    年纪轻轻脑子坏掉了?



    “郎君,种地还有补贴?”石头问道。



    “没有。”李复应声。



    “那您”



    “这不秃噜嘴了吗?”



    而后两人继续往前头走。



    这边李复之前也没来过,毕竟以前这边的地也不是他的,他闲着没事儿往这边来做什么。



    别看就隔着俩村子,但是村里的人,都没见过李复,因此也不认得。



    至于隔壁庄子出了个什么泾阳王,之前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毕竟,是不是泾阳王,也不影响他们吃饭睡觉,人家又不能一高兴,给每家发上二尺布,两斤肉。



    往前走着,便见属下有扎堆乘凉的佃户。



    “听今年咱们这一大片土地,都被赏赐给了一位郡王,也不知道咱们新的主家,品性如何。”



    “反正主家是谁,咱们的日子,也都好过不到哪儿去。”另外一位老农道:“只盼望那位郡王,莫要提高咱们的佃租,就心满意足咯。”



    “听这片地,先前是宫中贵人的,也算半个皇庄了,宫中鲜少管,收的佃租也是中规中矩,但是到了勋贵里,唉”



    事关自己的生计,眼见着又要到秋收,秋收之后便是要交佃租的时候了,不由得他们不发愁。



    李复就在不远处默默的听着他们聊这个话题,等他们聊的差不多了,才上前跟他们去套近乎。



    “几位老伯,晚辈这厢有礼了。”李复上前拱打招呼。



    “郎君有礼。”



    几位老农也是拱还礼。



    午后天气炎热,地里的活儿干一会儿,他们就得到树荫底下歇息一会儿,喝口水缓一缓。



    而此时,地里还有他们家中的青壮,依旧在劳作。



    “方才听几位老伯在聊起这片田换了新主家的事。”李复道。



    老伯闻言,叹息一声。



    “是啊,换了主家了。”老伯道:“只希望新的主家能怜悯我们这些佃户,莫要涨佃租。”



    “我看今年地里收成还不错。”李复道。



    今年关中风调雨顺,并没有发生什么天灾,加上这边的土地,都是渭河泾河灌溉,也不存在缺水的问题。



    “今年还好,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收成比去年能稍微好一些。”老农道:“只是换了新的主家,我们心里没底,每年交完了佃租,剩下的粮食,勉强够家里生活的。”



    



    剩下拿点粮食,留出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来,剩下的卖些铜钱,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



    除却种地,家里的人空闲的时候,上山砍柴,拿到镇子里去卖,或者家里积攒下一些东西来,然后去一趟长安,去西市,看看能不能换上十几个铜板回来。



    寻常种地的老百姓过日子,全靠一点一点的挣钱省钱攒家底。



    这还不能遇上什么事情,一旦遇上点事情了,可能三五年甚至更久的积蓄,都会被搭进去。



    “你们新的主家那边,还没有消息吗?”李复好奇的问道。



    几个老农摇了摇头。



    还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李复垂眸。



    这事儿,自己应该早就交代给老周了吧,眼见着要秋收了,怎么还能一点动静都没有呢,至少要让这边的农户们安心才是。



    “马上要秋收了,几位也无须担心,很快就会有消息了。”李复笑着道。



    那几位老农连连点头。



    有消息,总比一颗心悬着的要好。



    几人见李复衣着不凡,身边还跟着个护卫,也便知道他是大户人家出身的郎君。



    “郎君与隔壁那泾阳王庄子的主家相熟?”其中一老农问道。



    李复点点头。



    “熟,太熟了。”李复应声。



    “那郎君可知,那泾阳郡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啊。”李复想了想:“年轻,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胸有丘壑,腹有锦绣,才华横溢,貌似潘安。”



    几个老农听着,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什么好。



    “反正啊,他是个好人,所以啊,你们就不用担心,往后的佃租肯定不会上涨的。”李复道:“你们想啊,那泾阳郡王也不是从就在高门大户里长大的,他自然是知道种地的农户有多不容易,他能不体谅咱们吗?”



    几位老农点点头。



    “希望是如同郎君的这般吧,如此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跟几位老伯聊了一会儿之后,李复便带着石头要回宅子里去了。



    “郎君”石头欲言又止。



    他自是知道李复早就吩咐过老周,要照顾的周全一些,但是如今出来走走,佃户们人心惶惶



    “怎么了?”李复问道。



    “郎君,您回去是要找周管家吗?”石头问道。



    “怎么,不该找吗?”李复问道:“石头,你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前咱们的庄子,没有多少地,怎么着都能看顾过来,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这么多地,这么多佃户,关系到的,可不是几十家人,而是上百家了,几百口子人了,一个人的事儿怎么着都是事,但是几百口人的事情,积成大,就不容得忽视了。”



    “石头,我现在不管别的地方怎么样,但是在咱们庄子上,在我底下的这些个土地上,所有人都得给我记住四个字,以农为本。”



    “什么是农?农田,粮食,那是吃饱喝足的根本,是根基!吃不饱饭,一切都是水中花镜中月,都特娘的是虚的,明白吗?”



    李复的表情冰冷,语气严肃。



    “是,的明白。”石头战战兢兢的应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