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舍才有得

A+A-

    老赵坐在李复的对面,看着自家郎君沉思。



    今日自家郎君可是弄了不少安排出来,要将这些安排都做起来的话,时间,钱财,人员,各方面都不能少。



    本身家里没有什么底蕴,时间和钱都好,现在庄子那边有进项了,府上库房也充裕,即便是钱花完了,还有一些财帛呢。



    都是宫中送来的硬货。



    “木匠的事情,得办,眼下茶叶的买卖,得等到明年才能做起来,想要快速的看见回头钱,就得指望着家具作坊。”李复道:“秋收马上就结束了,庄子上还要盖屋子,也要用钱,库房里的财帛,花销可以,但是用于给干活的人结工钱,那就不方便了。



    至于长安城中的木匠,我知道艺好的木匠不缺活,但是有活做和有钱挣,这是两码事。



    跟咱们合作,给咱们干活,能挣得更多!



    这,就是咱们的底气!”



    李复接着道:“图纸我来给,等到接到长安城里达官显贵们的单子的时候,剩下的,靠他们的艺去发挥,一笔订单,价钱越高,我给他们的提成越高,底薪,每个月一贯钱!”



    “底薪?”老赵不解。



    “就是不管活多活少,哪怕是没有活儿做,只要在咱们的作坊里上工,一个成的木匠,一个月就能拿一贯钱,木匠带的学徒,一个月二百文,出师之后一年内,涨到三百文,两年内,五百文,五年之后,跟他们师父的工钱一样。”李复道:“这样,总能吸引到艺不错的木匠了吧?”



    老赵点点头,这般优待,的确是能招揽到人。



    如此条件,可以是独一份了。



    但是对于作坊来,是不是支出的开销,就大了许多。



    毕竟,要养活这么多人呢。



    “等到日进斗金的时候,你就觉得,这点开销,也就算不得什么了。”李复语重心长的笑道:“老赵,找人得往前看啊,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要是前期不砸钱进去,咱们可是连摊子都支不起来,连人带作坊带着木料,都是要花钱的。”



    老赵也认同李复的法。



    知道要花钱,但是眼下一点点的看着府上的库房越来越空,他这个当管家的,心都在滴血。



    原先的铜板都运出去了,这倒也罢,现在连库房里的锦帛都要花销出去,当真是要掏家底了。



    大唐立国之后,在武德四年之前,天下流通的依旧是隋五铢钱和其他南北朝时期的古钱。



    后来大唐一统,武德四年之后,李渊便开铸开元通宝钱,隋朝的五铢钱和其他古钱便随着时间流逝,开始渐渐的退出了交易,但是天下这么大,彻底的将这些钱淘换掉,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因此,除却铜钱,还有锦帛丝绸,都是交易中的硬通货,在市场上能够流通起来的。



    “郎君,马掌柜到了长安城之后,铺子的事情是好,但是作坊的话?怎么办?咱们是放在长安城,还是放在庄子上?”老赵问道:“若是放在庄子上的话,还是要盖新的作坊,若是放在长安城中的话,那其中的花销,就更大一些了。”



    “家具作坊是一定要放在长安城的。”李复道:“挣钱的单子,都在长安,若是从泾阳县往这边来回折腾,可就太麻烦了了,能花钱解决掉的麻烦,就直接花钱解决。”



    “如此的话,除却铺子,咱们还需要找个宽敞一些的作坊,用来安置木匠们。”老赵道。



    



    他也默默的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了一笔。



    这又是一大笔开支啊。



    管家管家,当管家也不容易啊。



    “是啊,这些要提前操办好了,人家木匠才肯来咱们这安顿下。”李复道:“所以,这些事儿,你交代下去,看着办,另外,若是有像马十三那样,会做买卖的掌柜的,也留意一些,有了家具作坊,到时候还是需要一个领头的掌柜的,若是木匠当中有这样的能人,也能破格任用。”



    “是。”老赵拱应声。



    本来做一桩买卖,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架不住李复底下有人,像今天这般,将事情都吩咐给老赵,剩下的事情,老赵会帮着操持的。



    而李复自己,就只需要等着底下的人来汇报,自己知道个结果就是了,中途若是有什么偏差,也能及时调整。



    莫要看李复只是个动嘴皮子的,实际上,若是没有李复这个动嘴皮子的,底下的人什么也办不成。



    明面上是动嘴皮子,实际上是动脑子。



    用想法来挣钱。



    实际行动是工匠的,想法是李复的,最值钱的,是想法。



    搞投资的,就是投资别人的想法,听别人吹牛逼,吹的越厉害,越得投资人的喜欢。



    因为点啥?



    因为要是连吹牛逼的本事和胆量都没有,还指望着他有胆量去赚钱?



    连饼都不会画,还会干点啥?



    “如今库房里的东西,能支撑起这个摊子吗?”李复问道:“就单家具作坊。”



    老赵仔细思索了一番。



    “连带着铺面加上作坊的话,是够的。”老赵回应道。



    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给了李复不少东西,若是这么大的一个泾阳王宅,连个铺面和作坊都置办不下来,出去让人笑话。



    库房里的东西是有的,但是有的玩意儿不好拿出去变卖,毕竟是皇帝赏赐的,从宫中出来的东西,拿着当个传家宝或者是,找个商人,私底下换成钱还好,但是就是不能明面上折算钱财。



    皇室丢不起那个人。



    长安城这边老赵将信着人送去了庄子上,送到了马十三的上,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马十三便带着人,乘坐着马车来长安城了,随着他一块来的,后头还有一辆马车,马车上放着两口大箱子,里面放的全都是已经数好了的铜钱。



    李复最近没看过作坊的账本,见到马十三带着这么多钱来了,他还是挺惊讶的。



    他以为,作坊里就算是有余钱,也不会太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