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啊这.......

A+A-

    两名男子,骑在马背上,门房对其中一人恭敬行礼,称呼殿下。



    殿下。



    这庄子上,能被称为殿下的。



    就只有泾阳王了。



    裴行俭连忙拱行礼。



    “你是裴家人?”李复问道。



    “是。”裴行俭应声,不卑不亢。



    “怎么来庄子上了?家里人同意吗?”李复倒是好奇这个问题。



    裴家的族学,在长安城,也是有一定的名声的,好好的待在自家,从就有名师教导,家中长辈传授学问,不是更好吗?



    大家族出身的子弟,将来的目标,无非就是进入朝堂,走仕途。



    待在族学当中,再好不过了。



    他们用不着外面的学问,也用不着外面的人际关系,即便是要用,那也是他们已经走上仕途之后的事情了。



    在此之前,家族之中的资源,足够培养他们了。



    裴行俭低下头,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我没有家里人。”



    李复蹙眉。



    没有家里人?



    裴家人,这么大的一个裴家。



    “没有家里人?怎么会?”李复疑惑。



    裴行俭低头叹息一声。



    “不敢瞒殿下,家父裴仁基,武德二年四月王世充称帝,家父为吏部尚书,家兄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因复立越王杨侗为皇帝,被王世充夷灭三族。”



    嘶!!



    李复倒吸一口冷气。



    自己还搁这儿叭叭的问人家家人呢。



    夷灭三族。



    特娘的真是半夜醒来都要抽自己一巴掌的地步啊。



    眼前这孩子,应该就是三族当中侥幸逃脱的幸存者了。



    武德二年的事了,当初发生这事儿的时候,看眼前这孩子,应该尚在襁褓之中,能活下来,也属实不易了。



    不过,等会儿!



    李复发现了盲点。



    “你,你叫什么?”



    “学生裴行俭。”



    !!!



    李复瞪大了眼睛。



    这庄子,真是风水宝地啊。



    啊哈哈哈哈哈!!!



    又来了个未成长的牛人。



    “裴行俭。”李复念叨着这个名字:“为什么要来庄子上读书?你是裴家人,即便算了,不那个,或许对你来,长安城是更好的选择,你的理由,既然本王遇上你了,也算是缘分,若是你的理由能服本王,那不定,本王可以给你一点便利,或者是,指点一二。”



    在指点一二的时候,李复的心中狂喜,都开花了。



    指点一二。



    哈哈哈哈,指点裴行俭一二。



    



    哎呀,你,这,嗐!



    若是李复是大尾巴狼,这会儿的尾巴必然跟那螺旋桨一样。



    裴行俭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李复,声音清朗而沉稳:“殿下,学生来庄子上读书,正是因为这里与长安城不同。”



    “哦?”李复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有何不同?”



    裴行俭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



    “长安城的书院,虽然亦有名师教导,但学生以为,学问不应局限于一家之言。



    书院授课,基本上多为经史子集,讲究的是规矩与传承先贤道理。



    而庄子的书院,却兼收并蓄,既有经史,也有算学、农事、工技,甚至还有兵法韬略。学生以为,真正的学问,应当广博而实用,而非拘泥于一隅。”



    李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看来你提前了解过书院。”



    “是。”裴行俭应声:“来之前,已经打听过半年了,大概知道一些书院的情况,程家的郎君还有尉迟家的郎君,包括英国公府上的公爷,都在书院,他们的事迹,在长安城,亦有传扬。”



    还有一方面就是,自己的事情,在长安城里,太多人知道了。



    就算是进了长安城的书院,跟长安城里的勋贵人家子弟相处起来,难免会有些麻烦。



    不想再听以前的那些事情了。



    不想因此而在读书上面分心。



    庄子上的书院,没有人知道裴行俭是谁,没有人知道,自己三族被诛灭,也就没有人会议论。



    自己想要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



    至于为家人复仇什么的,王世充都已经死了,向谁复仇呢?况且,王世充的死,还是当今陛下的推动,如此来,陛下是为自己报了杀父之仇的恩人。



    学成之后,为陛下效力,为朝廷效力。



    单纯如此,不沾什么世家大族的名头。



    庄子上的这处书院,学生来自各处,有寒门子弟,有百姓家的孩子,甚至还有匠人之子,与之相处,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和负担,只专注读书,做学问,学本事。



    这些,都是长安城的书院无法给自己的。



    “你所的书院,大差不差,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李复道:“但是书院的基本制度,你应该也是知道的,你可以学这么多,但是学到的不一定精通,若想要精通,书院读书三年之后,会有分院制度,选择一本本事,继续精通钻研下去。”



    “而并非你所想的那样。”



    “读书有读书一道,兵法有兵法一道,农学有农学的路,医学有医学的路,你可想好了自己的未来?”李复问道。



    “进了书院,学生将会有三年的时间来考虑规划自己的未来。”



    裴行俭并没有将话死,反而了自己进书院三年的时间规划人生。



    是实话,也清醒。



    至于这孩子为什么没有留在裴家的族学。



    想想也就知道了,三族都没了,指望着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起来,还不如靠自己呢。



    看着眼前的裴行俭。



    或许,裴行俭才是跟“李复”有一些相似之处的人。



    “对自己的人生倒是有些清晰的认知,这是很难得的。”李复笑道:“不过,书院毕竟是有书院的规矩,可本王也有言在先,可以给你一些便利。”



    “本王给你指条路,你考虑考虑?”李复眯着眼睛笑。



    裴行俭一愣,看到泾阳王的笑容,总觉得



    “还请殿下明示。”



    “对兵法韬略,对军伍,有兴趣吗?”李复问道。



    裴行俭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有。”裴行俭应声。



    “庄子上有王府两卫的军队,营地离着书院也不远,当然,你这般年纪,本王也不会让你从军,只是在进书院之前,将你送到军营里,历练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