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未来的担忧

A+A-

    生产再难,想想腹中的孩子,想想房外等候的亲人,必是要咬紧牙关,硬生生的要挺过来的。



    李震对庄子上最是熟悉不过,是要等明天上午,带着自己的父亲在庄子上走走看看,李绩也同意了。



    他知道这边庄子上的一些情况,但是没有在这边仔细走动过,因此也是打算明天上午,在庄子上转转,等到半晌的时候,再启程回长安去。



    是夜,李绩和李复两人坐在厅中,喝着茶,聊着天,英国公夫人则是和女儿回到了房里,去她们母女之间的悄悄话去了。



    晚上的李震,百无聊赖,也在厅中,听着父亲和姐夫聊天。



    他留下,是被李绩强制留下的。



    身为英国公府的公爷,读书,也只是一部分,这年岁,多听一些朝中的事情,多知道一些长安城里的风向,对他是有好处的,可不能真的只是在庄子上一心只读圣贤书。



    只会读书的人多了,但是显然,如果只会读书,作为英国公府的继承人,那是不合格的。



    起庄子上的书院,李复也告知李绩,今年夏天,庄子上的书院里的学生,就要分科了。



    也解释了什么是分科。



    在李绩听李复要在书院里建兵学院的时候,眉头紧皱了起来。



    “怀仁,这兵学院的事情,你该谨慎。”李绩提醒道:“即便是有地方,有学生了,可是谁也不会将自己吃饭的本事,教导给别人的。”



    “这都是传家的本领,指望着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凭着这些本事,给家族争光,封妻荫子的。”



    “如果传授给外人,那将来,学业有成的这些人进入到朝廷之后,势必需要分一杯羹。”



    “利益总归就只有这些,竞争的人多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看看英国公府就知道了,将来震儿要走仕途,且不容易不容易,如果他学会带兵打仗,熟悉兵法军事,那他的前途就有一份保障。”



    “而如果跟他竞争的人多了\"



    李绩的双眼中充满了担忧。



    这件事,是直接影响到他们这些武将的利益的。



    莫要朝中的其他武将,便是自家人,都不想让李复在书院开什么兵学院。



    “一代两代还好,往后三代五代,谁能保证家族之中代代出人才?”李复叹息一声:“这传家的本事,谁能够保证,一代一代的,让自己的子孙传承下去?”



    “兵法,军事,战场得功,封妻荫子,这些都是有巨大的风险的。”



    “一个不慎,在战场上,谁都没法会发生什么。”



    “如果没有传承,往后几代人下去,武将难以为继,朝廷该如何,不谁家的朝廷,中原大地,该如何?”



    “好东西束之高阁,最终落得个失传的下场。”



    李复无奈摇头。



    “我知道,这种事不能强求,便是岳父您,我也不想强求,兵学院一开,如果没有先生教书,没有兵法教材,那么,我会自己想办法。”



    “或者,求陛下为我想办法。”



    “陛下,也是带兵打过仗的。”



    “天子门生,陛下应该不会介意。”



    “军队当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书院即便是培养出来人才,进入军中,也并非是一进去就要被封官,能在军中走到什么地步,还是要看他们自己。”李复解释道:“但是如此一来,军中的中层将领,他们的军事素质,必然要比以往,高出很多。”



    “这是军队的进步。”



    



    “庄子上还有王府两卫,也不愁兵学院的学生没有地方历练。”



    “明日,父亲去王府两卫的营地去看看吧,如果父亲觉得他们是一支精兵的话,那么,往后的兵学院的学生,绝对不会比王府两卫更差,他们,都会是读书识字,学过兵法的,有学问,并且脑袋聪明的精兵良将。”



    “精兵中的精兵。”



    李绩微微颔首。



    他知道,话到这个份上,也无法阻挡自己的女婿去做这件事了。



    至于自己家中



    李绩看向李震。



    只能指望着这子将来能够出息了。



    往后肉眼可见的,朝堂越来越不好混了。



    只是仗着勋贵家的出身,想要做官,想要做实权官,更难了。



    起来,泾阳王府和英国公府,所求的东西,或许是有些不一样的。



    而正是因为这种不一样,让李绩不是很赞同李复搞什么兵学院。



    李复是皇室中人,为李唐皇室考虑,要培养人才,选用人才,提拔人才。



    这样,江山稳固,泾阳王府背靠皇室,地位更加稳固。



    而英国公府,靠功勋,靠着本事,在朝中立足,想要传家,家中门庭不落,就必定要家中子嗣在朝中做官受用,与他们竞争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如此,他们的会才多,会才大。



    如今两家是姻亲,还算一荣俱荣。



    李绩作为英国公,他本身也是有些本事的,不担心门庭衰落。



    可是他也要为后人计。



    往后一代两代,第三代四代,或许跟泾阳王府之间,就没有那么亲密的关系了。



    甚至是泾阳王府与皇室之间。



    如今李复是陛下的堂弟,可是往后恩?



    亲戚是一代一代的,越来越远的。



    次日清晨,李复早早起身,他没有忘记今天要带老丈人和舅子一起到庄子上转转。



    丈母娘依旧是留在家中陪着自己的夫人。



    一辆马车,伍良业驾车,先是去离着比较近的村里看了看。



    马车行驶在水泥路上,四平八稳。



    这条街道,平日里庄子上的人拿着很是上心,在清扫自家门口的巷子之后,都会来这边道上,将路上打扫干净,主要就是一刮风,路上的一些尘土。



    再者就是,秋天刮过来的落叶什么的,村里的人将落叶都扫在一起,拿着筐装回去,冬天还能当生火做饭的燃料烧呢。



    “这路,还真是平稳啊。”李绩对水泥路,感到好奇。



    “原先烧窑的烧出来的新材料,别的方面用不上,就直接用来修路了。”李复道:“路面硬化之后,马车在上面反正是平稳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