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宣传

A+A-

    现在好了,李复整天混迹在两仪殿这边打麻将,工地上有什么事儿,就直接来两仪殿禀报了,当着太上皇的面禀报。



    看看朝臣们还能什么。



    就是李复这些天光顾着跟李渊打麻将了,别的事情,什么都没管。



    马十三一直在长安城,铺子和作坊的事情都搞定了,一半的工匠在忙活着弘义宫的家具,另外一半的工匠在忙活着家具铺子开张的事情。



    早前李复刚来长安的时候,老赵已经置办了一间铺子,铺面也挺大,后面还带着个不的院子,于是,家具作坊就开在了那边。



    李世民从李复中得了新奇的家具,布置在了供他和下属们议事的殿中。



    这回就不用君臣坐而论道了,屈膝坐着,没多久,腿都酸了。



    李复给李世民送的家具,直接布置出了一处议事厅,李世民依旧在上首坐着,底下两排椅子,每两把椅子当中还放了高脚方桌,上面能放点糕点和水。



    长时间议事,也算是有吃有喝。



    当朝臣们第一次和李世民在这议事厅里见面,人都惊呆了。



    他们只见过那些胡凳,坐着还不怎么舒服,看上去也是一般。



    这屋子里的布置,着实新奇,而那些桌椅,像是胡凳,又跟胡凳不一样。



    看上去雅致多了。



    雅,实在是雅。



    尤其是两张椅子中间的方桌,上面还摆了花瓶,里面养着新鲜的花或是兰草。



    “陛下,这是?”



    房玄龄好奇的问起了这些家具。



    “哦,这都是泾阳郡王送来的。”李世民道:“听他最近在长安城里弄了个什么家具作坊,这都是作坊里做的。”



    李世民也不傻,知道李复开了个作坊,给自己送这些东西,一来是新鲜,让自己享用,二来,这东西弄出来,不就是想要赚钱吗?



    那子,纯纯的掉钱眼里了。



    “包括现在弘义宫冲洗修缮,我将这事让李复和闫让一起去做,无非也是要让他给太上皇重新弄一套家具,而且还是量身定制。”李世民道:“是想着务必让太上皇满意。”



    “陛下孝心,太上皇必定为之所感啊。”房玄龄拱称赞。



    原先孙伏伽所指的,陛下不孝,这罪名,现在可不成立了。



    太上皇都乐乐呵呵的,别人也就没有理由拿着这个指责陛下了。



    眼下这一大难题,算是解决了。



    “诸位爱卿,都坐吧。”李世民道:“今日咱们还有不少事情要议呢。”



    真正的大的决策,基本上都是他们这个圈子商议出来的,然后再拿到朝堂上去一,走一走过场。



    真正的大事,在朝堂上吵来吵去,是吵不出什么有用的结果的。



    这个站出来一嘴,那个站出来一嘴,十几个人能出好几个意见。



    李世民即便是想要做决断,也要三思而后行,才能下定论。



    因此,跟朝臣们在退朝之后,再行讨论,斟酌,就十分有必要了。



    正所谓,大事开会,事开大会。



    朝廷也是如此。



    



    这回坐着这么长时间,倒是没有跪坐那样令人不舒服了。



    从李世民口中得知,李复在长安城开了个家具作坊,这些臣子们也好奇起来了。



    要不要自家也换上一套家具?



    尤其是书房,得换。



    这样坐着的确是舒服不少。



    回去之后,就差人到长安城里打听打听吧。



    至于直接找李复?现在李复总是待在太上皇那边,他们不好往两仪殿去。



    他们都是当今陛下的人,哪儿能跟太上皇走的那么近。



    在李复摸鱼的这段时间,长安城里家具作坊也早就开业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了一番。



    只是寻常百姓家,哪儿有那闲钱去买什么桌椅板凳。



    而大户人家,主家不发话,底下的人就算是知道,也不敢善做主张。



    因此,开业好几天了,一个订单没接到,摆放在铺子里的家具,只是有人来看,并没有人来买。



    事情传到了马十三的耳朵里,马十三想了想。



    “得主动去找生意才行啊。”



    马十三正在泾阳王宅里跟老赵账本呢,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忧愁了起来。



    虽然家具作坊不归他管着,但是总归是生意上的事情,是要挣钱的。



    他要是能帮着出出主意,也是对泾阳郡王尽忠。



    “唉,这能上哪儿找啊。”老赵道:“寻常人家谁也不会天天到东市上去转悠,除非,能有贵人喜欢。”



    “贵人家具。”马十三思索着:“得让贵人们能体验一番才行啊。”



    “总不能拉着贵人进铺子,强行让人家去体验吧。”老赵道:“要不,找酒楼合作?”



    马十三点点头:“这是个办法,就先找客悦楼,跟掌柜的合作一下,毕竟,咱们跟客悦楼之间,也有不少来往了,跟他商量这事儿,能成。”



    随后,马十三又想到了什么。



    “除却酒楼之外,还有一种地方。”马十三举一反三:“贵人去的多。”



    “哪里?”老赵问道。



    “平康坊。”



    要现代有酒吧一条街,那么平康坊,就是大唐长安的风俗一条街了,热闹的很,不比东市差些。



    “对啊!”老赵眼神一亮,不过,他又补充了一句:“可是如此的话,咱们的成本就上去了,郎君,用最低的成本,博取最大的利益,这才叫做生意,不管是酒楼还是青楼,若是与他们合作,咱们必定要先送出去不少家具”



    “那这件事,就等郎君回来之后,请教一下郎君,再做决定吧,毕竟送不送的,还是得郎君的算。”马十三道。



    这个度,他们不好把握,送的多了,送的少了,都不好。



    李复虽然在两仪殿摸鱼,但是并不在宫中过夜,到了傍晚,去弘义宫那边巡视一遍之后就会回到他的宅子里。



    今天一回来,老赵就把跟马十三商量的事情告诉了李复。



    书房里,李复赞赏的看着老赵。



    “行啊老赵,你和老马都能举一反三了,不错不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