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观战的诸神
A+A-
虚空中的追逐还在继续。
来有趣,湮灭明明可以遁入自己的世界逃避现世的命运但祂却没有,反而是在虚空中不断扩大这次冲突的影响,几乎将整个虚空都拖入了战场。
诸神陆续降临,再次开始为这场爆发于虚空的战争擦屁股,祂们不能让寰宇崩解,于是只好合力限制战场的暴烈。
而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湮灭,祂此时正穿梭于诸神注视之下,在抵挡命运的同时也在观察着其他几位的态度。
祂并非一个纯正的靠近派,在有关虚无的权柄被划归虚无所有后,祂靠近源初的心思便淡了。
但祂同样不是一位恐惧派,因为祂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源初,这是祂无法拒绝和改变的根本,所以现在的祂成了一个践行湮灭意志的自娱者,祂只取悦自己,顺便满足下源初对湮灭的期待。
当然,祂也有一个类似于繁荣之母的宏愿,希望寰宇在时代之末能够彻底走向湮灭,再次让整个时代落幕于湮灭而并非终结于当下不再属于自己的虚无。
这种挑战时代主宰地位的举动很危险,所以祂也需要合适的盟友,起初沉沦是祂的助力,存在是祂的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沉沦分崩离析走向真正的沉沦,存在也不再存在愈发靠近虚无,这种局势的发展几乎“湮灭”了祂的所有希冀。
祂时常在想这对虚无绝对有利的剧本到底是谁在导演,命运与欺诈一正一反穿针引线把局势推动到这种地步,那在时代落幕后的下一个时代里,虚无的权柄是否会迎来扩张,自己的权柄又是否会再次受到“蚕食”?
湮灭不得不这么想,因为祂的权柄就是这么来的,也是这么被分割的。
源初的出现本就是对过去一个时代的总结,倘若这个时代的虚无色彩过于浓重,那么下一个时代到来时,谁也不准*祂对这个时代的点评会催生出何种结果。
湮灭不想止步不前只做一个沉沦于过去时代的旧神,所以祂觉得自己必须在这个时代搞点动静出来,而湮灭虚无打造的“祭品”,无疑是既取悦自己又敬献源初的最好方法。
毕竟虚无的敬献是敬献,湮灭的敬献自然也是敬献。
所以祂一直在等,等自己确认真正虚无“祭品”为何的那一天。
直到一位叫做程实的玩家在试炼中取到了欺诈藏匿的容器,湮灭觉得自己等到了时。
于是祂出了,然后祂失败了,还被这个“祭品”贴脸呲了个花。
当然行动失败跟那个“祭品”没有关系,而是跟身后这位脾气暴躁的命运有关,祂实在不能理解,这个叫做程实的玩家明明所做的一切都在背离命运,为何他还能得到命运的注视和垂青?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祂开始在围观的诸神中寻找同样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的神,祂没急着离开就是为了在剩下的祂们之中寻找潜在的“盟友”。
所以,当事者和围观者都在观察。
最先降临在战场外围的是一双涂满了混沌白瘴的眸子,祂不过只瞥了战场一眼,便不屑的留下一句“无谓的愚行,浪费时间”,而后便离开了。
紧接着诞育、真理、战争、混乱依次降临,就连刚刚被欺诈吓走的沉默也再次归来,将目光继续锁定在了命运的身上。
祂似乎对这位命运很感兴趣。
然而无论这两位动静闹的再大,其他人都不曾插,只是默默的托举着这即将碎裂的虚空,不使寰宇崩塌。
期间,真理目光灼灼的看向诞育,问出了一个让其他几位疑惑至极的问题。
“诞育,你的虔诚是否依旧虔诚?”
这算什么问题?
这寰宇间居然还会有人质疑诞育的虔诚?
但凡这世间仍有一个种族在延续,那都可以算作是诞育的虔诚,毕竟祂是生命之前奏,是万物之起源,是被源初正名的第一位真神,也是公认的无可置疑的靠近派。
然而诞育的神柱并未回答真理的问题,祂只是默默散发出诞育的气息,便让真理皱着眉头退开了些许。
真理沉吟片刻,又看向沉默,虽然祂知道对方什么都不会,但祂还是问了一句:
“你和欺诈达成了什么协议?”
沉默一如既往的沉默,祂默默地注视着命运,甚至不愿分一缕目光去看看这位提问者。
不过真理并不在乎对方的反应,因为祂的目的并不是沉默本身,而是想通过这个问题观察周围其他神的反应,祂就像是一位质朴的学者,正埋头努力试图将这寰宇的谜团拆解,找到被虚无藏起的线头。
祂现在确认虚无一定对诸神隐藏了什么秘密,至于这份怀疑来自哪里
正是之前那场与记忆的交易。
祂虽不知道命运与记忆交易的内容,但在旁敲侧击下,却从记忆的口中知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记忆居然为了确保祂与命运交易的公平性,主动遗忘了一段记忆。
这对于一位存在来简直是背离意志的“渎神”之举,所以从那一刻起真理心中就种下了怀疑。
在推动信仰融合之外,祂开始慢慢调查这件事情,得益于自身的权柄,祂很快就发现这件事情或许跟好几位祂都有关系。
虚无、存在、沉默甚至是自己的对家,痴愚。
如果只是几位真神之间的交易,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一旦涉及痴愚真理很了解自己的对家,如果对方不愿意主动卷入一件事情,那么无论再大的利益诱惑都不可能打动这位目空一切的神明。
所以这件事的牵扯一定极大,才能让痴愚也深陷其中。
可是在这寰宇之内,还有什么能大过源初呢?
难道祂们发现了一个足以媲美源初的其他力量源泉?还是,祂们拆穿了这个叫做源初的谎言?
除了这两者,真理认为不会再有别的事情能够吸引痴愚以身入局。
祂孜孜不倦追求的“真理”似乎变得更加有趣也更有吸引力了,这让真理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