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又一位大唐名臣

A+A-

    王远不禁皱眉,这县城中的乞丐也太多了吧。



    忽然街口传来一阵锣声,有人高呼:“县衙门口施粥了!到县衙门口领粥啦!”



    乞丐们听到声音,不断地向前涌去。



    衙门前的广场上放着几个大木桶,里面盛满了稀粥,几个衙役正在发粥,乞丐们排着队领粥。



    县衙门口石阶上站着几人,看到秩序井然,便打算转身回去,忽然看到有车队过来,又停下来观望。



    石阶上的人有两个身穿官服,但引起王远注意的却是另外一人。



    只见石阶上面站着五人,中间的应该是县令,而在县令的左边却站着一个瘦弱的文士。



    这书生看着快五十了,但这个时期的人看着都年龄偏大,王远估计此人也就四十岁左右吧。



    此人身穿灰色长衫,头戴黑色幞头,唇上八字须,下巴半尺长的胡子,不时地伸捋一下,显得异常儒雅。



    双目闪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够看透人心,浑身散发着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



    车队到了县衙门前,停了下来。



    王远跟着李大壮跳下车来,走到台阶下。



    李大壮行礼道:“启禀大人,草民乃齐王庄人氏,昨夜忽然降下天雷,庄上的两头老牛被劈死了,特来县衙报备。”



    “哦?”台阶上的众人一片惊讶。



    中间县令一脸威严地开口道:“不可胡!谁人不知冬季不会打雷,该不会是尔等私自宰杀耕牛,又来此谎报案情吧?若真如此,可是死罪!”



    李大壮立即拱道:“草民不敢,我等已经拉来一头,请大人明鉴。”



    台阶上的人早就看到了马车上的死牛,此时纷纷走下台阶,围着那辆马车查看起来,都想看看牛被雷劈死了会是什么样子。



    “嘶!”



    众人看到牛头后脑的伤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那伤口对穿而过,一面只有指粗细的洞,另一面也只有鸡蛋大,这时期的强弓硬弩可造不成这样的伤害。



    众人面面相觑,这根本无法解释,只能是被雷劈了。



    这时,那个文士开口问道:“尔等可见到被雷劈的经过?”



    李大壮道:“回贵人的话,庄子里很多乡亲都听到在牛棚方向发出两声巨响和两道闪光,所以断定是被雷劈了,并未见到经过,我等过去查看,两头老牛已经死了。”



    那文士又问道:“不是还有一头牛吗?为何没有一起拉来?”



    李大壮看向王远,看来这文士确实不简单。



    王远拱道:“毕竟那是齐王的产业,那头牛我等准备送去齐王府上,这头牛打算卖掉,再买些粮食,庄子里的存粮不足已过冬。”



    那文士和县令对视一眼,县令问道:“你是何人?”



    “回大人,学生王远,奉齐王令,暂时管理齐王庄。”



    县令继续问道:“既然你知那是齐王的产业,怎敢私自处置此牛?”



    “大人,乡亲们都快吃不上饭了,若再弄不到粮食,恐怕就要有人饿死了。既然学生管理庄子,那就不能让一个人饿死,总不能带着乡亲们去做乞丐吧?只好出此下策,齐王但有责罚,学生一人承担。”



    王远的大义凛然,众人听了不断点头。



    



    那文士道:“既然如此,那这头牛我买下了,兄弟个价钱吧。”



    王远道:“子不知如今的价格,先生看着给吧。”



    文士笑道:“你倒是个灵之人,好吧。如今牛肉按品质大约二百到二百五十文一斤,我看这头老牛还算是肥,大约能出三百斤肉,再加上牛皮等,给你八十贯如何?”



    王远也是看出这些人都很善良,否则也不会在县衙门口施粥,自己又的那么惨,他们肯定不会少给钱了,于是拱道:“此等老牛不值这个价钱,贵人确实出价很高,子代乡亲们谢过先生了。”



    文士摆道:“好了,让乡亲们帮忙拉到后院,稍后便付给你们铜钱。”



    王远让士兵原地等着,和李大壮几人拉着死牛跟着他们来到后院,将死牛抬了下来。



    那文士命人取来铜钱,放到车上。



    王远拱行礼:“多谢先生。”



    文士回礼道:“不必如此,平等交易耳。”



    王远这时才发现,这人的左缠着绷带,刚才一直藏在袖中,并没有看到。



    开口道:“先生,你这”



    文士摇头叹息一声,道:“唉!前些日子没注意,骑马路过一贵人家门,被他的家奴将我指打断一根,郎中看过,估计这根指保不住了。”



    王远问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文士苦笑一声,落寞地道:“呵呵,吾乃杜如晦。”



    王远震惊地瞪大双眼,这又是一个大唐名臣啊,赶紧施礼:“原来是杜公当面,请受子一拜!”



    杜如晦伸扶起王远,道:“何敢称公,不过是被人赶出京城一落魄书生罢了。”



    王远摇头道:“杜公大名,子佩服的紧。以杜公之才,一句话可以概之。”



    “哦?”杜如晦来了兴趣,问道:“什么话?”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嘶!”周围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旁边县令抚掌赞道:“好诗!”



    杜如晦震惊地瞪大双眼,摇头道:“这句诗老朽愧不敢当,郎君可千万别传出去。”



    王远点头道:“好吧,此事暂且不提。可否找个清静之地,我给杜公查看一下上的伤势?”



    “嗯?郎君还会岐黄之术?”



    王远笑道:“略知一二。”



    杜如晦道:“已经请郎中看过,无非废了一根指而已,还是算了吧。”



    身后的许栓看不下去了,这些文人,就是啰嗦,开口道:“我家郎君段高明着呢,前些时日,几个伤兵眼瞅着快不行了,硬是被郎君救了回来。”



    许大栓忙拉着他,呵斥道:“不可多言!”



    王远歉意的一笑,道:“杜公见谅,这几位乃与我一同从战场上下来的兄弟。”



    “无妨。”



    这些人都是齐王庄的人,杜如晦正是被太子和齐王联赶出京城的,自己不得不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