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豆腐

A+A-

    杜如晦问道:“贤侄,何为包子油条?”



    “呃,就是两种面食,不同于蒸饼和胡饼,等有条件了我做些尝尝。”



    “善!”



    喝完豆浆,感觉身上都暖和了起来。



    王远拿起木勺,撇去豆浆上的浮沫,舀了一勺盐水,开口道:“接下来你们看着。”



    将盐水倒入锅中,和豆浆一起搅拌。



    感觉不够,又加了一勺。



    直到豆浆变成絮状,王远道:“看到了吗,豆浆呈这个样子就行了,再倒进盆里,静置半个时辰。”



    吴海端起锅来,将豆浆倒入盆中。



    王远道:“三位婶婶,还剩下一些豆子,你们来操作,我从旁观看。”



    “好。”



    接下来石大婶放豆子倒水,一个妇女推磨,三人轮换,磨出来的豆浆又装了两瓦罐。



    倒入锅中边煮边搅动,烧开后,撤火,打去浮沫,倒入盐水。



    豆浆呈絮状,倒入瓦罐中,慢慢沉淀。



    王远夸奖道:“做的很好,等过半个时辰我们再来看看。”



    众人走了出去,食堂那里房顶已经搭好,茅草也铺了上去,并用竹子压住固定牢靠。



    进入食堂内部,里面暖和了许多,中间大炉子正烧着木炭,虽然四周还没有安装窗户,外面却没有风。



    火炉一旁几个人正在踩着泥巴,另一旁方兴和几个村民正在做着桌凳,并且还把王远做的八仙桌和长凳取来,对照着做,此时已经做出来两套,放在一边。



    李松带着几人做着土砖,做好的土砖稍微凝固,便搬了出去。



    王远来到方兴几人面前,问道:“你们谁会做木盆?就像木桶那么做就行。”



    一人摇头道:“我等都不会,不过那几个老人会。”



    “行吧,你去叫他们过来。”



    王远来到厨房,看了下两个灶台,道:“海哥,去把昨天打的细铁棍拿来。”



    “喏!”



    “婶婶,你们去把两口大铁锅拿来,让那些妇女们过来做工就行,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



    石大婶笑道:“多谢郎君了。”



    吴海取来细铁棍,王远将细铁棍架在两个灶底,取来一点泥巴抹上,固定住。



    几个妇女将两口大锅抬来,王远让她们直接放到灶台上。



    调整了下,再用泥巴将锅外一围糊上抹平,这样就不会有烟漏出。



    王远开口道“快,去提水,抱柴火,生火。”



    妇女们立即忙活起来。



    老李头挤了过来,问道:“郎君,这样的灶台从未见过,真的好用吗?”



    王远白了他一眼,道:“试试不就知道了?”



    看了下厨房间隔开的矮墙,王远喊道:“方兴,来,你看这里铺上一层木板,用木桩支撑或者再垒几排土墙支撑都行。”



    “好的。”



    王远问道:“老头儿,听你们会做木桶?”



    



    老李头点头道:“是的,村中用的水桶都是我们这几个老人做的。”



    “行,你们几个去做几个大一些的木盆,稍后我有用。”



    老李头疑惑地问道:“郎君,我们没有收集桐油或树胶,做的木盆肯定会漏水的。”



    王远笑道:“要的就是漏水的,木板之间要留有缝隙,至少半指宽,别一泡水发胀,又不漏水了。”



    “啊?漏水的木盆能有何用?”



    “让你做就赶紧做,啰嗦个啥?”



    “得嘞,这么做更简单。”



    到火炉旁,王远拿木棍画了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圈,道:“木盆底部这么大就行。”



    在圈内又画了个半米左右的直线和一点的圆圈,道:“高度就这么高吧,再做个这么大的盖子。”



    老李头又问道:“郎君,为何盖子比盆底还呢?”



    王远眼睛一瞪:“让你做就做,做出来不就知道了?”



    “是是是。”



    老李头忽然看到方兴正在刨木板,上前摸了摸刨好的木板,三角眼瞪的像铜铃,指着刨子问道:“郎君,此乃何物?”



    王远道:“刨子,可以将木板刨光。”



    老李头激动地道:“有了此物,不用桐油树胶也能做出来不漏水的水桶。”



    王远白眼一翻,道:“可拉倒吧,做出来的水桶还要整天泡在水里,一天不泡就干裂了,还要修修补补,等哪天我做两个铁桶试试。”



    着,王远又进入厨房,女人们已经生上火,锅里烧上水。



    “婶婶,那天不是打了只獐子吗?去拿来炖上,咱们中午吃獐子,煮饭就在外面的炉子上就行。”



    石大婶笑着道:“郎君放心吧,都晓得哩。”



    王远蹲下,看向锅底,火苗向着里面抽去,看样子很好烧,改天再做两个风匣子装上,做饭的时间就省下不少。



    起身走进里屋,两边的大炕开始冒着淡淡的蒸气,伸摸了摸,温度正在升高,如果就这么烧一天,夜里就可以睡人了。



    身后的杜如晦也学着王远摸了摸,神色若有所思。



    从后门来到后院,院墙已经垒好,院子很大,两边做库房的屋子轮廓也已经成形,几十人一起动,估计晚上就能盖好。



    抬头看向房顶的两个烟囱,笔直的烟驱散了上面飘下的雪花。



    情不自禁地掏出根烟,点上深吸了一口。



    伸比了一下,开口道:“海哥,去找两块这么大的石板来。”



    “喏!”



    王远拿来一个梯子,爬到房顶,两个烟囱上面的土砖拆下几块,重新砌了一下,等吴海搬来两块石板,盖在上面,烟就从烟囱四面的孔中排出,这样下雨天也不至于灌水。



    回到食堂,见几个老头做的三个木盆,已经初具规模,再过一会儿就该做成了。



    “海哥,去内院厢房裁三块布料来,大约一丈长,多点少点都无所谓。”



    等吴海取来三块布料,让几个妇女清洗了一遍,三个木盆连同盖子也做好了。



    王远看了看道:“做的虽然很粗糙,但也能用,不知你们可会做门窗。”



    老李头道:“老儿几个虽然不会木工活,但还是见过的,有了这个刨子,做起来就更简单了。”



    “那这里的门窗就交给你们了,实在不行,就用竹子的。”



    “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