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避暑事宜2

A+A-

    李世民应了一声。



    “的也是。”



    “观音婢,我想,咱们去翠微宫,到时候长安城宫中,还是需要有人主持的。”李世民思索着:“我想让高明留在宫中,主持朝政。”



    长孙皇后闻言,笑了。



    “二郎,虽然你想的是周全,但是有人比你想的更早,但是跟你想的不一样。”



    “哦?什么意思?”李世民疑惑。



    “泾阳县庄子上来信,是想让孩子们照往年夏天一样,到庄子上去避暑。”长孙皇后道:“尤其是提起了承乾,让承乾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庄子上去,一来也不耽误承乾的学业,承乾若是想要处理朝中的事情,无非让人送到庄子上就是了。”



    “其次,承乾跟宫中的弟弟妹妹们在一块,能让他担起做大兄的责任,在外照顾弟弟妹妹,增加他们这些孩子之间的情谊。”



    “再者,太极宫的环境也是众所周知的,大热天的,大人都受不住苦夏,更何况孩子,即便是二郎想要历练承乾,也不是在这方面上。”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察觉出些许不对。



    “怀仁来信?这件事?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今天上午,是信件昨日下午就到了,留在了泾阳王府中,今日一早送到宫中来的。”长孙皇后道:“是泾阳王妃写给臣妾的信,了些家常,了狸奴的事情,后续才起了避暑的事情。”



    李世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看来,他们两口子早就想到了,只是不知道宫中的安排,不过,这封信来的也是巧了。”李世民笑道:“今日我想起来与你这件事,正好上午这封信就到了你的里。”



    “是啊,也是巧合,不过想想也就知道了,往后的天气越来越热,而往年,这个时候也差不多该准备了,前几年夏天的时候,承乾他们都是在庄子上避暑的,也成了惯例,二郎,今年的话,你打算如何呢?”



    “你怎么看?”李世民将问题又抛给了长孙皇后。



    “妾身觉得,泾阳王两口子信中的,也有些道理。”长孙皇后道:“臣妾是承乾他们的母亲,但也是大唐的皇后,虽然想着,承乾作为太子,应该承担起身为太子的责任,可是做母亲的哪儿有不心疼孩子的。”



    “如同信山所,只要承乾帮着他的阿耶处理政事得当,不管是在太极宫还是在翠微宫,又或者是在庄子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往年咱们去翠微宫避暑,长安城也没出什么差错不是?”



    李世民认真的听着皇后的意见,一边听一边颔首认同。



    倒也是。



    尤其是,让承乾跟宫中的孩子们多接触,竖立起做兄长的威严,这一点,李世民很是认同。



    孩子们在一块相处久了,感情好,这是他乐见的。



    他活到现在,若是他们家没造反,他跟大哥李建成,该是多么好的兄弟。



    “咱们出发去翠微宫的时候,大概就是夏至左右了,先让工部往泾阳县庄子上,送上二十车硝石过去。”



    话音落下,殿中忽有微风略过,桌案上的信笺被掀得哗哗作响,李世民抬压住了飞扬的纸页。



    难得清凉的一阵风。



    长孙皇后听到自家陛下这般,心中便明了。



    这是同意了。



    “这硝石的花销,从内帑出。”



    



    长孙皇后点头应声。



    “另外,内帑里新得的珊瑚屏风,送到东宫去,赏赐给高明,王右军的书帖,赐给青雀。”



    “今年春天的时候,高明训练那五百东宫卫队,花销也不少,我这个做阿耶的,也要心疼心疼自己的儿子了。”李世民着着笑了:“再从内帑给东宫拨调两万贯钱款吧。”



    长孙皇后轻笑。



    “看来二郎对承乾训练那五百卫队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李世民笑了笑。



    “看上去像模像样的呢,不知道到时候跟宫中的金吾卫比试比试,会是什么结果,我有些好奇,等到今年秋天,在宫中的演武场上,比一场。”



    “时间嘛,就安排到中秋节好了,正好也能作为一个节目,助助兴。”



    “往年中秋节,白天是在宫中的演武场打马球,现在长安城有了竞技场,看打马球的比赛,就不是什么新鲜稀罕物了。”



    长孙皇后笑着摇头。



    “非也非也,那竞技场里打马球,都是奔着荣誉去的,宫中的马球比赛,就是看个乐子,有好事者,亲自下场过过瘾,玩闹罢了。”



    “所以中秋节,按照惯例,宫中的马球该打还是要打的。”



    “行,这些安排,听你的。”李世民笑着应和。



    两口子开始坐在一块商议去翠微宫避暑的事。



    院子里的蝉鸣越发聒噪,裹着暑气的风卷起茜纱帘角,露出檐下金铃投在青砖地上细碎的菱形光斑。



    工匠来到李复跟前,拱行礼。



    “郎主,院子里的树屋已经做好了,您上去看看?”



    李复放下上的书册,目光投向院子里。



    “行。”



    李复起身,随着工匠往树屋那边去。



    从下面到树杈上做了木梯,李复踩着木梯往上头爬。



    这是一颗老树了,当初这宅子还没有的时候,这树就已经有了,原本是想砍掉的,但是在阎立德巧妙的设计下,保留了下来。



    这宅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树,都是阎立德精心保存下来的。



    冬天的时候看不出什么,但是到了夏天,这些经过巧思保存下来的树,给住在宅子里的人提供了阴凉。



    当然,宅子里很多树,也是后续花了大力气移植过来的,都有不的树龄了。



    工匠们做完了树屋,也把里面拾掇干净了,只要弄一些被褥上来,一布置,这里就是温馨屋。



    李复一个成年人,钻在树屋里,空间上也是宽敞的很,毕竟家里来玩的,也不止一个孩子。



    树杈不够,那就在下边搭架子做支撑。



    架子做的也是仿照树干的形状,底下一大截都埋在土里,结实牢固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